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灯市口大街寻灯女(续)

  灯市口大街寻灯女》一文发表后,引起许多朋友的关注,一些女十二中、25中的校友们回忆起母校的点点滴滴,很是动情,让我很高兴。特别是25中的五色土和采菊东篱下给予许多中肯的意见,使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我翻出2010年4月在166中教学楼上拍的照片,请25中校友看一看,学校操场西边是不是原来25中高中部的位置,不是一墙之隔吗?

 

    进同福夹道左拐后,正对着的是景山学校的旁门。

 

  166中操场的西边是景山学校

 

   166中操场的西北边

 

 

   166中操场的北边


  

   166中操场的东边


 

   我又看了一些网友博客,对育英和贝满的那点事终于有点明白了:

    1928年,在官房大院设立了小学部,称为第二院,灯市口大街原址改为初中部,称为第一院。1930年,设六年制中学,并在骑河楼修建了占地二十六亩的体育场和宿舍,称为第三院,全校学生人数达一千二百余人。1963年,初中部独立设校更名为"北京市灯市口中学"1978年秋,四院(即25中高中部)被拆,校址迁往灯市口大街55号,与北京市第167中学(原私立贝满女中初中部)合并,仍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1982年秋,一院被拆,撤销灯市口中学,其中三分之一师生分回二十五中学。

 

   博友采菊东篱下25中初中时的照片(1966年)


  

   羚羊毕业前夕(1968年)在女十二中校门口和教室前拍的照片。




 

  下面是从女十二中心愿论坛下载的照片

   1982年的166中全景(L601)


 

 

   1981年166中的校门(水晶石)


    

   1981年前院



  1981年中院

      

   1981年东夹道和车棚


   

     1981年高二一班教室


  

  1981年教师办公室和宿舍楼(现在还剩一栋)


  

    1981年物理.化学实验室


 

  1981年西操场和体育小组

    

 1981年后院(请诗情画意看看,这里就是高三小院吧.)

   当时,贝满的校歌唱道:“你永远记得我们佟府么?它便是我们第二安乐家。静静的曲巷门前少人喧,深深的庭院丛树碧无暇。朝阳里琅琅诵破万卷书,笑语间尽是手足情欢洽……”从歌词中可以感到学校清幽的环境,勤奋的学风,融洽的师生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帖自陈君远博客灯市口女中(一至五)
北京市第一六七中学
岁月如歌:我的母校——北京25中
111路无轨电车
北京最早教会学校--育英学校
西德尼·戴维·甘博的老照片:北京1918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