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4年高考励志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答题术语汇总---中国通史整合
来自:要学习网  
阅读原文
 

[L]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L]
[L]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L]
[L]
[/L]


[L]2、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阶段特征: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流,出现融合的局面。江南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阶段特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5、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阶段特征: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L]6、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L]
[L]阶段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L]
[L]
[/L]


[L]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2、甲午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阶段特征: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3、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阶段特征: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曲折的道路,成功的探索阶段特征:从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前(1956~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L]


[L]2、改革开放新时期: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崛起[/L]
[L]阶段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至今是中国全面改期开放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L]
[L]
[/L]
[L]
[/L]



[L]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


2、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


1、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阶段特征: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2、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文明多样性,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阶段特征: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L]
[L]
1、20世纪上半期经济模式的探索: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的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阶段特征:20世纪上半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L]
[L]
[/L][/L]
[L][L]


[L]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美苏争霸、多极化和全球化交相辉映[/L]
[L]阶段特征: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革。[/L]
[L]
[/L]
[L]
1、原因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2)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的原因


4)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L](5)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L]
[L]
[/L]


[L](6)近代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


7)辛亥革命兴起和失败的原因


8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由对抗转为缓和的原因


(9)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L](10)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L]
[L]
[/L]


[L](11)二战以来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4)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认识中国社会的巨变
[L]
[/L]


[L](6)多角度地认识三民主义


7)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8)如何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L]


[L](9)如何认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侵权与制衡”原则[/L]
[L]
[/L]
[L]
[/L]
[L](10)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L]
[L]
[/L]
[L]
[/L]
[L](11)全面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L]
[L]
[/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特征】高考历史18个重要阶段答题术语(精简版阶段特征)
高三通史专题复习模块
近代中国之鸦片战争
吉林省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以通史方式整合的历史阶段特征及重点识记内容(16)——世界近现代史(3)
历史阶段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