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关村茶点-大科学家们最爱的西点

    说起糕点类的吃食,不少上岁数的老北京都会想起这么句话:老莫的蛋糕,新侨三宝乐的面包,中关村的西点。遗憾的是,如今很少人再熟识中关村西点了,殊不知,很多著名科学家都爱这一口儿。

    1957年开业的中关村茶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闻名京城的西点代表。不仅很多留学归来的专家们爱吃,普通市民在那里知道了什么才是西式味道。

    “我上小学那会儿,最爱吃那里的大面包,原味儿的一毛一个,带果脯的一毛二一个。用存下的零花钱来这儿排队买一个大面包,是放学后很开心的一件事儿。后来长大了,爱买黄油咸条、牛角卷、黄油饼、核桃酥、蝴蝶酥,都好吃。”小时候住在中关村北二条的70后杨先生说。

    关张很久的中关村茶点今年又重新开业了,在老邻居眼里,只是居民楼下特别不起眼儿的一个红平房。秋末的一个周六中午,我走进了这里。四白落地的大房子,基本没有什么装修,货架上居然空落落的,只有一两排货架和玻璃柜台上摆着一些糕点,店里的秤还是老式带秤砣的,玻璃柜台和糕点摆放的方式,让我瞬间回忆起儿时计划经济时期那些商店的特征。

    一打听我才知道,这里的糕点是“按点儿”卖的,玻璃柜内的一张纸上清楚地写着:上午9点,奶油卷、清蛋糕;10点左右,椰丝派、核桃派;11点左右,黄油小饼干;下午4点左右,蝴蝶酥、马蹄酥、咖喱角、豆沙卷。按照这样的时间表,师傅们做一批卖一批,所以店里的货架总是显得“很空旷”,让人觉得冷冷清清的。

    杨先生还告诉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派了很多留学生去苏联留学,回国后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各领域的老专家,加上周围不少大学的老师和留学生,这些群体成为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关村茶点的主要客人,郭沫若、钱学森、钱三强先生,都曾是这里的常客。

    鼎盛时期,店里能做八九十种糕点,如今只恢复了二三十种。“小时候孩子的关注点就全在糕点上了,我完全没有留意过,身边和自己一起排队的爷爷奶奶,或许就是核物理或是某个科学领域的‘超级牛人’。如今,我对中关村茶点的回忆都成了一些碎片。”        

    孟环文并摄J147

    GO提示

    中关村茶点位于中关村北一街(中科院信息技术咨询中心对面),电话:62552328,营业时间是9点至18点半,周日休息不开门。推荐蝴蝶酥,50元一袋;半斤一块的苹果派,17.5元,苹果料十足;10元一个的咖喱角,里面的馅儿是咖喱、肉末和鸡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科院男神“会所”周末重张
在北京,老字号点心可不只有稻香村
买点心要掐点儿去,这家“任性”的老店有啥来头?
1957年开卖的特供糕点,至今没变过
别只知道稻香村了!这家从1957年开卖的糕点店!全北京仅此一家!
七夕:你的茶配他的茶点,刚刚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