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钟书的笔名为何令人叫绝?

 

    中华笔名文化源远流长,文人雅士大都喜欢用笔名,一来可隐匿真名(当然也可以藏拙),二来显得风雅。许多笔名起得煞费苦心,大有深意,值得玩味再三。刘继兴对笔名文化甚感兴趣,认为最叫绝的笔名当为钱钟书的笔名。

 

    钱钟书先生的笔名是“中书君”,为什么说它是最牛的笔名?此中学问大了去了,而且“机关”藏尽妙趣横生,让人无法不为钱先生的机智与博学而折服。

 

    这还得从钱钟书先生的学术巨著《管锥编》说起。一些作家与学者曾对《管锥编》书名作过诠释。据《庄子·秋水》记载,魏公子魏牟曾经教训思想家公孙龙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意思是说,你琐琐碎碎地去辩论,真好比是用竹管去看天,用锥子去量地,不是太渺小了吗?这样一个比喻,在《说苑·辨物》、《史记·扁鹊传》、《韩诗外传》等古籍中也运用过。钱先生借用这个典故,将自己的书名定为《管锥编》,是说自己的书不过是“以管窥天”、“用锥指地”而已。既表示自谦,也表示自有一方天地。

 

    学者陆文虎曾写过《管锥编略解》一文,通过考证,指出“管”与“锥”分别是“管城子”、“毛锥子”的省略性叫法。而“管城子”、“毛锥子”,在古汉语中都是笔的意思。按陆文虎的解释,《管锥编》就应当是“笔记”、“笔会”的意思。李洪岩先生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中华书局出版的《谈艺录》补订本第566页说,唐代文人韩愈曾经以“中书君”代指“笔”。笔在古代的雅称是“中书君”,而“中书君”正是钱钟书先生的笔名,这个笔名妙就妙在既以笔之名为笔名,又与“钟书”二字谐音。他认为,由于“中书君”与“管城子”、“毛锥子”同义,所以,又可得出“管锥编”三字中隐着作者的名字,是“钱钟书集”的意思。

 

    妙哉钱钟书,居然以笔之名为自己的笔名!且其笔名与真名还是谐音!又在《管锥编》书名中隐藏作者名,真是妙不可言。区区一个笔名都能玩出这么大的学问来,难怪钱老被人誉为“文化昆仑”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钟书的《管锥编》书名藏有多少玄机?
中国老年报 >>> 正文
湖笔十八称
毛笔的十八个别称你知道几个?
典故大全之文具篇
游戏文房:从韩愈《毛颖传》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