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海道个性出游计划

北海道个性出游计划

文/凌蔺 编辑/宋文婷

DAY1:札幌 

札幌市中心的人气商业街“狸小路”贯通7个街区,总长近1公里的人形步道是北海道最古老的商店街。饿了,到“拉面横丁”或位于札幌站的“拉面共和国”来一碗北海道最著名的味噌拉面,或是到“かに本家”给自己订一份海蟹料理。逛累了,可下榻位于中心地区札幌站附近的SAPPORO GRAND HOTEL。作为北海道地区第一家完全西式的酒店,它有着近80年的悠久历史,酒店推出高品质的VIP私密空间Grand in Grand,将整层楼面打造成高端的休憩场所,拥有宽敞舒适的贵宾室和尊贵独享的SPA理疗室。而位于圆山公园地区同一集团公司的Park Hotel,是日本皇室来札幌下榻的指定酒店,直面岩澡山四季分明的景致,是该酒店最大的卖点。

DAY2:小樽 

新鲜可口的海鲜珍品是小樽不可错过的美食体验。在小樽寿司通街道,历史最为悠久的老字号寿司店为“政寿司 本店”,第三代掌门人——中村圭助先生曾是“北海道手握寿司技术大赛”连续三界的金奖得主。如果你想请中村圭助先生亲自为你捏一次寿司,记得一定要提前和店里预定。 

离小樽运河20分钟车程的朝里川温泉,仍旧保持着当地淳朴的传统。“小樽旅亭 藏群”是朝里川温泉乃至北海道最具代表的高级设计温泉旅店之一。与著名建筑设计师中山真琴的相遇,加之对日本古代战国“真田”氏英勇武士道的传承,旅店仅有的19间温泉套房将东瀛美学与西洋设计衔接得无可挑剔。如果你是滑雪或登山爱好者,小樽也是不错的目的地。旅店后面的山上便是朝里川滑雪场,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各种高低起伏的山脉,也是登山、踏青散步的好去处。 

DAY3支笏湖 

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破火山口湖——支笏湖是日本第二深的湖泊,水体清澈度为日本之最,且是日本最北的“不冻湖”。夏天,在这里可以乘坐观光水底游览船、游艇和汽艇在湖上观光,还可以钓红鳟、体验浮潜;到了冬日,每年定期举办千岁支笏湖冰瀑节,由支笏湖水冻结后制成的冰雕艺术品再点缀灯饰,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

火山地区的特殊地质使此地成为温泉疗养的名胜。自川边或川底的岩盘间自然喷出浓度极高的种泉水相混合的调和温泉有效纾缓神经紧张,可消除体内毒素治愈肌肉关节酸痛等。泡完澡,可到酒店SPA中心预约60分钟的“整体按摩”。旅馆周边的自然风景绝对是摄影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拍摄点。清澈的湖水、连绵起伏却层次分明的清秀河山、天边映红泛紫的云霞、雪地偶遇的小动物……绝对会让你兴奋到快门闪动不停。

DAY4:登别

北海道的“登别温泉”是日本五大温泉之一,其中尤以美好霸酒店(Mahoroba Hotel)最具代表性。酒店内泉质种类丰富多样,以拥有31种温泉及露天温泉而闻名,极富功效的四泉合一的泉质深受游客喜爱。温泉酒店提供的房间内用餐,也将当地新鲜时令食材以最天然、最原汁原味的状态呈现出来。

离登别温泉仅有15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个名为“伊达时代村”的主题性游乐公园,商店街、剧场、餐厅等再现了日本江户时期平民们的日常生活。光是逛公园可不能深刻体验江户时期的民风,建议大家看出剧场表演。

DAY5:函馆

函馆是自幕府末期开放以来保持140余年历史的港口城市,至今仍保留了众多影响着现代日本进程的名胜古迹。在函馆山上眺望“百万美元的夜景”,是不能错过的项目之一。建议在山顶来一杯咖啡,欣赏夕阳下山天边渐变的色彩变化,悠闲地等待一盏盏路灯慢慢亮起。

北海道银色冬季温泉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最终选择了位于函馆汤之川地区拥有无敌海景房的“しおさい亭 别馆花月”。一进酒店,大家就被那片大面积落地窗外海天连接的奇景所深深折服。房间内自带的木质露天海景天然温泉绝对是这家酒店的卖点。白天,边泡汤边眺望津轻海峡和函馆山的冬日风景;入夜,边仰望漫天繁星边聆听海浪拍打岸边的阵阵余音,希望时光就此停留在这一刻。

DAY6/7:东京

既然来日本,大家都希望行程的最后收尾在购物之都东京。

涩谷的“SHIBUYA HIKARIE”、代官山的“蔦谷書店”被定义为2012年度东京乃至日本最受瞩目的商业设施。SHIBUYA HIKARIE除了汇集各种备受当地人欢迎的时尚及杂货品牌,六七楼的餐厅区域还包揽了各国特色人气美食。代官山“蔦谷書店”则颠覆了传统书店的风格,24小时营业、书店兼餐厅兼酒吧,提供音响和私人开放空间试听CD,提供公共空间上网、充电……就是这样一个空间,彻底改变了东京人的白天和夜间生活。

为了方便在涉谷·代官山地区出行,我们特意选择了与HIKARIE同属一个东急集团的SHIBUYA EXCEL HOTEL TOKYU。从酒店的房间便可一目了然地俯瞰整个涩谷地区,从清晨到深夜,一头是涩谷八公改札口永远繁忙的人行道,一头是以HIKARIE为代表的休闲高尚地区,涩谷就是这样一个让游客在浮躁与沉淀的矛盾间碰撞的“十字路口”。

8天的自由之旅,最终是在成田机场里全日空的贵宾休息室画上句点的。血拼与旅途辗转可是不折不扣的体力活,登机前有人提了杯咖啡坐在沙发上小憩,有人飞速地翻转着手机上的网页,还有人干脆直接在休息室里冲了个澡。出了这个休息室的门,各自就将踏上返程的路,所有人都没有回头,不是不眷恋,而是他们知道再次深度游玩日本的计划,已被提上了未来的行程里。

在北海道滑雪、泡温泉,在东京购物、尝美食,八天时间虽意犹未尽,但换得一个真正宁静悠闲的日本假期,即是对自己辛苦一年最佳的犒赏。 

鎌倉杂货之旅4cups + desserts:一栋小屋的法式风情

文: 曲炜 摄影: 小武、覃斯波 编辑: 曲炜

 

4cups+desserts位于鎌倉车站西口的北面,出站后大约步行10分钟的安静小路上。店铺是一幢2层楼的建筑物,虽然不大,但是真正是店主福永女士的心血之作。因为为了这家店铺,整幢房子都是从零开始建造起来的,而设计也是完全按照店铺格调量身定做。现在的店铺是3年前开业的,在此之前,同家店铺在鎌倉的其他地方经营了约10年。因为之前的店铺是租借的店面,所以为了将整个店铺更好地展现出来,店主买下了现在的店铺土地,打造出了完完整整的4cups+desserts 

整个店铺以衣物和杂货两个种类为主,衣物所占面积会大一些,整个二楼都是衣物。整个店铺的格调是法国精致休闲生活,衣物也全部是日常生活装,没有职业装或者是宴会装。看似普通的衣物,细看后都会发现精致小细节,整体又一定是低调有品位和生活感的。 

10年前店铺刚开张的时候是以杂货为主,开店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福永女士的丈夫是从事进口杂货的工作,所涉及的杂货虽然都很美,但是基本上都是男士杂货,于是福永女士就很想开一家女生的杂货店,就开始了4cups+desserts 

店内的杂货和衣物,都是福永女士亲自选择的,大多数商品甚至是由每年2次的法国国内展览上直接入手,所以店内很多商品在其他地方几乎都没有见到过。由于是以杂货起家,而且衣物的增加也是因为喜欢店内杂货的顾客们希望有与杂货相契合的服装,所以才逐渐增加起种类来。也因此,店内杂货和衣物的格调一体感非常强,毫无违和感或是小小偏差。可以毫不费力地在脑海中描绘出“穿着店内衣物的人在使用着店内杂货”的场景。如此整体调子自然统一的店铺,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 

店内的杂货区域依旧是非常吸引人的,从巴黎直接购回的商品带着浓浓异国风情,另外,日本的漆器和陶瓷制品业有不少,虽然是非常日本的传统制品,配合店内的法国精致休闲生活的调子却异常契合。店内陈列商品的柜子很多都是有些年数的老家具,还有一些例如欧式婴儿珐琅浴缸之类的有趣摆设,一切看起来好像是很随意,但又能发现精心之处。 

说起店名4cups+desserts,也是非常有趣的。如同字面意思,四个杯子和甜品就是指4个女生围坐在桌边喝东西吃甜品聊天的愉快场景。福永女士希望能够开一家让女生朋友们可以一起开心买到从杂货到衣物等各式心水美物并且渡过快乐时光的店。应合店名,同店的咖啡屋也在店铺附近于一年前开张,不仅是购物,客人们更有了一个休息聊天的好场所。

 地址:神奈川県鎌倉市扇ガ谷1-9-14

电话:0467-25-6311

营业时间:10:00~18:00

网址:www.4cups.co.jp

鎌倉杂货之旅Still life:安静如昨中古杂货

文: 曲炜 摄影: 小武、覃斯波 编辑: 曲炜

 

从クローネ出门,穿过马路,沿着铁路沿线向南走,就可以看到Still Life在街边的白色木制招牌。Still Life是一家古杂货店,商品主要以大正、明治时期的古董杂货为主。店内的陈设如同店主荒井女士一样低调而纯朴,商品摆设也是毫不紧凑。“每一样东西虽然乍一看都很普通,但是细看之后却都有让你觉得惊喜之处。”荒井女士低声地说道。 

Still Life2005年开张,当时即使在鎌倉,类似的古董杂货店也是没有的。荒井住在横滨,每天往返需要坐电车半个小时左右。年轻时候的荒井就很喜欢古董杂货,不仅是日本的,欧洲的或者是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的都很喜欢,她曾经还在中国古董杂货店当过店员。渐渐年长之后,发现自己最喜爱的还是日本的古董杂货,于是不知不觉中收集了很多。突然有一天,面对一屋子的收集品,她突然觉得应该可以开家店了吧,于是就有了Still Life 

她每个月都会去东京横滨附近的旧货集市淘货,一年中也会出几次远门,去全国的著名旧货集市。对于自己淘来的货物被客人买走,她当然会有不舍,但是更多的则是欢喜。“虽然有点傻,但是真的就像是自己的女儿出嫁一样,悲喜交加吧。然后就希望那个带走它的人会好好待它。”荒井这么说道。 

店内从餐具、玩具、家具、电器等各种日常用品都有,数量并不多,但是每一件都很有看头。100多年前的陶瓷汤婆子镇定地坐在店正中的旧桌子上,边上是白瓷青花的古朴茶杯。虽然所有商品可能都比我年纪大上一倍,但是店内完全没有古旧感,或者是普通古董店的灰尘味道。古董杂货们在干净的店内,等着爱不释手将他们带回家的客人,Still Life的意思,应该就是说着这些古董杂货接下来还有的美好生活吧。

地址:鎌倉市大町1-2-21

电话:0467-22-2061

营业时间:12:00-18:00 周一周二休

鎌倉杂货之旅クローネ:在日本感受北欧设计

文: 曲炜 摄影: 小武、覃斯波 编辑: 曲炜

クローネ位于从Kitchen Bazaar大约步行5分钟的地方,有一大一小两家店铺,小店铺大约只有5平方米左右,是7年前开的第一家。由于人气很高,客人希望能够看到相关的家具、食器等更多产品,所以就在2年前租借一号店的附近,租借了现在的较大店面,开设了第二家。

クローネ的商品基本上都是北欧的家具杂货等物品,少有一些日本本土厂家和北欧艺术家等合作的相关商品。店主泽口亮是鎌倉本地人,早年在东京的北欧杂货公司内从事设计工作。由于厌倦了每天2个多小时的上下班拥挤路程,外加对于北欧生活的憧憬,就在7年前辞职回家开了杂货店。

“现在我每天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呢。”泽口乐呵呵地说,“我真的很想去北欧生活,但是实际上很难实现,于是我决定要每天在我喜欢的北欧杂货当中生活,那么也算是接近理想呢。”问及为什么对于日本人来说,北欧的杂货那么有人气,泽口觉得,应该是STYLE非常适合日本生活的原因。北欧杂货不像西班牙或者意大利的那样颜色鲜艳、个性张扬,沉稳的颜色以及同样对于原木制品的偏好,使得北欧杂货在日本非常有人气。クローネ店铺内的商品很好地解释了泽口的说法——形状简单朴实,但是颜色比起日本制品鲜艳又不失稳重,整个店铺的气氛宛若在蓝天白云下的户外进行野餐一样明快。

店内的商品从北欧家具(新旧兼备)到餐具、摆设、扫除用品、料理用品等一应俱全,甚至连作为手信的人气明信片以及小气球玩具等也有很多选择。即使只是选上一张背景音乐CD,我觉得也可以让平日的日常生活增加些许轻松和愉快吧。对于国人来说,我们接触的北欧产品可能还是在于高级的设计家具家居产品方面,或者是宜家这类的大规模生产商品。而在クローネ,我觉得对于北欧产品有了一个新的更贴近的认识。

クローネ的店名就是由瑞典的货币单位krone而起源。现在除了两家店铺以外,クローネ还作为日本国内的北欧杂货供货商在经营,虽然并不是非常大的垄断公司,但是由于货品的质量和种类上乘丰富,在业界其实还是小有名气的。

泽口作为设计师的本行业没有放弃,店内的商品中也有他亲自设计然后委托厂家生产的原创产品。对于将来的发展,他希望能够有机会将自己设计的杂货产品,拿到北欧当地去生产销售,到那个时候,在北欧生活的梦想也可以一起实现了。

 地址:鎌倉市御成町4-40 松田ビル102

电话:0467-84-8426

营业时间:周三休 10:30 -18:00

 

好造型是一种空气感专访杂货与时尚造型师:岡尾美代子

文: 文林 摄影: 小武 编辑: 文林

星期天的早上10点,镰仓材木座,通往大海的长长主干道车辆稀疏,城市在秋天的阳光里还没有醒过来。long track food店门刚开,店员正在忙碌地为11点钟的开门做准备工作,穿衬衫、牛仔裤的岡尾美代子一副干练的样子,在店内店外忙上忙下。

“我平时不太来店里,大部分时间是一早就去东京,在仓库一样的工作室里工作一整天,晚上再回镰仓家里。”49岁的岡尾美代子完全看不出年龄和身份,一种日常的生活状态。

日本人对于日常美感的重视,衍生出了相应的各种职业造型师,除了我们熟知的时尚造型行业之外,花艺、食品造型、杂货造型等,都是从中细分出来的枝干,而每一个领域,都有专业的团队和职业人进行风格的建构。岡尾美代子的身份就是造型师,既有服饰,又做杂货,她说两者并重。从23岁进入这个行业,最早在少女生活与文化类杂志《olive》(2000年停刊,中途复刊,3年后再度停刊)工作时,担任着服饰造型的工作。“但是杂志社的工作分工没有那么明显,每个人都会涉及到其他领域的事情,同一个人,可能在服装以外,还会涉及家居相关、食物相关的工作”,这种复合形式的工作恰巧适合岡尾,她自小对各种生活物件很喜欢,在她的服饰造型中,最大的特征就是将服饰与家居相融合,强调其中的整体性,那种人在生活环境中的情态,这与普通的服装造型师完全focus在服饰上是截然不同的。

在《olive》,岡尾还开设了一个1/2版介绍杂货的专栏,这可以说是她与杂货发生最直接关系的开始。于是杂货、服装与空间三者的系统性也渐渐成为岡尾工作的主要内容,这种和谐的内在系统被岡尾称为“空气感”——“比如造型一件衣服,我考虑的不是衣服这个东西本身,而是穿这件衣服的人,会吃什么东西,拿什么样的杯子,睡在什么样的床上,这样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整体,呈现出一种空气感。”岡尾强调风格的简单,但她喜欢在简单的风格里,增加一个有趣的、不同寻常的点,“是一种可以让人偷笑的点。”

2000年,作为《olive》杂志的特刊,岡尾为少女读者群所挑选的72种杂货编辑成册,成为一本《Zakka Book》,这也是岡尾细述杂货书籍的第一本。2006年为青山生活杂货店CINQ所作视觉造型而推出的《CINQ的书》,则呈现出了岡尾在杂货选择与造型上的美感体系,这种体系同样可以见诸今年7月那本用日本画家猪熊弦一郎收藏的生活物品作造型拍摄的书籍《物物》中。今年她还推出了一本选择自己生活日常物件为造型拍摄的书籍《Zakka no tomo》(杂货之友),将杂货、造型与摄影融合在一起,系统整理出具有浓烈个人风格的杂货文化。

事实上,摄影也是岡尾所热爱的,作为宝丽莱相机的忠实拥趸,她现在日常使用的依然是一台宝丽莱相机,她曾为杂货品牌afternoon tea的官方网站连载了一个宝丽莱相机拍摄的家居生活摄影专栏,后来集结为《room talk》、《room talk2》两本书。岡尾的另一个工作内容,就是为品牌的广告拍摄作造型,比如为著名杂货品牌无印良品的目录拍摄作场景的搭配。“不过相比较于杂志的拍摄,类似广告的商业性质造型发挥余地不大,因为制作公司早早和客户沟通好了造型的主题、方向,对方基本上已经想象好了拍出来的效果,我主要是帮忙做执行,反而杂志、书籍的拍摄只是给个关键词,自己发挥的地方比较多。”

4年前,在同是造型师的朋友邀请下,岡尾合伙开了这家食品店long track food,主要是售卖各种自制面包、果酱、进口调料等食物,同时也有少量精选的厨房杂货、书籍,店是干净简单的,陈列随意自然,开门后进进出出来买早点的邻里街坊,生活的气氛立刻就可以感受到,就像是一张“被造型”过的岡尾的宝丽莱像。

 “造型师要有看到物品本质的能力、想象力和把所有东西放在一起的构成力”

Q:你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杂货,自己在选择方面或者说使用方面,有什么倾向性?

A:我喜欢那种没什么设计、整体来说干净简单的东西,就是那种可以在生活里长时间使用的具有long life气质的物品。我用的很多东西都是大量生产、业务用的,或者用了很多年。我用的饭碗就是中国的萤火虫碗——有饭粒的地方是透明的,餐盘也是那种白色底,上面画有蓝色鱼花纹的,一用就是十几年。

Q:你个人觉得日本人如此喜欢杂货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A: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大家是很喜欢新的东西,新的风潮,有新的东西出来,大家都会去看、去买,所以日本的杂货更新很快;另一方面,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开心点,更有自己的风格一些,满足这些需求就会有更丰富的产品被开发出来吧。

Q:你自己的造型风格是怎样的?

A:普通的服装造型师是讲究全身造型的,会更往服装上去靠,出来的照片一般都是一整张全身的,从头到底。而我的造型是那种可以截半身来看的,而不是把服装作为唯一的一个点。我强调整张照片的氛围,不用看全身,就可以感受到下半身穿的,鞋是什么的。

Q:造型中,对你来说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什么?

A:一个是少女感,另一个则是幽默感。可能每次用的东西不同,造型的方式、形态不同,但我都会把这两方面作为基本的情绪。

Q:那你觉得对于一个造型师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A:我觉得一方面是要有能看到物品本质的能力,另外,需要有想象力,还有就是把所有东西放在一起的构成感的能力。

Q:你在这方面的能力来自哪里呢?

A: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绘本,后来长大一点又喜欢漫画,所以导致现在看每样东西都会给它编个故事,设定某种场景,给它一个生命感。我在造型中所有的少女感和幽默感,都是在某个场景里面发生的。

Q:在你的造型生涯中,有没有特别让你印象深刻的工作?

A:我记忆很不好,很多事情发生后就会忘掉。最近用画家猪熊弦一郎收集的生活物品做的一本叫《物物》的书,对我来说记忆还满深刻的。猪熊纯一郎本人很喜欢收集物品,这本书就选了其中的一些,我作造型,摄影师拍摄。做完这本书后还开了一个展,在香川县的猪熊弦一郎美术馆里面,除了有我们拍摄的照片,还有实物等,变成了一个很综合的东西。

Q:造型是创作性的工作,你现在坚持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A:我很喜欢旅行,有空就会在街上乱逛,看到一些小的东西,会触发一些想象。人如果一直处在常态下,看到的东西会没有新鲜感,很难启发你的创作,所以要不时地走出去,海外旅行更能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我不太会看年轻人,而偏好看老头老太们穿的服装,很爱看那种破烂的、不时髦的东西,甚至那种完全想象不到或者说好难看的东西,这样比较有趣,比较有感觉,而且老的流行可能有新的发展和灵感呢。

 

LONG TRACK FOOD

地址:神奈川県鎌倉市由比ガ浜2-16-1

电话:0467-24-7020

营业时间:11:00-18:00 周一周二休息

 

杂货造型师 仲宗根幸子造型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出不同物品的共同点

文: 曲炜 摄影: 小武 编辑: 曲炜

大阪市的中津车站,是一个在大城市中少见的小车站,小到电车停下后,电车广播了2次“中津,这里是中津”,我才意识到真的到了,赶在了车门关上的瞬间冲下了车。 

穿过车站边的一个窄窄长长的当地市场街,仲宗根幸子的杂货店Saji就安静朴素地在路边等着我们。 

因为店里有客人在和仲宗根幸子交谈,所以已经在Saji工作了6年的女生店员和我们关于杂货店先聊了起来。Saji是一家已经10岁了的杂货店,之前的9年都开在大阪繁华街難波的一幢较为安静的不靠街边的小楼的2楼,搬到中津也就只有几个月。问起为什么要搬家,女生店员笑着说:“应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吧,可能就是仲宗根自己觉得在那里很久了,想换个地方,做些新的变化吧。”女生边说,一边拉开了我们身边墙上的一个木拉门,我们忍不住“哇”地小小惊叹了起来,原本以为是木柜的地方突然变成了一个餐具展示台,小小的别有洞天的感觉。“现在店内的外观和内饰,很多都是她之前就很想尝试的,就像这个小惊喜机关,换了新店,正好全部都实现了呢。”之前的店铺由于是在二楼,所以基本上都是以老客人口口相传为主,搬来中津后,因为是一楼,所以因为路过看到然后进店看的客人也有,增加了不少新面孔。另外,年轻人也增加了一些,所以整个店内商品的颜色也增加了少许波普鲜艳色。 

店内的客人在买了几个青瓷碟子后,如同好朋友一样地和仲宗根幸子聊了一会儿才离开,应该是老客人吧。

仲宗根幸子自小就对杂货颇感兴趣。从学校毕业后,她很幸运地就跟着业界的著名造型师竹野内,做助理外加学习。虽然因为接手的基本上都是商业广告类的工作,所以从师的造型师竹野内的名字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并不是很耳熟能详,但是在这10年里,对于软装以及杂货等造型方面,她却是收获颇丰的。10年后她独立单飞,开了Saji这家杂货店,主要经营陶瓷的餐具,生活用品以及衣物。另外除去商业广告以外,也开始接手一些杂志之类的工作,基本上也都是以软装以及杂货造型为主。例如杂志Hanako的最近一期关于京都的内容中,京都杂货美物的大片就是她从选择商品到拍摄前造型一手操办的。仲宗根虽然处事低调,但是在关西的杂货界中,她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在关西的秋季艺术以及手工艺品展览的评委中也可以找到她的名字。

Q:你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杂货,自己在选择方面或者说使用方面,有什么倾向性?

A:我在选择的时候,最注重的一点应该是那件物品本身散发出来的力量和整个氛围吧。比如说一个陶碗,从形状到颜色和形状,拿在手里翻转过来之后看到的碗底边缘的感觉,全部的细节之处体现出的存在感的有无是我最看重的。有质感的东西会传达给人很强的力量。我以此为标准选择物品,以东西本身的质感为主,这样可以更好更多地找到好东西。除此以外,我倒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倾向性,没有要强加于物品上的个人喜好,或者是对于产地以及其他细节的特别关注。

Q:你个人觉得日本人如此喜欢杂货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A:大家这么喜欢杂货的原因应该是和食文化有关吧。从小时候开始大家就经常玩伴家家,长大后,最早收集的应该就是餐具。从对于餐具的重视和收集则会慢慢发展到其他生活相关物品的重视和收集。日本人是很重视“吃”这件事的,所以应该说是从对于吃的重视延伸到了对于其他,以及整个生活。

Q:你自己的造型风格是怎样的?

A:应该没有什么很特定的风格。我很重视对于一件物品,使用是人如何使用的,是否能有更多方法。如果硬要说的话,可能是MIX吧。不注重每样东西的原来属性,找出不同物品的共同点组成完全不同的组合。比如说,日本名家制作的陶碗,如果和美国大批量生产的玻璃杯组合在一起用也有可能会很搭。 不拘泥于东西本身和对于东西的固有认识, 寻找出更多有趣的组合或者发展出更多的使用方法是我最乐此不疲的。

Q:日本关西(大阪为主)和关东(东京为主)的杂货文化有什么不同?

A:我觉得关西的个人店铺会更加多些,关西的杂货种类也比关东更加丰富一些。因为关西的生活频率会比东京慢一些,所以大家以自己的兴趣为主,悠然自得地开着自己喜欢的店的感觉会更强。另外,客人也会有一些不一样。就拿我店里的客人来说,他们对于名牌或者是名家制作这种标签性质的东西,其实并不那么在乎。虽然我店里的陶瓷制品等基本上都是名家作品,但是即使不写任何介绍或者是名字在边上,如果客人拿在手里看了,觉得喜欢了,就会直接买。客人们是完全听由自己的感觉和直觉在挑选商品,非常纯粹。而我个人认为关东的客人可能会更注重名家制作与否或者是品牌。

Q: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够从事杂货造型或者是相关工作呢?

A:我觉得应该是那种很愿意去观察各种物品,然后当看到某样东西觉得非常喜欢之后,会继续思考:“这个,自己为什么会觉得喜欢呢?”的人。大部分人应该就只是停留在感到喜欢这个点上,而如果你能够去探究这份喜欢的原因和本质,即使不是非常明确,也是好的。是形状?质感?还是因为和某部曾经看到过的电影当中的一个喜爱的场景相似?观察然后思考,应该是最重要的。

 Saji

地址:大阪市北区中津3-15-14

电话:06-7161-1600

营业时间:11:00-18:00 周三、四休

网址:www.saji-3.jp

 

无印良品有乐町店博物馆式体验空间

文/文林 摄影/覃斯波

无印良品有乐町店

无印良品没有秘密。

自然如洗的纯粹,几近透明的白,温暖的原木,讲究素材的棉麻,去包装化的整体风格,你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就是每一件商品真实的内在。没有秘密的无印良品被视为简单好用的代表,在物质过度繁荣的当下,这种没有任何侵略性的基本款,却是心理踏实的友好来源。

在日本多元发展的杂货文化中,发展时间不算最长的无印良品无疑是最独特的,其独特性在于它的杂而有序,杂而自成体系。1980年12月,当无印良品以反潮流的姿态在日本出现的时候,没有人想到其具有革命意义的生活提案一直到今天还是消费主义浪潮中清醒的思考者。当时的经济繁荣和奢侈崇尚,引起了无印良品创办人堤清二提出反思,如何以优良素材使用、合理流通方式和简洁包装,为消费提供价廉物美的生活用品。以此为出发点诞生的无印良品,以及在随后30年的发展中,都以此为理念进行产品的开发,并在艺术总监田中一光的指导下,将简洁的视觉美感提升到品牌的精神层面,这种整体形象的有机自然,以及对于生活基本质感的追求,发展出杂货的高级感来。作为最受欢迎的杂货品牌,无印良品毫无疑问已成为日本人基础配备的国民品牌。

如果要对无印良品进行一站式的全景了解,去有乐町的总店即可。2001年11月开设的这家店上下三层,可以说涵盖了所有门类的几乎所有产品。这家店的诞生也如同1983年青山第一家门店开设一样,被视为品牌发展的里程碑事件。食、衣、住、行方方面面的产品,种类多达7500种的无印良品,可以说是生活杂货门类的全面概括。

食品。无印良品的最初形态,是1980年诞生于西友百货的一个附属区域,一直到1983年才正式以独立门店的形式在青山开始单独店。西友百货本身的主营是食品,所以最早的一批、40件无印良品产品中,食品有多达31种,目前无印良品所有7500种商品中,食品也有640种,可以说依然是无印良品比较大头的一块。除了调料、食材、饮料、零食等常设商品,与食物相关的是餐厅cafe & meal MUJI,这也是仅在日本才有的经营项目。事实上,无印良品早在1993年在店内开设过Cafe MUJI这样的咖啡区,当时1990年左右也曾在东京两家店的角落里以EAT IN的名称开设过咖啡区,不过是喝个饮料吃个三明治等简单食物这样的简单空间,而cafe & meal MUJI独立则是位于店中的一块独立区域,提供午、晚餐定食,菜品的种类也相当丰富,一部分食物和饮料是在店内的食品区可以买到的,晚上还提供酒水。有乐町店那样的咖啡区现在日本16家,而有乐町店的cafe & meal MUJI是其中最大的,位于店内二楼,与店里的食品区相连,中间带有一个bakery,一直供应到晚上。食品部分的纵深发展,就是应粉丝的呼声去年开始推出了相应的菜谱,方便大家买各种材料原料回家自己做。另一个新动向就是,最近在八王子开设了专门的食品店,这个新形态的无印良品只卖食品相关产品。

厨具。因为食品部分发展的丰富,与食物相关的食器、料理道具也是店中比重很大的一块产品,位于三楼的厨房用品区域,可以找到日常使用的锅碗瓢盆杯盘碗盏等丰富的产品,其中的餐具更是展示出来自日本各地的烧陶工艺。从洗碗液、筷架,至瓦斯炉甚至冰箱、烤箱、微波炉等电器设备也一应俱全,而电器,特别是大件家电,其实是大多数杂货店不太会涉及的领域,生活电器的丰富产品线,也正反映出无印良品试图打造整体居家风格的理想。所以就有了另一个同样完备的产品线:家具。


无印良品之家是一个集成无印良品商品的样板房系列,有木之家、窗之家等主题房型

应该说家具的发展才是无印良品营造整体居家感的主体。它像构建其整体框架的主干,有机地统筹着其他各种类型无印良品产品之间的关系。与无印良品所追求的简洁自然风格一致,采用橡木、水曲柳等材料的实木家具不仅外形设计简约流畅,材质肌理也一目了然。有乐町店因为空间开阔,家具的陈列以家中功能区域的样貌呈现,产品的种类也是所有店中最齐全的。这种产品的关联性一直延伸到灯具、窗帘等软装领域,在有乐町店都可以找到专门的相应区域。

就更不用说床品与服饰了。从羽绒被到各种全棉制被单,这一部分产品更是如同服饰一样,是更新频率最高的产品,每一季都有相当齐全的床套、枕套、被套推出。而服饰作为无印良品最早的产品线之一,目前也是发展最齐全的一块,相比较于二楼服饰的日常性,一楼的muji labo则有点研究所的性质,用来试验新的产品,如果卖得好则的才选出来放在其他店中卖。比较不一样的是,muji labo的使用到棉的商品,全部原料都采用有机棉。

作为最早的产品线之一,无印良品的文具可以说是其销售的常青树。文具也是每家店内的常设区,甚至和全家超市合作的专架,文具也占有不小的比例。而有乐町店专设的文具区其规模也是屈指可数的,此外,这家旗舰店还设有专门的香氛、清洁用品区以及专门的眼镜店、自行车区,这些都是在在别的分店中单独出现或者谈不上规模的产品区。

一方面是生活产品的持续开发和更新,另一方面是文化理念的倡导和启发,这也是无印良品作为生活杂货品牌发展思路中与众不同的一面,在体验产品舒适美感的同时,所有的顾客都可以在有乐町店的两个地方从另外的角度来感知风格的力量。一个是位于二楼最里端的展览空间,这个空间最早是在三楼,2001年有乐町店开幕的时候就特别辟出来的,店内不定期举办各种与日常生活、自然设计、社会文化相关的展览,展览所传递的内在思考,也无一不是和无印良品追求纯朴之美的调性相吻合。另一个区域也是在二楼,位于入口处的“无印良品之家”,这个按1:1原大打造的两层房间,分厨房、餐厅、起居室、卧室等区域,整个就是无印良品产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原貌呈现。这种样板空间的展示,无疑是对无印良品产品的最好体验与观感,就算没有任何购物的计划,也可以在餐厅吃个饭喝个咖啡,然后看个展览,再到这个房间里闲逛一下。像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状态,购物在这间店中,有时候变得没有那么具有主导性,它更像是一个用来参观和体验的博物馆式空间。

地址:东京都千代区丸の内 3-8-3インフォス有楽町1-3F

电话:03-5208-8241

营业时间:10:00 ~ 21:00

国民日常杂货的魅力LOFT有乐町店:从“ 阁楼”走出来的生活杂货

文、编辑: 曲炜、文林 摄影: 小武 覃斯波

喜欢日本杂货的人,肯定都知道“LOFT”这个有着黄色LOGO的日本大型杂货店。从其他店都买不到的各种文具用品,到每天都可以写写画画的每日手帐,还有各式生活杂货用品,从餐饮到洗漱,甚至几乎任何平价化妆品的品牌都可以在店内找到。 

如同“LOFT”的字面意思阁楼一样。1987年第一家LOFT在涩谷开张时,当时店内的感觉真的如同阁楼一样,灯光不那么明亮,商品摆设也不那么规整系统,客人到店里购物时会真的有那种去祖母家阁楼玩耍,然后找到心爱之物的感觉。之后,随着涩谷地区的年轻化和时间的变迁,整个LOF T的店内和经营都逐渐改变。原先仅仅是作为西武百货的一个趣味杂货部门的LOFT,由于百货商店的经营和杂货经营的差别非常大,从进货到管理以及后期服务都有很大问题,所以在1998年,LOFT独立出西武百货,成为独立经营的杂货公司。 

有乐町LOF T大约在一年前在位于东京站和有乐町车站之前, 从东京站步行大约10分钟的位置开张。这家LOFT从店面气氛和商品,都让人感觉和以往的LOF T都有不同,甚至会让人觉得有旗舰店的感觉。如此特别的原因应该是由于地处丸之内等商业地区关系,所以面对的客人也和其他的LOF T不同的缘故。在这里,主要客户群为20-30岁的OL30 -50岁的商业男士。因此从店铺装修到内部的商品选择,都有特别的用心之处。有乐町LOFT所在地原来是大型剧场,所以在内部装修时,充分利用了剧场的原有建筑特点,从天花板上不做遮掩的外露式管道,到四周墙壁的图案印花,看似不经意的处处细节,其实都是花了心思。在一年前刚开张时,为了促销推广,店内有一些其他LOFT没有的有乐町限定商品。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商品不再强调和其他LOFT不同这点,更加花力气的是在商品选择上,如何在其他LOFT也有的商品里精选出适合有乐町店的,比普通LOFT商品稍微有高级感和质感一些的产品,例如,同样是名片夹,这里的真皮制品就会更多。或者同样是钢笔,这里就会比其他店铺的商品整个高一个等级。

不仅是在商品选择上,对于陈列方式和展台布置,为了突出高级感也是有特别安排的。比如使用古董家具作为展台和展柜,在促销柜台的特别企划以及商品选择也是完全以质感和高级感为Point的。

我特别喜欢的是这里的有机天然美容区域。由于目标客户是20-30岁的OL,外加最近全日本都流行的自然风潮,美容界倡导的以内养外,内外兼修的理念,所以对于使用的化妆品或者是内服的健康美容辅助食物等的需求非常高。在有乐町LOFT,有一个占了店面很大一角的相关产品柜台。从天然香草茶,到酵素饮料和胶囊,到天然护肤品和彩妆,应有尽有。很多听都没有听到过的品牌或者是在网上都很难购买到的畅销产品,很美观地陈列在天然木材的展柜之间,对于任何国家的女生来说都是无比诱惑。这个有机天然美容区域对于很多女性客人来说应该是来这家LOFT的主要理由。由于日本经过了泡沫经济和多年低潮,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有一个不激进也不低落的比较好的心态。所以对于自己使用的物品,会比以前更注重物品的本质。物品不再仅限于功能性,也不会只因为品牌等外在的东西去选择,所以这个有机天然美容区域,可以说是一种本物志向的想法的具体体现吧。

有乐町LOFT并不能完全说是LOFT中的高级店,但是整体还是比其他LOF T高出一个等级。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作为其他LOFT的主流客户的年轻学生们很少会在这家店中看到。例如说,因为文具是LOFT很大的一个卖点,占整个LOFT销售额中可观比重。所以在有乐町LOFT店内,虽然没有大量学生客户,但是利用古董家具以及高级文具的展示,对于年龄较大的客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看点。

有乐町LOFT最特别之处应该是在店的尽头处的LOFT小屋吧,可以说是店中店的感觉。根据不同主题,小屋内会举办LOFT与不同厂家或者是单独进行的各种特展,基本上是1年半到2年一次,企划完全由LOFT负责。现在的与evernote合作的记事本销售展柜,是除了网上购买以外的唯一实体销售柜台。植物区域和面对国内外游客所设置的日本手工制品柜台也是其他LOFT没有的。

LOFT在东京地区有17家店铺,像有乐町LOFT这样,从内部装修设计到商品选择都以高级感为主线的只此一家。

问及店长日本杂货文化如此发达的原因,店长说了一个听到过很多次的理由:因为大家都不想和别人过一样的生活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于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爱的物品,然后过自己喜爱的生活的强烈愿望,才让杂货店家以及种类会有这么多吧。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丸の内3丁目8-3有楽町インフォス1

电话:03-5223-6210

营业时间:平日 10:30-21:30 周日和国定假日 10:30-21:00

国民日常杂货的魅力Tokyu Hands渋谷店:

 家装DIY杂货之源

文、编辑: 曲炜、文林 摄影: 小武 覃斯波

东急Hands这种类型的大型杂货商店,无论是在杂货文化发达的日本,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应该都是非常少见的。除去时尚衣物和常态食品以外的生活杂货,各类生活居家相关产品都有销售,甚至包括玩具、个人兴趣产品等等,种类之多,覆盖面之广,让人咋舌。除此以外,东急Hands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各式DIY工具,各式家庭用工具道具以及原材料的经营,甚至连行家所使用的特殊工具、材料也应有尽有。 

东急Hands的这种经营模式,从最早创建时便是如此。1976年,东急Hands的第一家商店在藤open。东急Ha nd s的母公司是东急不动产,所以当时创建的重要原因是为了配合东急不动产,将不动产公司开发和建造的住宅区以及闲置土地等盘活起来,给住宅区里的人们提供方便愉快的生活支持,服务整个社区。另外,在创建时,恰好是美国的DIY风潮以及周日在家中自己亲手做木工等传入日本的时候。普通的Home Center(家庭生活用工具、道具以及木材等各式原材料贩卖店)基本上因为地价,所需面积庞大等原因,都开在郊外。所以为了东急铁路沿线,自家不动产公司所建造的各种楼盘服务,东急Hands便定位于大型生活杂货+精致Home Center的这个卖点上。“创造生活”的口号,表示希望帮助客人将生活进行再想象和创造,帮助大家快乐地生活,提倡各种新的生活方式。包括增加户外活动,或者家具制作之类的动手机会。在方法和工具上,东急Hands都提供全面的帮助。“创造生活”这个主旨是至今仍作为重点被贯彻着。 

1978年涩谷店开张后,东急Hands的这种经营模式便开始真正地确定和发展起来。至今为止,涩谷店已经有34年历史,虽然它不是面积最大的店铺,但是却有着作为旗舰店的地位。5000平米以上的大型店铺,从东京市内以及周边,到大阪、名古屋、广岛等,海外店铺(上海)也在顺利发展。

东急H ands涩谷店的店内非常特别,由于是建造在一块有坡度的狭窄土地上,所以所有的楼层都被分成3个区域的错层。例如6楼,就是6楼A、B、C的三个错层分布。光商品种类,涩谷店就大约有14万-15万种。除去公司自社开发的5%左右,其他都基本是从各大厂商处精选的。除去对于土地的最大化利用外,错层的区域划分方法,使得商品的种类更细致明确。涩谷店一共有9层,地上7层,地下2层。最上层的咖啡店是新近开设的,经营也完全是自社的社员,从咖啡豆到制作虽然并不是熟门熟路的专家,却也是认真地工作着。咖啡店对角线处的展示角也是近年开始的,按照面积大小,以较为低廉的价格租借给年轻艺术家或者设计师来展示自己的作品,简单地说,很像上海的格子铺,全部作品更换大约是1个月一次的频率。7层另一个特点就是有一个户外植物阳台,从多肉类植物到中大型家庭植物摆设都有,手执咖啡挑选植物,或者只是坐在窗边发呆休息一下,也是非常惬意的。

除去电梯以外,因为错层的设计,利用楼梯的客人是很多的。在每一级台阶上都很贴心地写着从底楼走到这级台阶所消耗的卡路里数。对于各个楼层的指南,涩谷店还有专门的漫画指南小手册,除去英语版以外,还有中文版和蒙古语版本。7层的涩谷店,从模型、宠物、首饰装饰、缝纫原理和用品、手工艺道具、聚会用品、游戏,艺术相关用品(各类纸和笔墨颜料等)、手表、烟具、内装相关产品、家庭日常用品、包具、床上用品、旅行相关、电器照明、木工原料和道具、清洁、厨卫、五金道具、户外用品等等,一应俱全。

店铺内的设计是以简单干净的风格为主。目的在于更加突出商品。在这里,商品才是主角。陈列方式以同样种类的多种商品一起陈列为主。客人能够更加便捷地选择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商品。

东急Ha nd s最早的LOGO是双手标志,意味着推崇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以及创造生活。自5年前,为了重新调整经营和发展,将双手改成了单手的log o,以提醒服务人员重新审视和考虑自己的工作方式。对于客人的需求,用更加简单明了的方式告诉客人更多的POINT,更加贴心地提醒客人商品的功能和惊喜之处。

关于进货模式,东急Hands也是非常特别的,从开业至今,服务员直接进货的制度一直存在,虽然为了提高效率以及减少消耗,在5年前百分比有很大减少,但是至今还是有5%的进货,是服务员在听了客人的需要之后直接向厂商下单进货的。这种方式贯彻了满足客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这个宗旨。

问到在东急涩谷店已经工作了近3 0 年的店长,对于日本的杂货文化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一个水准时,他答道:“站在店方的角度,我会觉得应该是一个坚持自己的想法然后忍耐的结果吧。店内的商品,很多其实是不盈利甚至是亏本的。但是商品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却是一定要保持的。所以坚持自己认为对的和好的东西,一个持续良好的发展才是根本吧。日本的杂货文化也是和我们以及其他良好的店铺相关联的。”

 

地址:渋谷区宇田川町12-18

电话:03-5489-5111

营业时间:10:00-20:30



精选杂货 风格四样BALS TOKYO

文: 文林 摄影: 覃斯波 编辑: 文林

BALS的全名为Basic Art Life Style,这个以艺术、设计来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杂货家居品牌,既不像无印良品那样以原创设计作为统一体系,也不像LoftTokyu hands那样走大众消费的路线,而与其他小型的精品店相比,它的规模无疑大很多。BALS TOKYO对于世界各个国家优质设计、家品的选择,可以说是一家大型的杂货买手店,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形态的杂货,为东京人的生活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选择。 

第一家BALS TOKYO2005年在中目黑开设,银座这家2007年开的BALS TOKYO原本是上下两层,楼上新开Francfranc后,浓缩为一层的BALS TOKYO无疑显得紧凑很多,从家具、灯具、香氛到厨房用品、艺术装饰、音响、电器等,商品的种类遍及日常生活的,而涵盖的品牌更是来自各个地域及不同领域的高级之选,包括法国香氛花艺品牌Herve gambs、来自澳大利亚的新型壁炉品牌Ecosmart fire、瑞典的装饰品牌Bookbinders design、瑞士音响品牌Genève、意大利灯具品牌Artemide等等。

上百个品牌的精选,令BALS TOKYO如同一家BALS旗下的日本设计品牌J-PERIOD在这里拥有一个独立的区域,这些强调日本传统美感,同时又加入了现代设计的日常器物,从餐具、炊具到花器、茶器,都打上了“made in Japan“的符号,完整呈现出日本各地的烧陶工艺,这种 “新和式风格既与传统技术发生了传承发展的关系,又与当代生活接上了头。

著名的艺术书店TASCHEN在银座这家BALS TOKYO开设了店中店,这也是TASCHEN在东京的最大店。与世界其他TASCHEN统一设计风格不同的是,银座的TASCHENBALS TOKYO自己设计的,所以在书店的中央有以日本人生活中很常接触的桧木为材料做出的展柜设计,充满着典型的日系风格。书店有设立坐席区,客人不买书,也可以坐下来慢慢翻看。

 

地址:东京千代田区银座2-4-6 银座 Velvia 4F

电话:03-5524-1218

营业时间按11:00~21:00

 

 精选杂货 风格四样LOUNGE by Francfranc

文: 文林 摄影: 覃斯波 编辑: 文林

虽然叫作“LOUNGE by Francfranc”,但要把今年10月才开幕的这家高级杂货店看作是 Francfranc的升级版还是不太准确——Francfranc是一家产品面很广,有系统性,客层偏女性的杂货店,位于南青山的Francfranc旗舰店附近的 LOUNGE 作为Francfranc 20周年的升级,却是以一种全新的业态形式展开。

 

上下两层的LOUNGE by Francfranc一楼的过渡空间是Francfranc,不过选择的货品都是小件家品、装饰,二楼则像是一个多次元的复合潮店,风格、产品、陈列都与楼下拉开了距离。有艺术、有家居,有定制礼物,有样板空间,有进口家具,也有本土设计,有全新商品,也有vintage中古名物,此外,还有艺术书店、咖啡馆……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杂货店

 

家居的部分,与Francfranc的商品相异,这里选的都是更为高端的品牌,虽然不少都是日常家用品,却是适合那些计划改善生活品质的客人,所以也是挑选礼品不错的地方,因此还特别针对礼品包装推出了只在本店限定发售的桐木箱,由群马县的桐匠职人根津公安手工制作,这种防虫、放潮的木箱很适合收纳在存放方面需特别讲究的贵重物品,店内可以根据客人的需要烧上专属的名字。这种细节的服务在LOUNGE by Francfranc中还有很多。

 

用家居生活用品搭建的两个样板空间,设计师是来自日本的丸山敬太和香港的陈幼坚,两个房间分别按自然度假风和摩登都会风打造,是为都市人改造生活空间所做的搭配装饰提案。相比较于家饰品,家具在这家店占有更大的比重,除了不少独家代理的国外品牌,如来自意大利的纸板家具Rinato,大量出现在家居、设计杂志上的现代设计名椅、灯具也可以在这里觅得(11月上市了一批来自北欧的名作,包括家喻户晓的设计名家Arne JacobsenHans J.WegnerBruno Mathsson的作品限定)。此外,日本设计师的和风家具是另外一个类型,而家具部分尤为突出的一块,则是与大阪专门收集整理六七十年代家具的“Spiral in the Trip”合作,由后者挑选的系列vintage家具,成色很好的这些space age家具,大部分都在100万日元左右。

 

 LOUNGE by Francfranc还首开了一家咖啡馆mug cafe,马克杯一直都是Francfranc的常销产品,取名mug cafe充满着生活的家常感,虽然只有26席,但那些平时很有距离感的名椅,可以在咖啡馆里随意体验,而店里的主要卖点却是咖啡,各种精选的咖啡豆,喝过喜欢的客人,都可以买了带走。而与咖啡馆挨着的艺术书店TASCHEN,里面的书籍可以在咖啡馆里试读,这对于平时很难下手去买贵重的艺术书籍的客人来说,是很好的“福利”。

地址:东京都港区南青山3-1-3 スプライン青山东急ビル 1-2F
电话:03-5785-2111
营业时间:11:00~22:00
中国地区店铺信息:
http://www.francfranc.com.cn

精选杂货 风格四样Gallery & Shop

“DO” - Claska

文: 文林 摄影: 覃斯波 编辑: 文林

服装设计师皆川明以衣服纹理为灵感设计的波佐见焼杯与茶托,杯身表面用细细沟堑装饰着的细节,像水波一样灵秀;以日本最有名的和歌山棕榈为材料,加上质感细腻的铜线,由50年职人经验的桑添勇雄手工制作的棕榈皮荒神帚,适合各种细小微尘的清洁,哪怕是挂在墙上,也是一件绝佳的装饰。

 

料理研究家ワタナベマキ以具有怀旧风格的铝材,制作出简单柔和的小判(金币)型外观便当盒,整体轻巧,加上手持触感的光滑圆润以及盒盖可爱的数字,一件普通的生活道具充满时间的质感;日本人许愿用的达摩不倒翁,最厉害的出产来自埼玉县的岩槻,这里有很浓厚的制作人偶的历史与风气。从大正时代开始制作的不倒翁,职人们依然坚持着胡须要画七年的精益求精精神。

 

位于东京著名精品酒店Claska楼下的设计商店“DO”里面,来自日本各地的职人艺匠作品济济一堂,像是传统工艺的联展。事实上,这家画廊和商店结合的设计品杂货店,画廊的部分还真的不时有来自不同领域的工艺展,而一旁的商店里的商品,像是展览延伸部分一样,可以买到各种精选的、带有传统特色的和风设计。

 

由设计师郑秀和负责设计的Claska本身就是传统日本风格和摩登设计的结合,DO的定位正是和这种摩登日式风格一脉相承,虽然它是在酒店开业半年后才开设出来的。在过去的4年半时间里,它就是一个日本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环境里的浓缩,这一点和今年新开的d47很像。不过DO虽然也是关注着全国的地方特产,倒却并没有那么强调在地的乡土性,而且主要还是集中在器物方面,食的部分几乎没有,相比较于那种随意的日常感,DO里面产品的名家符号更强,也更考究其设计感,所以他们思考民艺的出发点是如何把古朴的东西摆在摩登的客厅里,也可以相得益彰。

 

通过创造与呈现不同的革新项目,来与对世界边缘,CLASKA以及日本当代文化传达与沟通

 

 Claska的店里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100%日本血统,并且是来自日本各地的职人匠心,体现了传统日本民艺新的生命力。

 

地址:东京都目黑区中央町1-3-18
电话:03-3719-8124
营业时间:11:00~19:00

 

精选杂货 风格四样GOOD DESIGN SHOP

文: 文林 摄影: 覃斯波 编辑: 文林

叫作GOOD DESIGN SHOP的这家小小的店,背后却有着大大的来头,它的全称应该是叫作“GOOD DESIGN SHOP/COMME des GARCONS + D&DEPARTMENT PROJECT”。这家高级杂货店,可以看作著名设计师川久保玲与。。。的跨界合作。这其中合作的基础,就是定番

 

川久保玲的服装线有一些固定的长久卖的东西,比如一些固定的款式、颜色的设计,对于品牌来说,是有着某种不受时间和流行影响的固定模式;而。。。所开展的D&DEPARTMENT PROJECT宗旨在于关注那些long life design,发现和推广那些有长久使用感的生活物件,这就是定番的意义,这也是两个设计师想法上的共通点。因为这个共通点,川久保玲邀请。。。来一起开设这个概念杂货店。

 

GOOD DESIGN SHOP虽然是一个店,但看起来却是两个店的集合,事实上,两个品牌的合作内容基本上仅限于共享店铺空间,最里端是 COMME des GARCONS的服饰,有别于以往的任何一个CdG系列,这里的服饰有着浓烈的工装感和居家服风格,它们看起来更像是在家里随便穿穿,但是可以一直使用的家居服,甚有一种去设计感。最外面的空间是 D&DEPARTMENT PROJECT的生活杂货,两者互相不干涉,各自经营自己的专业,并且两者也没有合作推出任何特别版的商品。彼此唯一的关联,大概就真的只得定番一词。

 

杂货店的部分可以说完全表现了。。。对于日常设计的关注和重视,甚至也谈不上什么设计师的产品,全部来自于酒店、医院、学校这些一直在使用的功能性很强的东西,这些商业、公共机构其实是有一套专门做他们使用的产品的系统,这间商店里选的就是这样的东西。你可以看到学校里使用过的桌椅,搪瓷罐、托盘,水杯、密封罐、塑料篮等等生活基础用品(业务用品),虽然其貌不扬,但拿在手里却相当耐看,有一种恒定的力量,令人自然地想象它们身处家中环境的样子,不功不过却又充满着传承基因的设计,其实就是good design

 

这或许为什么不叫作design shop,而叫作good design shop的原因。而GOOD DESIGN SHOP的楼上正好是著名的design shop“MoMA”,两间店的风格和定位正好可以形成有趣的对照。

 

作为long life design精神的发扬,店内也有部分自主开发的产品,比如用课桌面改做的相框,比如饮料/酒厂生产的大批试饮玻璃杯,因为生产过剩,被收回的杯子表面重新磨出波点图案变成了充满设计感的新产品??这都是店内进行有限设计的实践,并且这种将成为他们以后工作重要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店的空间已经够窄小,入口左侧还特意开辟了一块展览区,不定期举行一些主题的展览。这几乎是日本杂货店或的一贯作法,一方面增加了空间,另一方面,大众的审美和消费观的确需要培养。

 

地址:东京都渋谷区神宮前5-10-1 GYRE2楼
电话:03-3406-2323
营业时间:11:00~20:00

 

关东关西最美书店:京都一乘寺惠文社

文:文林 摄影:小武 编辑:文林

在各种人文、自然风景数不胜数的京都,大概鲜少有人会把书店纳入观光的行程之中吧。可是如果你真的错过了这家堪称京都最美书店的地方,对于京都的理解就多少会有点残缺。

位于一乘寺区域的惠文社书店,不是古都文化内容的补充,也不是自然建筑景观的延伸,它的存在,是对于京都人日常生活状态的对照和记录,是一种在地风物的写实。当然,它35年历史里的文化沉淀,依然是肌理清晰。

有水草丰茂的农田,有错落零散的民宅,进入一乘寺的街区,像走进京都人日常生活的现场里。日本的绝大多数商店的开门时间是早上11 点,惠文社每天10 点钟就开门了,它的一天是伴随着生活在附近的学生和居民的生活而展开的。所以当店员还在细致地进行店内准备工作时,三三两两走进店来的客人,就像是去早市买菜的阿姨一样,在店里随便逛逛。而当年选择在这里开书店,也是因为附近有京都大学等学府,大学生多,文化氛围很浓,大家都需要书,书店适得其所。

店长堀部笃史说它不算是一个纯粹书店而存在,“对客人来说,它不是那种需要某本书而跑来找一找的书店,而是因为有点闲暇时间想要去逛一逛的地方,在逛的时候突然发现某本书还蛮好的就顺便买了回去。它没有很强的目的性,所以它不需要有一个快速查询机器之类的东西。某种程度上,它更像是附近的学生、居民路过的时候来转一转的地方。”

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京都人生活的延伸,事实上是从1977 年书店刚开设的时候,就是这个定位。所以室内完全不使用白色日光灯,而采用黄色柔光灯,给人安稳的感觉。只不过书店一开始并没有现在的规模,而是从中间区域,一点点向两边扩充,这是一个一直在长大的书店。

那么书的选择也就没有那么的功利性,书店里的选书涉及各个领域,人文、历史、摄影、美食、设计、艺术、文学等等,而选择的标准就完全放弃那种单纯作为工具书的特征,而是选那些有质感、设计和内容都很出彩的书籍,负责选书的除了店长堀部笃史,还有店员的参与,一共有5 个左右的人员在固定进行书籍的选择。可以说能进到书店内的每一本书,都是经过了大家的讨论而定,这与绝大多数社会书店依赖书商推荐的做法迥异。也因此,书架上的每本书,都充满着让人想要拿起来翻一翻的吸引力,而且有的书与书之间还具有某种关联性,就像是阅读上的延伸与互补,就是你在某本书的旁边那本书上,可以读到作为这本书补充内容的东西,这样看来,书店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格局。

与书店的生活氛围相关,店的最里端有一个画廊和杂货区,这块区域说来也有25 年的历史,画廊除了不定期有书店自己策划的主题展览,大部分时间是外租给年轻的艺术家、设计师等做展览用。上月刚结束的正是花森安治和《生活手贴》的回顾展览,不仅展出了花森安治当年做《生活手贴》杂志时的手稿,还可以翻阅和购买甚至50 年前的过期刊物。画廊旁边的商店区域,售卖各种跟生活相关的文具、器物,在书店最右侧,则有一个专门的“生活馆”,开设了7 年的这块区域,也是惠文社最新增加的部分,这个区域的选书都是和旅行、烹饪、食器等相关,旁边的杂货区,贩售的则是来自世界各地(主要是日本)的生活用品、相关杂货(碗、食器等等),同样是有着一种有机的联系,连最外端一块小小的展览区,两周一次的主题展,也是书店与外面买手合作开设的生活器物展。堀部笃史说这里的杂货选择方向,都是那些具有生活感和手工艺特征的东西,不需要有很多的设计,简单又耐用,是能长久使用的生活之物。

而这种充满着生活肌理和质感的物件,正是整个书店在室内装饰方面集中呈现的风格。一乘寺惠文社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它将这种生活的氛围延伸到了整个店的气质上来,你可以看到用各种老家具作为陈列平台被使用起来,地板的木头充满着质朴的年代感,灯具完全就是家庭装修时才会选用的款式,不少还是vintage的;而书店的某个角落看起来像客厅,某个角落则像书桌,所有的关于书店的直观想象都被打破了。更有不少悬挂空中的小小装饰物,带来了轻松的家居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张悬在半空的完整的蜘蛛网,不知道已经在这里存在了多久,完全是私人家里的风景。店内的背景音乐音量控制得相当好,若有若无地飘在空中,完全不会打扰到客人,但好听的旋律却是让人会静静地听上一刻钟。这里播放的CD 大都是在日本国内唱片店都很难寻得的独立唱片,不少倒是可以在书店的音乐区购得。

店内靠窗的区域是有座位可以坐下来慢慢阅读,完全不用赶时间,像在自己家里休憩一样自在。或者买好书在店外靠墙的长椅上静静坐上一个钟头,精心的植栽让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庭院的一角。所以这是多么不那么书店的一家书店,事实上,在京都一共有三家惠文社书店,而因为与另外两家店的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这一家非常强调其“一乘寺”的身份—一乘寺惠文社,店长堀部笃史一直这样完整地表述着。

它像是一种文化上的试验,但因为它已经存在了35 年,它早已不是实验意义上的书店,它很自然地变成了社区的一部分,带给生活在这里的人得以从快速的现代生活节奏中安定下来的某种很好的选择—这也正是京都那种深入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一乗寺払殿町10 マンションベルフラール 1F
电话:075-711-5919
营业时间:10:00 - 22:00

关东关西最美书店:东京蔦屋書店

文:曲炜 摄影:小武 编辑:曲炜

东京是一个很神奇的城市,庞大却异常细致。在东京的每一个大区域,几乎都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涩谷的年轻新潮,青山的高级优雅,表参道的设计感??代官山,则摩登而有品位,关于代官山的另一个关键词,则是“住宅区”,从明治大正年间开始,代官山便是高级住宅区,至今还可以看到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财产的百年建筑。即使作为游客,走在代官山街头,生活气息也会浓浓地弥漫在你身边。

就在代官山,2011 年的12 月5 日,没有媒体招待会也没有大肆宣传,蔦屋書店低调地开张了。乍一听到“蔦屋書店”这个名字,很容易误以为就是一家完全新开的店铺,让人觉得很陌生。其实,代官山蔦屋書店就是全国连锁综合书店TSUTAYA 的代官山店铺。对于熟悉日本的人们来说,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的蓝色底黄色LOGO 的TSUTAYA 是绝对不会陌生的,因为TSUTAYA 不仅是书店,也是日本最大的租借音乐和电影的综合店铺。

代官山的蔦屋書店的名字当然并不是根据TSUTAYA 的汉字谐音决定的。其实在29 年前,TUSUTATYA 的第一家店就是以“蔦屋書店”的名字在大阪府枚方市开门迎客。“蔦屋”两个字的由来是因为TSUTAYA 的经营商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Company(CCC)希望能够作为新时代的有为出版人,所以选择了日本江户时期著名的浮世绘出版人蔦屋重三郎的姓氏。

第一家蔦屋書店就以电影、音乐和书籍的综合经营打破了以往任何书店的经营模式,为当时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在1993 年开始涉及CD 行业之后,“蔦屋書店”这四个汉字就很少被使用,1994 年之后的店铺都基本上以“TSUTAYA”作为店名。代官山蔦屋書店之所以重新启用汉字,是因为当时第一家蔦屋書店开张时,利用过店铺或者是因为店铺而生活方式受到影响的年轻人,在近30 年后的现在也跨入了50 岁,面对这一代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以及泡沫经济崩毁的人们,CCC 觉得有责任并且也非常强烈地想再一次为他们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所以,这一家不仅是集合了电影、音乐和书籍,更是有着文具、咖啡和Lounge,同时有着众多独一无二服务和活动的店铺,如同29 年前一般,也叫“蔦屋書店”。

虽然名字由来和书店历史听来有些繁琐,但是这些真的可以让你不误将代官山蔦屋書店当作仅仅是设计精良的书店来看待。开业不久的代官山蔦屋書店便被美国网站Flavorwire.com 评为世界最美的20 家书店之一。每一个第一次看到蔦屋書店的人,应该都会忍不住些许惊叹吧。整个书店如同森林中的图书馆一般,毫无违和感地存在于代官山的住宅区之间。书店的设计出自英国著名设计工作室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之手,精致而低调,仔细观察细节之处,“T”字形的外墙白砖有趣而实用地起到了LOGO 的作用。

书店由三幢2 层的建筑物组成,一楼和二楼都有通道连接。三幢建筑分别以1 号馆、2 号馆和3 号馆来称呼。所有书籍不分新刊旧刊、日文或者外文书籍,全部陈列在一起。以人文文学、艺术、建筑、汽车、料理和旅行六个领域,在1-3 号馆一楼的各自区域里等待读者的选择。连接1-3 号馆的长达55 米的一楼通道则被称为“magazine street”,拥有1300 多种日本杂志和1000 多种海外杂志,共计3 万多册,几乎集合了全世界的最新信息。

在一楼的书籍区域中,最特别的是“料理”和“旅行”区域。在“料理”区域,除去书架上种类齐全的书籍以外,通道间的小小展台是绝对不可错过的。根据季节及主题,料理书籍区域的展台上会有一个非常综合的展示。例如,意大利食物菜谱的展示台上,书中介绍的意面、酱料等食材是由实际商品陈列的,可以和书籍一起购买;又如关于稻米的主题展台上,你可以惊喜地发现十几种不同产地和种类的小包装大米可以直接购买;配合相关主题,甚至可以买到料理工具等;而“旅行”区域,则是真的有在书架后设有一个旅行柜台,无论是巴黎的杂货之旅,或者是世界美丽沙滩之旅,即使只是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感兴趣的书,对此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或者是很久以前在小说中读到的某个场景,甚至是杂志上的一张照片,旅行柜台的专门人员都可以为你将之实现。对于主要客户层50-60 岁的客人来说,即使不会使用电脑去预订机票和酒店,也可以将一切安排妥当。这件事情几乎可以说是魔法了吧。3 号馆的一楼除去书籍区域以外,星巴克咖啡大约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整个书店中的任何一本书,读者都可以拿至星巴克,坐下来边喝咖啡边阅读。即使不购买,只要阅读完归还至原处即可。另外占了大约四分之一大小的是书店的文具区域,100 多种品牌的1000 多支高级书写笔陈列了整整一面墙,绝大多数的种类都可以根据要求刻上名字。各种文具以及杂货,也是一应俱全。

1-3 号馆的二楼分别是电影、lounge 和音乐专区。在电影专区,即使是没有DVD 版本的老电影,也可以应要求由录像带转录为DVD 购买回家。面对50-60 岁的主要客户群,店内的老电影种类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许多我甚至连封面甚至片名都未曾见识。电影专区的电影专业服务员,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准确推荐相关影片供租借或者购买。“无论什么电影都有的”,这句话在这里几乎不是自夸。2 号馆2 楼1-5. 1 号馆的2 楼是电影专区,专业性和数量以及品种的齐全,可以完全体现在他们的广告词上—“无论什么电影都有的”。3 号馆的2 楼是音乐专区,从爵士、古典到60-80 年代的摇滚等等,外加各式已经很难在别处看到的封套和海报,这里就是完全属于你的音乐世界。除去试听区域的耳机以外,ULTRASONE 等专业级别的高品质耳机也可以免费外借使用6-9.3 号馆1 楼的文具杂货区域,从品种齐全的钢笔等让人体会书写乐趣的笔具用品以外,笔记本,书信用品甚至日本传统漆器工艺的手机壳等小物品也让人觉得全部都爱不释手的Lounge Anjin也是书店自己经营的,不仅可以享用咖啡、美食或者是小酌,也可以携书店中任何书籍入店阅读。同时,本身Lounge 内也是一个小型图书馆,各式少见的全套杂志以及珍本书籍等都可以任你自由阅读。3 号馆的音乐专区除去和其他区域一样有专业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以外,所有的曲目都可以在如同自家客厅一般的舒适试听区视听,耳机可以选择不同品牌的来使用。店内还放有LG、CD 和黑胶等多种播放设备,同一首曲子,你可以用不同器材播放试听,对于音乐发烧友来说,这简直可以说是天堂。

代官山蔦屋書店的宣传语是:“欢迎回到书的世界”。这是作家原田宗典为书店选择的。所以店内的整体氛围,完全可以用“日式现代中产阶级家庭”来形容。店内的照明基本上都是暖色调的间接照明,对于家具等也没有刻意地选择高级品牌或者是设计品牌,只是尽量选择有质感但让人放松的物件。店内没有任何推销的海报,书籍之间也没有任何书店都可以见到的购买指引小旗子。全书店的书籍都可以当作咖啡馆或者是餐厅读物阅读。各种用心之处,真的让身在店中的人会误以为自己是在家看一本好书或者是听一曲好音乐,恍惚间,只觉得是推开了家里的一扇门,到了这里。

地址:东京都渋谷区猿楽町17-5
电话:03-3770-2525
营业时间:1F:朝7時~深夜2時、2F:朝9時~深夜2時;无定休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乱糟糟的杂货店,为什么总让你欲罢不能?
日本的杂货成功学
你去日本买护肤品吗?不,我要买的是这些东西...
盘点上海那些绕远路也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日本是如何把杂货生意做遍全球的,一件杂货背后是怎样的生意经?
日本杂货店鼻祖LOFT来上海了,和MUJI、niko and...齐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