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分钟导致2.5人死亡,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小心这个沉默杀手!

 医学之声

来源: 邵逸夫医院微信号


三个月前,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来了一位脾气“古怪”的大伯……



老爷子不喜动弹,也不爱说话,整个问诊过程几乎全由女儿“代劳”。


他自己从头至尾只说过三句话:

“气越来越急。”

“痰永远咳不干净。”

“就这样了,好不了了。”



蔡大伯的故事


最初的身体不适,是从每次“感冒”后迁延不愈的咳嗽开始——不剧烈,但也好不彻底,总是要拖上几个月才彻底消失。

虽然难受,也没觉得有多严重。可是慢慢地,竟成了长年的咳嗽咳痰。此时的蔡大伯,才意识到自己“生病”了。


把抽了几十年的烟戒了,是不是会有所好转?


可是并没有……


咳嗽咳痰依旧,与老伴散步时开始跟不上她的步伐,没走几步就会胸闷气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家人发现蔡大伯越来越“懒”——不爱出门,不爱干家务,甚至不爱说话。


也不怪蔡大伯“懒”,其实当时只要轻微活动,他的气急就会非常严重。


3个月前来肺康复门诊时,他已经是一个到哪儿都要人陪,走不了100米就要停下来休息的人。


等待检查时,他女儿悄悄对呼吸治疗科主任葛慧青说:“老爷子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脾气也越来越古怪,表面上话不多,其实内心对这个病非常焦虑。请你们一定帮帮他!”


检查结果


三年前的肺功能结果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这次是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心肺运动试验提示轻度心肺运动能力下降;胸部CT示慢支、肺气肿、两肺散在感染……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慢阻肺”发展过程


“慢阻肺”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简称,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阻塞。


老百姓说的“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都属于这个病。


在中国,有超过4300万患者,多为吸烟男性,平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慢阻肺。


 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致残人数超过500万。

患病人数很庞大,真正了解的人却很少很少,所以它也被称为“沉默杀手”!


鉴于慢阻肺的不可逆性,预防尤为关键。



慢阻肺该如何预防?


1、预防关键就是戒烟,戒烟,还是戒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吸烟是导致COPD的主要因素之一,70%~80%的COPD患者有明确的吸烟史。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开门窗,改变烹饪方式,减少室内油烟污染。


3、需要长期进行呼吸锻炼如图练习“缩唇呼吸

慢阻肺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锻炼方法,如腹式呼吸并不适合慢阻肺患者,与自然呼吸相比,腹式呼吸会增加呼吸做功和呼吸困难。放松呼吸(以缓慢呼气且不费力为目的。


呼气时, 放松肩部及颈部肌肉)及延长呼气(缩唇呼吸是延长呼气技术的例子。嘴聚拢, 就像吹口哨或亲吻状,使气体从窄小的出口呼出。)是较为推崇的方法。也可以选择一些辅助呼吸的小工具帮助呼吸锻炼。


4、避免疲劳,减轻压力


运动要适量,避免气短。身心放松,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看书、冥想等,使自己处于自然轻松的状态。


4、肺康复治疗——“未雨绸缪”


什么是肺康复?



2013年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胸科协会发表联合声明对肺康复进行了重新定义。强调了肺康复的三个核心——运动治疗、行为改变、患者教育,并强调三者有叠加效应,即“1+1>2”。


肺康复的目的


1)帮助患者更容易呼吸,减少病痛;

2)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

3)减少重度COPD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4)帮助患者正常生活、正常工作。


回到蔡大伯身上,通过评估,葛主任为他制定的肺康复计划包括:

药物吸入剂使用指导、呼吸肌训练指导、有效咳嗽指导、运动处方制定


三个月后,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进诊室,大声打招呼:“医生,我来复诊啦!”


愣了好一会儿,葛主任才认出,这不就是三个月前那个“古怪”的大伯嘛!


“这三个月来,我每天都保证完成任务!”蔡大伯有点自豪。 


最近去爬山,中途只休息了一次;有效咳嗽方法再加上排痰小工具Flutter一起使用,痰量明显较以前增多。


这次复查,重要指标明显改善——最大摄氧量提高10%,代谢当量提高6%;胸部CT提示两肺散在感染好转。




关于肺康复,几个你关心的问题

01


什么人适合做肺康复治疗?


除了慢阻肺患者,也适用于其它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纤维化、肺间质病)、神经肌肉疾病和围术期等病人。


02


除了改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对我还有什么帮助?


慢阻肺不仅是单纯的肺部疾病,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骨骼肌耗损、骨质疏松、抑郁焦虑等。


通过肺康复治疗,上述症状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肺康复的目的不仅是让人活着,而且要活得更健康。

动图


03


依据运动处方制定的运动量来运动会有风险吗?


运动处方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结果个性化制定,只要遵从建议,了解运动过程中监测目标的范围,完全是安全而有效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凛冬将至,这种被称为“沉默杀手”的病,“人狠”话不多……
文富强教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 2016)解读
(病例分享)慢阻肺COPD患者的肺康复策略
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小心“慢阻肺”!
【专家观点】201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更新解读(上)
2016COPD有何更新之处,你应该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