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闻3】几张老录音CD
【几年前的旧闻,转帖过来收藏】


威廉.门格勒贝格(WillemMengleberg,1871.3.28-1951.3.22),早年求学于科隆音乐学院学习钢琴,20岁前就指挥过科隆的古泽尼希管弦乐团,1891年担任洛桑的音乐总监,1895年至1945年间担任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ConcertgebouwOrchestra ofAmsterdam)的音乐总监。1905年期间担任纽约爱乐的客座指挥。相对于当时的其他大乐团,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大胆地接受了很多当代的音乐曲目。门格勒贝格本人与理查德.斯特劳斯、马勒两人的私交不错,斯特劳斯的《英雄的生涯》曾题献给门格勒贝格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马勒也曾经将自己的《第5、8交响乐》两部作品交给门格勒贝格演出。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布里顿、布莱兹、马德纳、和贝里奥也都在皇家音乐厅管弦乐指挥演奏过自己的作品。二战期间门格勒贝格继续在沦陷的荷兰演出,并没有像一大批音乐家那样与第三帝国决裂,勋伯格就曾公开宣布与其绝交,但门格勒贝格依然我行我素。战争结束后,他被界定为亲纳粹分子而终生禁止演出,后经反复上诉才得以改判禁演六年。1951年3月,就在禁演期还有三个月的期限时,门格勒贝格在瑞士去世。

门格勒贝格每次演出之前深入细致地研究总谱,会不厌其烦地排练,然后在自然流畅的基础上往往会有即兴发挥。EMI公司在1988年出版的唱片,编号:EMICDH7 669562收录了门格勒贝格从1926年到1931年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的首批录音。曲目涉及瓦格纳、马勒、伯辽兹、李斯特、门德尔松、格里格、切鲁比尼、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


弗朗兹.沙尔克,1863年5月27日出生于维也纳,1931年9月3日死于Edlach,他与阿图.尼基什一同是安东.布鲁克纳的弟子。1894年曾经首演过布鲁克纳的《第5交响乐》,据说首演当天布鲁克纳病了没有到场,后来沙尔克又对原版本做出修订。1900年起沙尔克先后担任过维也纳宫廷剧院、奥地利皇家音乐之友协会、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指挥、艺术指导、常任指挥等重要职务。1920年与马克斯.瑞恩哈德、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理查德.斯特劳斯等人一起创办了萨尔斯堡音乐节,在萨尔斯堡期间沙尔克还做过卡拉扬的音乐老师。沙尔克说过一句著名的话:“Everytheatre is an insane asylum, but an opera theatre is the ward forthe incurables.”
 
今天的这张唱片录制于1928年4月,鉴于当年的录音技术与条件,音效就不要太苛求了。日本东芝EMI出版据78转SP转制。



萨佩尔尼科夫(1868,敖德萨-1941,圣雷莫),据说萨佩尔尼科夫早年看见过李斯特但没有从大师那儿学到什么,而是跟随父母学习音乐,7岁登台演奏小提琴。后遇见安东.鲁宾斯坦并由鲁宾斯坦引荐去圣彼得堡改学钢琴。1910年12月13日在皇家大厅与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舒伯特的钢琴协奏曲一炮而红。

萨佩尔尼科夫于1888年在德国结识柴可夫斯基,并于同年1月17日与柴可夫斯基在汉堡合作排练《第1钢琴协奏曲》,具体细节在柴可夫斯基的日记中有详细记载。用老柴的话说:“我非常佩服这位钢琴家的天才!”在德国的演出也非常成功,两人又去到法国、英国各大城市演出。在柴可夫斯基死后萨佩尔尼科夫一直在莫斯科教钢琴,1941年死于意大利圣雷莫。

Pearl公司出版的这张唱片收录了萨佩尔尼科夫1926年录制的柴可夫斯基《第1钢琴协奏曲》,据信是世界上首度录制的柴《1钢》!编号GEMMCD 9163


马克斯.菲德勒(1859.12.21-1939.12.1),德国指挥家、作曲家。1904年开始执掌汉堡爱乐乐团,1905-06年作为客座指挥与纽约爱乐合作,1907年与伦敦爱乐有过一年时间的合作,1908年成为波士顿爱乐的音乐总监。马克斯.菲德勒一生还作过1部交响乐、1部序曲、1部弦乐四重奏与一些钢琴协奏曲小品和艺术歌曲。

据说菲德勒是勃拉姆斯的朋友、同乡,曾经亲耳聆听过勃拉姆斯演绎自己的作品,还与后者一起排练演出过勃拉姆斯的作品。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爱好音乐的人士,无论如何菲德勒指挥的勃拉姆斯作品应该算是权威版本了。日本DG公司1998年11月出版的这张唱片收录了菲德勒于1930年指挥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出的勃拉姆斯《第4交响乐》,编号:POCG-6062,音源转制自78转SP唱片。


约瑟夫.约阿希姆(1831-1907),匈牙利小提琴家、作曲家。首演过布鲁赫《第1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约阿希姆弦乐四重奏团的创始人。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一生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小提琴独奏、协奏曲目如:《流浪者之歌》、《卡门幻想曲》。

欧根.伊萨依(1858-1931),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他死后比利时政府专门举办“伊萨依小提琴比赛(后改名为现在的伊丽莎白皇后国际比赛)”以纪念他。

上世纪开始的时候,录音技术刚被发明,以上三位大师曾经录制过一些乐曲,在今天来说虽然音质奇差,但也是无比宝贵的资料,何况该张唱片囊括了约阿希姆与萨拉萨蒂的全部录音!其中音轨3是约瑟夫.约阿希姆亲自演奏自己谱曲的《C大调浪漫曲》;第6轨是帕布罗.德.萨拉萨蒂亲自演奏自己谱写的《流浪者之歌》;第19轨是欧根.伊萨依演奏维尼亚夫斯基谱写的《两首马祖卡》等。这张唱片是OPAL公司出版,编号:CD9851


约瑟夫.哈西德(Joseph Hassid,原名HosephChasyd),1923年12月28日出生在波兰,1950年11月7日去世。哈西德幼年丧母,十岁进入华沙的肖邦音乐学校学习,十二岁参加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而后不久跟随卡尔.弗莱什学习,那时弗莱什觉得这孩子在技术上已经没啥好学的了,所以就专心提高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到1930年左右,哈西德已经俨然出落成小提琴大家,弗莱什曾邀请西盖蒂、克莱斯勒、蒂博等名家来为这位奇才指点一二。1940年春,约瑟夫.哈西德到访伦敦皇后大厅演出,在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当场失去记忆,自此神童的脑部疾病暴发。后来病情加重,甚至在录音室里都会突然发作,不省人事。几经医生诊断下来,哈西德患上了精神分裂。1943年后,哈西德已经基本放弃了演出与录音,长期住院治疗。1949年在其父去世后不久,哈西德接受了一次并不成功的外科脑部手术,第二年就去世了。

约瑟夫.哈西德曾经在他16岁时为HMV录制过8段小提琴小品,当年的录音制作是大名鼎鼎的瓦尔特.李格,录音地点是阿比路的3号录音棚,为其做钢琴伴奏的是格兰德.摩尔。一提起这些大牌人员配置不仅让人浮想联翩,是什么让HMV当年如此重视这位毛头小伙的呢?据说当年克莱斯勒在听了哈西德的演奏之后有这样一句评语:“此人是200年一出的奇才!”只可惜天妒英才,约瑟夫.哈西德的寿命没过27岁。HMV手上的那8段录音加上后发现的哈西德1939年1月9日录制的一段埃尔加的《任性的女人》成为了他的绝唱!

1992年美国的Testament公司从EMI那里购得版权,出版了一张CD唱片,把约瑟夫.哈西德的那9段录音全部收录,唱片编号:SBT-1010。该片还收录了另一位小提琴奇才吉娜特.内弗的首度录音共7段小品。吉娜特.内弗(GinetteNeveu,1919-1949)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提一句:她也是弗莱什的学生,1935年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夺魁,当年输给她的第二名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好的时光是在比赛之前丨对话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施瓦茨贝格教授(Prof.Dora Schwarzber...
200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约瑟夫‧哈西德 | 小提琴作坊
珍贵录音丨帕尔曼演奏里丁《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古典音乐知识简介
听古典音乐,你必须要知道的十大音乐体裁
1957年丨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