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论修身: 宽怀·雅量( 二)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宋·苏轼《真兴寺阁》既写寺阁之高,也表示情怀旷达和豪放。 

●宽宏大量,何所不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 宽宏大量:度量大,宽厚待人。容:容纳。 

●由来大度士,不受流俗侵。 

 唐·唐彦谦《和陶渊明贫士诗》 从来豁达大度的人,都不受时风流俗的侵扰和影响。 

●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 

 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第19回 量:度量。机:机心,权谋诈术。气量愈大受益也大,机心愈深祸患愈深。 

●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士,慈颜常笑笑世上不笑之人。 

 明·朱元璋《联句》 大度:度量宽大。慈颜:慈爱的容颜。 

●志量恢弘纳百川,遨游四海结英贤。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 志量恢弘:志气和度量都很大。恢弘:大,宽广。遨游四海:周游全国。遨游,游逛。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面均有大海。英贤:英雄贤豪一类人物。 

●天难度,地难量,乾坤度量。 

 明·焦竑《玉堂丛话·言语》 度(duó):计算、测量。乾坤:天下。天地的度量宽阔,无法计算。 

●量少非君子,德高乃丈夫。 

 宋·佚名《名贤集》气量狭小就不是德行高尚的人,德行高尚才是有作为的男子汉。 

●宰相肚里好撑船。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宰相:封建王朝里替君主总揽政务的官员。当宰相的人有宽宏的度量。 

●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广意者,斗室宽若两间。 

 明·洪自诚《菜根谭》 机闲:秉赋悠闲。机,素质,秉赋。广意:胸怀宽广,意,胸怀。斗室:形容居室窄小如斗。胸怀宽阔,就会感到时日优游,大地宽广。 

●存亡祸福,其要在人。圣人重诫,敬慎在忍。 

 汉·刘向《说苑·敬慎》 要:关键。重诫:注重劝人警惕或者警告。敬慎在忍:指在推重谨言慎行之中特别讲究忍让。 

●君子宜净拭冷眼,慎勿轻动刚肠。 

 明·洪自诚《菜根谭》君子应当试净冷眼看待一切,切切不可任性起血性的刚肠。 

●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 

 明·洪自诚《菜根谭》恬(tián):平静。味淡声稀处:指远离酒肉声色的地方。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意指安静才能尝得出世间真滋味,看透世间的奥妙事理。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专心一意地观察天下的事理,平心定地应付天下的变化。 

●醉觉乾坤大,闲知日月长。 

 宋·陆游《初归偶到近村》醉里无拘无束,心宽觉得天地特大,闲适中更知日月悠长。 

●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世事在平静中才看得清楚,人情在平淡中才保持得久长。 

●闲里乾坤大,闲中日月长。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遇事安闲从容,就会感到天地广阔,日子过得优悠。 

●朴能镇浮,静能御躁。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朴质能够把虚浮的恶习压倒,镇静沉着能够抵御急躁毛病。 

●世事多因忙里错。 

 清·曾国藩《赠灵仙仁弟亲家》 世上的事,很多的是因为忙而出错。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唐·元稹《贻蜀张校书元夫》从人:与人相处。舒徐:从容谦抑。 

●遇事知剪裁,操心识卷舒。 

 唐·杜牧《自遣》剪裁:此用心思考和判断,从而决定取舍。 

●幽境自能情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 

 宋·惠洪《超然自见轩》 超然物外,自有高洁情怀,幽深志趣。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寄情山水的恬适环境,有助于心性的陶冶。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宋·苏轼《贾谊论》君子要实现远大的目标,就一定要耐心等待;要从事远大的追求,就一定要忍耐。 

●彼其能有所忍,然后可以就大事。 

 宋·苏轼《留侯论》 彼:此指留传侯张良。忍:忍耐。就:完成。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宋·苏轼《留侯论》 卒(cù):同“猝”,忽然。志向远大,就会遇事不惊恐、不发怒。 

●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 

 宋·苏洵《项籍》弃:舍去。势:趋势。利:效用。有失才有得,有忍耐才会有利。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宋·苏洵《心术》 百勇:众多的兵士。百动:指众多的忙乱和盲动。忍耐可以致胜。 

●小不忍,致大灾。 

 汉·徐干《中论·问易》计较小事,招致大灾大难。 

●忍字常须作座铭。 

 宋·陆游《无题》座铭:即座右铭,刻在器物上作为警惕自己的文字。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明·吕坤《呻吟语·人品》个人的意气忌炽烈,内心忌自满,才干忌外露。 

●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文钱子隙造奇冤》含忍宽容的人终究有好处,放纵肆意的人一定会招来灾祸。 

●“大事化为小事,不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 善于处理家庭矛盾,才会家业兴盛,家口和睦。 

●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回 忿:生气,恨。忍耐一时,快活一世。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明·洪自诚《菜根谭》前集 察觉别人的狡诈,在语言上不表露出来;受到他人的侮辱,在脸色上不显现出来。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明·洪自诚《菜根谭》后集 境:环境气氛。意:情绪,意念。感情超脱,心中安闲。 

●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清·王豫《蕉窗日记》治:治理,制服。以是:从这点。克己:克制个人的感情。怒气不易自我克服。 

●怒则思理,危不忘义。 

 汉·刘向《说苑·立节》 发怒时就想到道理上去,危险关头不要忘掉道义。 

●忍字敌灾星。 

 《御纂性理精义》敌:抵挡。忍耐能够抵御灾祸。 

●一激之怒炎于火,三寸之舌芒于剑。 

 《黄宪天录阁外史》 游:愤激。炎于火:比火还炽热。轻易发怒易于招祸。 

●天下事,岂能尽如人意。 

 清·陈宏谋《五种遗规》 岂:哪。世间不遂人心的事,难以尽数。 

●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 

 明·薛瑄《读书录·警戒》制:克制。祸流于滔天,灾祸无法估量。人生应当注意抑制一闪而过的欲念。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注意抑制怒气,不会招祸。 

●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为学》惟怒为甚:只有怒气是最严重的。 

●与人无患,与世无争。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患:灾祸。争:争夺。不与别人发生任何利害冲突。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明·朱衮《观微子》有修养的人要具备过人的忍耐性、度量和克制自己的能力。 

●人之遇患难,须平悯易气以处之。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平心易气:即平心静气。 

●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个人意气的愤怒要克制,符合道义的愤怒不能缺少。 

●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庄子·人间世》 溢美:过分夸奖。溢恶:过分贬损。双方欣喜之时往往会有很多过分夸奖的话,而双方发怒之时也往往会有很多过分贬损的话。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小事不能忍让,就会影响大局。 

●不忍一时有祸,三思百岁无妨。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忍:忍耐。三思:反复思考。忍气制怒,有益无害。 

●省得一年气,免得百年忧。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气:指怒气。意谓忍耐不动气,可免除很多忧患。 

●浮生若梦非有意,到处能安即是家。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世事多变,人生短促,象梦幻一般,能够随遇而安那即是自己的家了。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 应当忍耐的就忍耐,否则小事变成大事。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制。 

 汉·徐干《中论·贵验》 谓忍耐要在事前,制欲要在行动之前。欲,人生的欲念。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明·徐得胜《小儿语》 互相争夺,双方都出丑;互相谦让,双方都有得。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嗔:愤怒。愤怒能毁掉一个人的事业。 

●忍之一字,众妙之门。 

 清·杜文澜《古谣谚》 众妙之门:到达许多奥妙之处的关键。能时时以一个“忍”字约束自己,涵养算是达到最神妙的境界了。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清·金缨《格言联璧》 知道满足的人经常觉得快乐,能够忍让的人自然感到安逸自在。 

●以勤俭作家,以忍让接物。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作家:操持家务。作,操持。接物:指跟人相处和一般的交际应酬。谓持家要勤俭,待人要忍让。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无量:谓胸窄量浅。谓要有超过前人的志气,有谦让今人的度量。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欲迷则昏:贪图私利的欲望到了执迷不悟的地步,就头脑糊涂,不明事理。任:放纵,恣意。气偏则戾:人的意气偏激了,看待和处理事物就会悖理。戾,乖戾,不顺。谓贪欲不可沉迷,意气不可偏激。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襟度:指胸怀、度量。涵养:指学识。处在逆境或顺境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怀度量,面临欣喜或愤怒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识涵养。 

●终身让呼,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唐书·朱敬则传》 枉:徒然,空,白。畔:田界。一辈子礼惦他人,于己并无损失。 

●位极将相,无忘谦抑。 

 《旧唐书·浑瑊传》 极:到达顶端。谦抑:谦虚和自我抑制。身居将相的高位,也不忘谦虚和自我抑制。 

●处世让人一步为高。 

 明·洪自诚《菜根谭》前集十七 谓待人处事要谦让。高:高明、好。 

●让,礼之主也。 

 《左传·襄公十三年》 诗人注重礼惦,这是礼仪中最主要的内容。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明·洪自诚《菜根谭》作事要替他人着想,留有余地。 

●恭可平人怒,让可息人争。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肃敬可以使的怒气平缓。谦逊礼惦可以使人的纷争停息。 

●招殃之端,莫很于气性;避祸之法,莫过于忍让。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招致为殃的开端,没有比易于暴怒之性更大的了。避开祸害的办法,最好是忍耐和礼让。 

●勤俭持家为上策,忍和处世作良图。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勤劳节俭地治家,这是最好的策略;忍让和睦地与人相处,这是最好的计谋。 

●忍字家中宝。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忍让在治家中是法宝。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清·史襄哉《中华谚语》 忍耐一句话,可以止息一回怒气;让着,可以有一步的退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论处世: 正己·律人(二)
格言书法《菜根谭》(上)
6个脍炙人口的古代格言名句,千年后读来津津有味,深受启发
《菜根谭》5句处世格言,充满智慧,发人深省!
大学生文明修身格言集锦100条
《格言》《围炉夜话》《菜根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