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味蕖旧藏年画展——桃花坞年画

纪念郭味蕖诞辰110周年----郭味蕖旧藏年画展

郭味蕖先生是近现代著名学者型艺术家,他的治学研究十分广泛,涵盖金石造像、建筑雕刻、版画年画、美术史论、书画鉴赏、书法印篆、文学诗词等不同领域,其中木版年画为重要方面。

受家乡良好艺术氛围的蒙养,郭味蕖从小就喜爱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传统,不仅逢年过节买来张挂,而且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入研究,使其成为建国后此领域首批权威学者,不断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直到《中国版画史略》这部专著的出版。这是继鲁迅、郑振铎之后此领域研究中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力作,郭味蕖为此投入大量心血,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学术光彩,多次重印,2016年又入选上海书画出版社首批“朵云文库学术经典”而再版。

为撰写这部著作,郭味蕖专门收集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地方年画,同时也专程去了几个主要产地与老艺人、老画家切磋交流。尤其是对家乡杨家埠的木版年画情有独钟,他几次去杨家埠考察,追溯其历史,研讨其近状。在他的书中,他特别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县杨家埠三地年画并列介绍;又在当年潍坊年画风筝进京展时专门撰文在报刊发表,同时亲自邀请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为家乡的这一艺术传统鼓呼。而他在自己的中国画创作中,也汲取了年画的宝贵元素,如重彩单线平涂的运用、一些装饰性的套罩,都来自于民间艺术传统,丰富了他中国画的创作,也为中国文人画注入了别样的风采。

今年是郭味蕖先生诞辰110周年,我们特别选取了一部分他遗留下来的年画一并展出,为家乡的年节奉上一份艺术贺礼。中国民间早就有“无画不过年”之说,就借这些具有祈福、纳祥意义的画作,祝愿大家新的一年阖家欢乐,心想事成!


桃花坞年画

---摘自郭味蕖《中国版画史略》

桃花坞是苏州城内偏北的一条市街,是我国自明代以来,木版年画的著名产地。

弘治十八年乙丑(公元1505年)时,名画家唐寅(字子畏)曾在这里建筑桃花庵别墅。年久荒芜,庵宅早成邱墟。天启丙寅(公元1606年),后人又在此地建筑准提庵,浚池时,得唐子畏《桃花庵歌》原刻石碑,及祝允明(字枝山)所写的桃花庵石额。因奉唐子畏、祝枝山、文徵明三人像于内。当时有桃花坞、跳唐楼、度云桥、瘗文塚、然灯塔、培莲室、击竹轩、醉月湾诸名迹。清代初年,尤侗、宋荦又复修桃花坞中的唐子畏祠墓,并建才子亭。复买桃数千株,杂植其地。清代中叶,孙星衍、唐仲冕又主持重修。因此桃花坞便成为苏州的名胜。

现在苏州市近于美术的一些手工业,如扇面扇骨和加工书画笺等等作坊,都集中在这里,而桃花坞的木刻年画,更拥有辉煌的历史,闻名全国。

根据最近苏州市文联同志们的调查,关于桃花坞年画历史的发展情况,仅能追溯到太平天国革命的前后。为了研究桃花坞年画的发展过程,他们曾访问过一位八十多岁的汪焕文先生。汪先生是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的老前辈,三清殿是历代专卖年画的场所。据汪先生说,在太平天国革命以前,苏州的年画行业,就发展到了五十家左右。当时的年画作坊,都开设在冯桥、山塘、虎丘和桃花坞一带地方。太平天国革命时,清兵攻围苏州,冯桥、山塘一带,被大火烧了七天。各年画作坊所保存的年画雕版,几乎全部烧光,这是苏州年画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劫。从此以后,年画作坊就都迁到了桃花坞来。又说,桃花坞这地方,当时还出产一种红色的泥土,可以制作颜料,画工们为了就地取材,这也是愿意集中到桃花坞来的重要原因。

由于战火给予年画业的损失,迁到桃花坞的年画作坊,已经减少了许多。在太平天国革命以前,桃花坞等地出产年画的著名老店有三合,就是柳双合、谢义合、姚正合。柳双合的后人,至今还在三清殿卖画。后来最大的一家叫王恒兴,他出版的年画种类内容相当丰富,销路也十分畅旺。据汪老先生讲,当时的年画从业员都是句容和溧阳人,并非苏州本地人。那时最出名的年画家叫跷老钱,专画工笔仕女如《红楼梦》《西厢记》中的人物。跷老钱的作品,汪先生曾保存着四幅《西厢记》,不幸在日寇战火侵入苏州时,也一块儿和三清殿里旧存的年画同归于尽了。

桃花坞在清代末年时最有名的年画家,是吴嘉猷(字友如)和他的弟子们。吴友如画年画出名以后,曾被曾国藩招去画过《湘军攻战图》。后来这些画家,便被聘往上海去编辑《点石斋画报》和《飞影阁画报》。因着他们所画的东西大半都是现社会里的新鲜事物,所以深受到当时广大群众的欢迎。随后,苏州的雕版年画,因为受了上海、广州等地西法印刷的影响,市场横被剥夺,便一蹶不振。

解放以后,桃花坞的年画店,仅存王荣兴、鸿云阁等二三家。以王荣兴为首,现在尚存有旧年画雕版两千多块,可套印年画二百多种。一九五二年,苏州市文联创作研究部,和桃花坞木版画片号联合印刷发行的《桃花坞木刻年画选集》,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刷的桃花坞年画,便是利用这些保存下来的旧版刷印出来的。 如一九五〇年,前苏南人民美术工场曾帮着艺人们创作了一些新门画。苏州国画研究会,也帮着创作了一套(八张)《太平天国在苏州》的新年画。一九五七年春,先后在苏州、南京两地,又举办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展览会,举行了两次专门会议,现在工艺美术局领导下,已成立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方针下,有信心的继续恢复和扩大生产,从此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又重新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来源:郭味蕖美术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省美术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展之一(原)
高福民:掀起桃花坞年画前身的红盖头
南桃北柳,年画画年
中国四大木板年画精品
古版年画和新年画
中国风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