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2.千锤百炼 精雕细刻
一棵树苗长成大树需要好多年,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习声乐同样不能操之过急,有时数天有一个进步,有时数个星期后豁然开朗,解决了一个难题,有时数个月后在某一方面产生较大飞跃。要抓住主要实质,走对方向,然后作些技术上的修正,防止矫枉过正。歌唱的群众基础大,一般能哼几句或唱卡拉OK的人随时可见,但自学成才、有相当演唱水准者并不多了。经专业训练了几年的歌手居中游、中上游的多,成才的总是微乎其微。

    成才的道路不平坦,经受风风雨雨的考验,常常会摔跤受伤。完全按照教科书上所述的发声方法去做,不一定能随意发出令人满意的声音,这种属于理论上有所认识,实践上还是行不通、纸上谈兵一类。专业培养人才,总得先了解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气息、喉头声带、共鸣腔、呼吸肌群等如何统筹兼顾、互相协调。歌唱的呼吸与打太极拳、跑步、游泳、举重等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歌唱将呼吸看成关键的一环。体育运动的呼吸容易掌握,不象歌唱那样需反复研究。

    进入歌唱状态的气息不象跑步时那样直来直去,快吸快呼,浅层进行。歌唱的气息必须吸好,有一定深度、强度,将它看作是一只马达在胸腹部转动,带动气息飞速地转动,引起喉头声带的闭合、震颤,产生声音,并在各个共鸣腔扩大。所谓气息上来,并不是象说话时那样薄弱、有气无力,而是要求有一个球状的概念,当一个乐句唱完这个球状基本不变。成才的歌手在关键点上不含糊,深刻地认清此道理。

    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得细心观察几种呼吸方式的细微差异,从乱麻中找出一种正确的方式,然后将它固定下来,持之以恒,变成一种传家宝。已成才的歌手,积累了一整套呼吸的办法。吸足气后象一个大皮球,这是第一步,还需要使这个大皮球整体跳动,球内不是凝固的,而能呼之欲出。不带声音与带声音的呼吸练习都要反复地练习。不带声音的呼气因在喉头打开的状态下进行,象一根长圆筒底座的气流直冲口腔上部的硬口盖。吸足一口气后,连续练上数十遍。将这个感觉记忆下来,一连串的发声方法来自平常细小的练功所得。

    成功的歌唱家其声音有一种风格:浑身上下有一股力挽狂澜的劲。从哪里来?从哪里使?轻声时轻得下,重声时响得出。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地就是一丝不苟地练好一个“啊”音,有纯净的“啊”,有“呀”、“嘛”、“娃”、“哈”、“啦”、“沙”、“垮”等,要将字头唱得长些,字腹同样如此,再将两者合起来唱。外行的唱法全是喉部挑重担,即用力,内行应是放松喉部,让胸腹部的扩张带收缩来产生动力,熟能生巧,使吸与呼的肌群发达起来,中气充足,带动声音轻松、顺通、共鸣色彩动人。歌唱和油漆有点可印证之处,钢琴表面的油漆比其它家俱高超,一是木质好,二是功夫到家。歌唱有多种方法,我们要选择最适用、最科学的一种,同时从零开始苦练。

    名副其实、善于歌唱的行家轻而易举地呼出多种不同级别的气息:如和风细雨式、如春风润雨式、如凉风习习式、如秋风送爽式、如急风暴雨式、如狂风狂澜式等等。发低声区用的是微弱但不失一定的力度与持续性,发中声区到高声区气息强度逐渐增强。注意气息不能代替一切,喉头声带及肌群、中枢神经、各个共鸣腔调节与气息密切合作,构成一个交响乐队。人的发声器官好比一架钢琴,88个键对应88根钢丝(有的是三根合成的,有的是二根,有的是一根包着铜丝),歌手至少要有二个八度16根“钢丝”备在人体内,想用哪根就指向哪根。钢琴用手指弹起琴键带动木榔头击钢丝。有时为了达到和弦效果,需三个键同时下去。和弦相当于歌手的混合共鸣。

    钢琴的音高与低取决于钢丝的粗细、长短。粗长使音低;细短使音高。嗓子发不同高度的音,依存于声带的伸缩、两片声带的靠拢程度,调节声带的原动力是底气加上部气以及喉头神经、肌肉的协调动作,再则是共鸣腔的比例问题。歌手体内要有一架钢琴。钢琴的音准有调音师把关,每隔半年、一年或几年来调一次音。歌手要自己兼调音师,保证所发的每一个音准确与键盘乐器的各个标准音一致。练习办法:半音上升与半音下降,唱练声曲;也可以随意抽一个音练。不光做到准确,而且力求有竖立感、丰满中带有尖锐,圆润自然,无噪声的成分。

    钢琴的声音有回荡音,电子琴与手风琴就没有,歌声虽然不能与钢琴相比,但在意念上给观众留下回荡音。从气息运动的角度上讲,气息是旋转回荡,上下对流的。从另一种意义上认识,富有特色、自成一体的歌手其歌声深深留在广大观众的回忆之中,这也是一种回荡。

    钢琴可同时弹奏几个音,右手弹旋律,左手弹和弦或分解和弦,正方向同进或反方向模进等,歌手以高水平的共鸣技巧,与钢琴平分秋色。歌手在钢琴伴奏下发挥才华才是完美的一幕。多检查、多练牙关开启,用软腭,高抬,舌头平放,咽壁竖起、喉头张开、气息通畅等。

    六个母音以及复合母音,运用唇、齿、牙、舌、喉的变化、造型来发,不要全用喉部来调节。发“啊”张大口,不等于不适当地张大口,致使颈部、口部紧张。要象打哈欠一样发音,不等于让声音往内倒下,只存在咽腔的共鸣,失去口腔的共鸣。练声时舌头能做到放松、平放,正式唱歌时就顾不了这些,又往内缩、压舌根,引起周围肌肉紧张。喉头张开,应是适度的,所发出的声音比原来结实、宏伟,但仍要求保持原来自然的本色。

    非正规、专业地歌唱可以说人人都会,许多人的声音是紧逼、生硬、不统一,不集中,低不下来也高不上去。其中一些人自幼爱好歌唱,觉得自己的嗓子音质好,通过摸索与实践,具备了一定的歌唱基础,但不利因素是已养成一些不良的发音习惯,要化好大精力才能纠正过来。如标本兼治很不容易。从整体上纠正,要认清人体发声器官的构成,呼吸是发声的基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呼吸,然后发音,有时产生错觉,这样所发的声音效果比原本差了,又想回到老路上去,等于前功尽弃。正确的途径:照老师的指点走下去,慢慢会习惯,从而取得艺术上的突破。有些人不用有意识吸气,依靠胸部自然吸入的气息,用收缩胸部与腰部肌肉勉强地推动气息呼出。可惜的是停留在粗浅的认识层面上,不求甚解,不求专业化。其气息支点浮在上面,我们主张包含上面也要达到腹部。

    吸气对于歌唱、钢管乐、笛子、箫等都是关键的一着。吸气与呼气可以分别练习,也要注意结合起来练习。将气呼完,再深深吸上一口气,一遍又一遍地实践。但正式唱一首歌时唱完一乐句,呼出的气息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气息功夫好的歌手吸气时稳、快、深,呼气时匀、顺、长,带有一种音波。一张油画,总是多种颜色合理地搭配、互相衬托。一个歌手有平坦也有起伏,象五彩云霞那样出现在天幕上。

    有的歌手起初阶段技巧不成熟,但音质良好,不多久原来的光彩黯淡了,声音判若俩人。这时候他的发声器官长期滥用已积劳成疾或者虽说不上滥用,但常年累月用嗓子不当已出现不良的后果。在经验丰富的老师全程监控、妙手指点下合理、科学用嗓。从自学阶段嗓子经常出现不舒服、嘶哑,到专业培训阶段出现声音不如以前自如、嘹亮,好象是退步了,实际上已进入了科学发声的轨道,将以全新姿态向前飞驶。

    用高声区的气息压力去唱中声区是没有必要的,大材小用是一种浪费,反之,用中声区的气息压力去唱高声区容易产生声嘶力竭苍白的喊叫,令人难以忍受破裂声音。气息分为不同的级别,就象小学教师不可去教大学、中学教师去教小学。不成熟的歌手对于气息、声带、共鸣等问题往往是一知半解,不作深入、专门的研究。歌唱犹如一幢大楼,基本功夫就是它的基础。地面上的建筑有钢筋、水泥、电气、电梯、扶梯、门窗等系统,地下一层到几层建筑起到支撑、托顶作用。歌唱的基本功往往被人忽视,不仅是气息、喉头声带,共鸣,而且牵涉到每一个相关的环节。

    建筑设计师中有一位总设计师,下面有各个系统的设计师。关于钢材,不是大型、分量重就选用,因此歌唱是巧用、妙用各个发声器官,其次是整体协调运用。所谓巧妙,轻轻一吸,气就足了,这是因为基本功扎实;呼气,流畅、均匀,能强能弱,胸有成竹。气息推动着声音沿着一个通道发展,这个通道不是生来俱有,靠平常对各个发声器官的训练使之处于特殊的状态、对发声有助的状态。

    歌手要将人体看成是一座楼,底部即地面下的部分是地基,比喻为呼吸底部,产生底气的部位始终储存相当气息量,随时得到补充。一座大楼的地面建筑总有若干根长方型、四方型或圆型的立柱,这是高楼主体承重的部位,比喻为歌唱的气息支点,歌手使劲的地方。通过这些支点,所吸进的气息在运动中变为气柱,进而变为音柱,加上五音(唇、齿、牙、舌、喉)部位的造型,发出不同的声音。歌唱和大楼的电梯有相通之处,轿厢沿着轨道由钢丝绳牵吊作上下活动,歌唱的气息与声音也是上下走动的,优秀的歌手其上下距离是比较长的。如果以楼梯来表述十层或十二层的楼梯从上到下是一个方型的井道,歌手要有这样一个井道的观念,呼吸与发声的大部分井道是共同的,但声音产生的长宽高度远远超过气息。声音是集中、有力、布满方圆几百米之内,有的高音可越过一公里之外。

    大楼的电气系统贯穿在每个楼层、房间,电流与人的气息、声音一样是不可用视觉来观察的,电流用电笔来测试,气息、声音用耳朵来辨别。歌声赏心悦耳、鼓舞人心、慰籍心灵、昂扬志气,大楼的门窗为了采光、通风,人的五官相当于大楼的门窗。口、鼻用来呼吸,同时也是共鸣腔;喉及声带是承上启下、产生基音的地方;眼睛观赏情感、表情的变化,歌手用自己的眼睛传递真情实意。有些歌手注意力集中在声音上面,对于五官的作用与意义视而不见。

    水泥与钢筋混合凝结为立柱或主墙,起到顶天立地的主要作用。歌手的横隔膜与声带、共鸣三者配合,使歌声飞扬。水泥本是灰状,加水后再和钢筋溶合,变为坚固的材料。人的气息达到一定的压力,形成一个大皮球一样的功能,有气势有弹性,作用于声带,并使声带有所调节,产生基音,然后传向各个共鸣腔,得到金属声。

    有人听到歌手发出似钢管乐一样的强音,不相信人体能产生如此宏伟的音量,莫非喉咙里含了扩音器。的确,有些歌手先天嗓音条件特优,经专业训练,本人刻苦登攀,艺术水平达到同行的巅峰,过去的岁月里,一步一个脚步,攻克一个个难关。造大楼按一整套图纸去做,歌唱不能随心所欲,应三思而行,先设计出一整套“图纸”,照图办事。

    老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党政各级领导人等几乎天天要用嗓,他们的工作量比歌手唱几首歌还要费力。他们从实践中学到一些发声基础知识,但比不上歌手那样有驾驭声音的高超技能。歌手要虚心学习其他嗓音工作者如上述老师等人的咬字、吐字,说话的持久力及说理能力。其他嗓音工作者由于日常用嗓在相当于歌手中音区范围内,万一出现疾病一般不是伤筋动骨,经适当休息与一般治疗后可望复元。不可否认他们有了一些发声方法,主要来自常年的实践。歌手在初学阶段加强基础训练,就象建造大楼的前期打好地下基础。有些方法已经有所了解,仍需不断锤炼,知识的海洋里永不停息,这与社会工作中抢挑重担不同,而要有所保留,不挑百斤担,退一步挑八十斤担,先练唱音域较窄、难度较低的曲目。建筑设计师开始当助手,设计简易的项目,逐渐进入高深的领域。

    一幢大楼其地下基础有相当的深度,极为坚固,所化费的时间占整幢大楼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歌手整个发声兼顾全身发声器官,特别是基础部分不可忽略。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艺术入门前与后都得重视基础训练,千锤百炼,精雕细刻,做一个出色的歌手,不论是乐感、语言运用、气息、发声、共鸣、感情抒发等均达到一流水平,不要使某一方面美中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声乐基本功训练》之六
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唱歌怎样才能颤音?
唱歌要领三字经,每天练练经,字字催人心
胸腔共鸣——教师普通话训练
练声对于歌唱者的重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