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 现 | 陈佩秋旧藏五代珍品——郭忠恕《避暑宫图》


“充满传奇的画师与堪称传奇的画作。”

2021年的嘉德秋季精品展《高花阁鉴存——谢稚柳陈佩秋伉俪纪念专辑》中,展出7件极为稀有的宋元书画珍迹,其中不仅包括马远大幅高士题材巨制《松下弹琴图》赵孟頫父子画迹《竹禽图》《寒林图》双轴,还有一件举世瞩目的五代山水杰作——《避暑宫图》

南宋·马远《松下弹琴图》

元·赵孟頫《竹禽图》

元·赵雍《寒林图》

《避暑宫图》为陈佩秋先生旧藏,据郑重《谢稚柳系年录》记载,1948年谢稚柳先生已将陈佩秋藏郭忠恕《避暑宫图》鉴定为真迹。新中国成立后,是幅收入上海博物馆,著录于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博物馆藏画》,定名宋人佚名《溪山楼观图》。

《上海博物馆藏画》中佚名溪山楼观图

上世纪80年代,《避暑宫图》退还于陈佩秋先生,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古画粹编——五代郭忠恕避暑宫图》。去年陈佩秋先生仙逝后,今年年底是幅即现身拍场,再次引发关注。



郭忠恕《避暑宫图》

绢本设色 | 174x102 cm
陈佩秋高花阁旧藏


钤印:
“宣和”“御书”(赵佶)
“柯氏敬仲”“训忠之家”(柯九思)
“定远方氏珍藏书画”“曾在方梦园家”(方梦园)

题跋:
“丁亥御笔”(赵佶)




01
徽宗御笔,天下一人
——款印与流传

《避暑宫图》,纵174厘米,宽102厘米,是一幅融合山水与界画的宋初巨制。本幅无款,经过技术检测,画幅左上角留有宋徽宗“丁亥御书”瘦金体字迹、“天下一人”画押,并钤“御书”朱文葫芦印、“宣和”朱文骑缝印。证实本作曾入藏北宋宣和御府,可能正是《宣和画谱》卷八中著录“郭忠恕避暑宫殿图”。

《宣和画谱》郭忠恕一节

宋徽宗“丁亥御书”

“宣和”朱文骑缝印

关于“避暑”这一主题,幅中右下角描绘高大的岩架,形成洞府,藏匿楼阁,府中泉壑争流,凉意袭人。高处的主殿屋檐撑起锦篷遮阳,正应避暑之意。同时,图中的建筑群落随地势不断上升,正符合唐代四大离宫之一“九成宫”的地势,可能本幅描绘的正是唐代太祖与高宗用于避暑的九成宫。另据傅熹年先生考证,本幅中宫室鸱尾无铁钉装备,故下限应在北宋之前。

右下角岩穴中的楼阁

上方撑起锦篷的屋檐

北宋灭亡后,是幅由内府流出,元代辗转为柯九思所藏,钤“柯氏敬仲”、“训忠之家”;

“柯氏敬仲”、“训忠之家”

而后流转王崇简、王熙父子之手。明末为周亮工所藏,于诗堂题为唐代王维画迹,周氏之后的下一藏家方梦园亦将其作为王维画迹著录于《梦园书画录》卷一。上世纪五十年代重新装池,以题名王维不妥,去除了周亮工题写的诗堂。

“定远方氏珍藏书画”“曾在方梦园家”




02
“本朝郭忠恕既出,视卫贤辈其余不足数”
——作者与其画迹

《避暑宫图》无作者落款,依照其鲜明的风格,被谢稚柳先生归入五代郭忠恕名下。上世纪收入上海博物馆后,一度被定为北宋佚名之作,而后退还陈佩秋先生后,又以郭忠恕画迹出版,为其正名。

《宋史》记载: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七岁能诵书属文,举童子及第,尤工篆籀。弱冠,汉湘阴公召之,忠恕拂衣遽辞去。周广顺中,召为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改《周易》博士。
建隆初,被酒与监察御史符昭文竞于朝堂,御史弹奏,忠恕叱台吏夺其奏,毁之,坐贬为乾州司户参军。乘醉殴从事范涤,擅离贬所,削籍配隶灵武。其后,流落不复求仕进,多游岐、雍、京、洛间,纵酒跅弛,逢人无贵贱辄呼'苗'。有佳山水即淹留,浃旬不能去。或逾月不食。盛暑暴露日中,体不沾汗,穷冬凿河水而浴,其傍凌澌消释,人皆异之。
尤善画,所图屋室重复之状,颇极精妙。多游王侯公卿家,或待以美酝,豫张纨素倚于壁,乘兴即画之,苟意不欲而固请之,必怒而去,得者藏以为宝。太宗即位,闻其名,召赴阙,授国子监主簿,赐袭衣、银带、钱五万,馆于太学,令刊定历代字书。
忠恕性无检局,放纵败度,上怜其才,每优容之。益使酒,肆言谤讟,时擅鬻官物取其直,诏减死,决杖流登州。
时太平兴国二年。已行至齐州临邑,谓部送吏曰:'我今逝矣!'因掊地为穴,度可容其面,俯窥焉而卒,稾葬于道侧。后累月,故人取其尸将改葬之,其体甚轻,空空然若蝉蜕焉。所定《古今尚书》并《释文》并行于世。

据《宋史》所述,郭忠恕性耿直不能忍事,好饮酒,更有异能,能够“逾月不食”、“盛暑暴露日中,体不沾汗”。由于画技高超、才学过人,屡次被贬谪流放,又被召回朝中,即便是人生的最后,依然能够预知死期,留下“羽化登仙”的余意,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画师。

他的画艺历来为人称颂。其画作宋初时已被视为名迹珍品,据《宣和画谱》著录,徽宗御府收录其画作三十四件,谓之:

三百年之唐历五代以还,仅得卫贤以画宫室得名。本朝郭忠恕既出,视卫贤辈其余不足数,如忠恕之高者,岂复有斯人之徒欤?

结合史料的记载,郭忠恕极其擅长描写宫室楼宇的界画,对山水、人物造诣亦深,因此,结合界画与山水的巨幅屏风画,即为郭氏风格的代表。但他传世的画作不多,画史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雪霁江行图》与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明皇避暑宫图》

五代·郭忠恕《雪霁江行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雪霁江行图》,描绘雪后江上的两只商船,装满货物、船夫杂处。无论是人物的畏寒之状,还是撑篙者拔弩之姿,皆细致描绘,比例精准,展现出成熟的写实技巧。

依据右侧伸向画外的两根缆绳,本幅应当经过裁切,右侧可能还绘有江岸与纤夫。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仿作正可作为这一猜测的验证。

五代·郭忠恕(传)《雪霁江行图》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明皇避暑宫图》可能更加接近郭忠恕真实的面貌。画中以唐明皇避暑的华清宫为主角,楼台依附山势,层层铺陈而上。其间台榭林立、回廊穿插,大到整体建筑的格局,小到内庭的布置,都刻画精密详细。

五代·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

画中山水的布局,依稀可见宋初中轴线式布置的影子,但山石的画法已非常成熟,流露出概念化的皴法,类似北宋中叶郭熙、王诜画法的变体。故画成的时间应晚于北宋中叶。




03
“画之为屋木,犹书之有篆籀”
——画风与断代

高花阁藏《避暑宫图》,如果与以上两件画作相较,显然与众不同。可以从楼台与山水两个部分依次比较。

在画面的楼台部分,《避暑宫图》的线条富有弹性与韵律,长线多分段画,仅以界尺为辅助,大多数徒手绘成。此处宜引以下史料:

画之为屋木,犹书之有篆籀,盖一定之体,必在端谨详备,然后为最。忠恕俱为当时第一。——刘道醇《宋朝名画评》

北宋画楼阁屋木,宜如篆书笔法,挺直而不刻板,刘道醇称郭忠恕为第一,可见其笔法并非依赖界尺。

国初郭忠恕王士元之流,画楼阁多见四角,其斗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失绳墨。今之画者多用直尺,一就界画,分成斗栱,笔法迹繁杂,无壮丽闲雅之意。——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郭若虚则直接点明,后人画楼阁多用直尺,宋初郭忠恕则徒手而不失绳墨。

屋宇不用界自恕先始,用界折算无遗,自伯驹始。其后李嵩辈,则是木工界法,终成下品。——唐寅(引自《大观录》)

唐寅的说法更加直接,称画屋宇不用界尺自郭忠恕为始,而蔑称李嵩之流为“木工界法”。

《避暑宫图》主殿的细节

画屋宇不用界,而以篆籀之法写之,是郭忠恕画风的重要特点。《避暑宫图》显然不依赖界尺(只在关键的长线略就绳墨),屋宇线条略见倾侧,反而保留线条天然的韵味,只须观察平行线的处理,依然不难看出画家对线条的高超控制力。

《避暑宫图》楼台的细节

而在《雪霁江行图》中,平行线基本都用界尺画出,予人设计图的感受,缺少线条的韵味。

《雪霁江行图》缆绳的细节

《明皇避暑宫图》中,界尺也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建筑物的大体结构应当都用界尺画出,较小的围栏、斗拱、立柱可能徒手绘就。而比较难以徒手绘制的平行斜线全用界尺,例如宫殿群下方入口处的石阶。

《明皇避暑宫图》石阶的细节

到元代之后,如李容瑾、夏永、王振鹏则大多全用界尺,楼台的结构严谨,线条的接合紧密,虽然强化了作为建筑的精密感,却较难与山水融合,有损其作为绘画的韵味。

元·李容谨《汉苑图》

中国画终究是线条的艺术,依赖界尺的画法能够减少失误,提高画成的效率,通过繁密严谨的结构征服对线条美感感受不深的初学者,但归根到底,这些特点都更适应“画工”的需求。同时,郭忠恕也绝非以扭曲、歪斜的线条为美,他以笔下略带弹性、富有韵味的线条营造的宫殿建筑,同样展现出精巧的结构、宏伟的气势。

在画作的山水部分,《避暑宫图》展现出更多接近五代的特质。

第一,画作强调垂直向上的气势,将视线向最上方的主峰引导,产生隆重庄严的感觉,是典型的宋初山水画气质,也符合于中原地区的山川地貌。画面的近景被压缩,中景被强调,通过山脊与主峰连接,正是宋初山水画自经变图演变而来的构图意识。

主峰

第二,画中的山石着重于渲染,坡石的皴笔类如披麻的形式,但干冽锐利的笔触明显与之用意不同,是为展现北方山石坚硬、裂纹粗粝的特点;悬崖的皴笔则类如马牙,但尚未形成概念化的“马牙皴”;山头的皴笔则横向与竖向交错并用,也体现出皴法还不成熟的特点。

山头的皴笔

山峰的细节

第三,坡石长松的画格为五代流行。画中林木大多以较粗壮的线条勾勒,再加渲染,以短促的皴笔分出向背。长松以细笔画松针,重视松针延展的方向,稍带朴拙的古意。杂树则用双勾夹叶,较《溪山行旅图》更为原始,可能是其处于晚唐向北宋过渡之故。

松石局部

松石的细节

五代时期,随着唐代瓦解与灭佛运动的推行,人们将目光由神佛转向自然,山水成为新的对象,使人敬仰与膜拜。山水画吸收经变画的构图表现意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神性,强调向上仰视的视角与中轴线构图,正如《避暑宫图》所示;

同时,五代位于山水画变革阶段,唐代初步建立的水墨山水蔚然发展壮大,为了用墨色展现山石的质感,画家开始以渲染与皴笔表现山石结构的转折向背。这一时期,我们所熟悉的明确的皴法还未出现,《避暑宫图》正显现出不带皴法意图的早期皴笔,与《高士图》、《关山行旅图》、《溪岸图》等作相似。

五代·卫贤《高士图》

关于质疑这幅画作的一些细节,也在此作出适当的解释:

首先,画面远山的渲染处理,类似南宋绘画中的“一抹青遥”(何惠鉴先生语),不像宋初的处理方式。但对于画家而言,以这种画法概括远山并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五代绘画的标准件《高士图》中,远山同样用这种方式处理。

《避暑宫图》中的“一抹青遥”

其次,画面没有采用《溪山行旅图》式的中堂构图,景物几乎全部集中在右侧。一方面,本幅可能是连屏的一部分,并非完整的画面,另一方面,本幅上方的山头与下方最重要的主殿依然处于画面的中轴线上,构图意识未远离五代。

综上所述,如果与《雪霁江行图》、《明皇避暑宫图》比较,本作应为现存归入郭忠恕名下画迹之中年代最早的一件。




《避暑宫图》糅合五代古朴苍劲的山水与精巧繁密的楼阁两种形式,以宏大的构图、丰富的笔法,展现出一幅气势雄伟、韵味生动的早期杰作。它不仅是郭忠恕传世画迹中最有价值的一幅画作,也为我们梳理五代绘画的演变与流传提供了更多资料,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对于这幅画能够产生更多、更丰富的研究。




更多相关推文

公众号更改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想错过我的推送,请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尺子怎么作画?郭忠恕另辟蹊径,所绘作品可与清明上河图比肩
界畫两大家——袁江、袁耀【10P】
“神宗好熙笔”,“评为天下第一”——郭熙
细赏20幅国家禁止出境的传世古画
笔势雄健,水墨明洁,一代宗师郭熙
巨然和他曲径通幽的《秋山问道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