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溪窑街的前世今生

在老本溪人的口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清道光年间,山西缸贩王永盛给本溪送货之后游览本溪风光,发现溪湖地区小后沟黄土坡的黄土特别细,特别粘,一粒沙子都没有。王永盛如获至宝,把十匹骡驮子卖了,花钱买下了这个黄土坡,开窑烧制粗陶器皿。第一批大缸上市后,很快被抢购一空。第二年,王永盛生产的粗陶器皿,不仅走俏本溪,就连周边府县也纷纷来人订购。由于技术不外传,想跟他拜师学艺的人只好偷艺。眼看着王永盛烧出的缸又光洁又结实,而依样自己干,烧出来的缸一挪动就碎,白搭了不少本钱。就这样王家的缸年年有市场,生意红火了九十多年。

据考证,远在2000多年前,本溪湖地区就是烧缸、制瓦的地方。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山西太原府盂县人杨春海会同铁匠多人来到后湖、柳塘一带,从事采煤和炼铁业。同治年间,因慕名于“本溪湖”的一方山水,远方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的商贾游客的大量流入,云集兴业,成立了“买卖兴隆,生意两旺”的“吕缸”、“顺成”、“广盛”、“福顺”四大窑业,后来又有王家窑、德盛窑开张。由于以窑业为主,因此这里就被叫做窑街。

清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加紧了对辽东地区的经济入侵,日本人大仓喜八郎又在“窑街”一带建立了“本溪湖大仓煤矿”。由于采煤工人的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外地从业人员愈来愈多,街市人口倍增,“窑街”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始于河东桥头,横跨河西至柳塘,全长4000余米的狭长商业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盛京将军赵尔巽上书清廷,请求设置本溪县。翌年,经吏部批准,划辽阳东、凤凰城北、兴京南各一部于本溪湖,称本溪县,县治设于本溪湖。本溪湖成了太子河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1937年日伪政权实行街制,在本溪县公署所在地本溪湖设立本溪湖街。

1939年,伪满洲国在本溪设市,称为“本溪湖市”,市政机构设在本溪湖市区之中。

本溪湖自从设市之后,日本人在本溪开设的商户达55家,其中窑街一地就有34家;中国人开设的110余家商户也主要分布在窑街一带。张碗铺、稻香村、福增利、三益合、湖山戏院、工益茶庄、于家烧饼、马家烧鸡、大老虎药房、杨家刮皮刀、老百货、老商场等商号相继出现,窑街日益繁荣,每天车来人往,熙熙攘攘。

解放后,溪湖的窑街地面上陆续成立了新华浴池、溪湖百货、后石商场、小人书摊、大华照相馆、河西酱菜铺等服务业网点。窑街也就是溪湖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本溪的繁华之地,她承载着无数老本溪人的回忆和梦想。

她承载着无数老本溪人的回忆和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条微信带你回到本溪解放前
本溪湖 跌落在山谷里的青花瓷
乾隆御批开发本溪湖
【辽宁县名志】本溪县名来源
唱红扫黄之旅——辽宁本溪关门山
本溪市本溪县桓仁县名胜古迹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