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诗词的三种意境:物境、情境和意境

意境是是指诗词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王国维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诗词作者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早使用“意境”概念,在他的《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意境之美千姿百态,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

如藉物直抒胸臆:曹植《雁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等诗词都包含了一种典雅含蓄美,写景空旷幽远别致,写人温文尔雅特立,写情绵绵不尽,洗练的语言,表达一种耐人寻味,咀嚼不尽的凝重美。

再如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王之涣“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等,表达的是一种阳刚奔放美,雄浑侧重写物的气象磅礴和宏大,劲健旷达侧重于写人的精神特质,多用夸张、想象、直抒胸臆等手法来表达物象情怀,具有豪迈浪漫主义特性。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写作中物境、情境、意境的创作技巧
诗词曲区别及鉴赏
千古绝唱
涵天楼诗法讲座:7,意境是诗的生命
《涉江采芙蓉》赏析
关于意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