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生素的十大疑问,专家这样解答……

专家是如何作答的?


来源:上海药讯
作者:汪复教授,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卫生部抗感染药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抗感染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


自1943年青霉素开始使用于临床,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挽救了数以千万患者的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十岁。然而你真的了解抗生素吗?你知道常见抗生素的使用误区吗?你清楚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吗?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解答的。


问题1:不少人在遇到感冒发烧,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进行“消炎、杀菌”。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汪复教授:这是百姓中常见的误区。抗生素隶属于抗菌药,只不过合成方法不同。抗生素/抗菌药(下统称抗菌药物)除了可以治疗细菌性感染,对于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也有效。可以说是一种抗病原微生物(antimicrobial agents)药物。

此外,抗菌药物的作用只针对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而常用抗菌药物对由病毒引起的普通伤风感冒是无效的。

问题2:那是否任何一种抗菌药物都能治疗所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汪复教授: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大约有200多种,每一种抗菌药物只对某一种或某几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最贵、最新的抗菌药物治疗并非一定有效。

问题3:如果使用多种有治疗相同疾病的抗菌药物是否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控制感染?

汪复教授:这也是平时较为常见的错误做法。临床上一般不提倡盲目联合使用抗生素,患者自行随意使用多种抗菌药物,非但不一定能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副作用或发生不良反应。同时还可能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其失去抗菌作用。一般来说,用一种抗菌药物治疗有效者就不需要使用多种抗菌药物。

问题4: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大多数患者会在病情稍有好转后就停药或减少剂量,这样能避免药物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吗?

汪复教授: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不同部位的感染,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剂量、疗程是各有不同,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过早停药或剂量不足,就不能达到痊愈的目的,可能转为慢性感染或产生其他并发症。

问题5:百姓通常觉得口服药物没有输液效果好,真的存在这样明显的差异吗?

汪复教授:判断一个药品有没有治疗效果是根据用药后,其血液浓度是否达到有效浓度。对于一般感染患者,如果所用的抗菌药物口服吸收良好,同时患者可以口服给药,无严重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口服药物可以达到很好的药效。例如伤寒较重的患者,口服氯霉素也有良好疗效。但对病情较为严重或因高热产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明显无法口服的患者,需采用注射给药。

问题6:很多百姓通过互联网得知抗菌药物有窄谱和广谱之分,那是否广谱抗菌药就优于窄谱抗菌药?

汪复教授: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是通过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特定实验所得的,没有优劣之分。医生在没有明确何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会采用广谱抗菌药。但如果已确定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应采用与之有效的窄谱抗菌药。

问题7:儿童、老年人、孕妇的体质各不相同,在抗生素使用上是否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汪复教授:是的,不同年龄对抗生素使用也不同。就新生儿来说,刚出生时各器官,尤其是与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密切相关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需要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完善,所以医生会根据日龄来调整给药剂量和每日给药次数。此外,由于药物在使用时都可能发生某些不良反应。新生儿就更不宜采用可能引起较多不良反应的药物,如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

肾脏作为身体中最重要的药物排泄器官,在人50岁之后功能逐步减退,药物也相对排泄变慢,停留时间变长。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应相对减少,特别是对于本身具有一定肾毒性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菌药物的剂量须根据老年人肾功能做出适当调整。

药物被吸收后经血液分布到身体各部位,如乳汁、胎盘中。因此哺乳期和妊娠期的感染患者,必须谨慎用药,避免对婴儿和胎儿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因此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抗菌药物,如果必须使用,用药期间须暂停哺乳。妊娠过程中发生感染的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

问题8:外媒曾报道中国抗生素人均消费量是国际水平的10倍,中国真的如此滥用抗生素吗?

汪复教授:中国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极为严重,主要存在几个现象。例如有的医生在一些不必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手术前一律采用抗菌药物作为预防用药,并且一直沿用至患者出院。又例如医生或患者家属为保险起见,对非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发热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这一情况在儿科尤为普遍。

问题9:滥用抗菌药物会有什么危害?

汪复教授:


第一,随意更换、增加、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等现象导致不良反应增多,例如影响神经系统、肝、肾、骨髓等功能。

第二,患者无指征性使用抗菌药物,会使人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还容易引发新的感染。

第三,滥用抗菌药物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会增加患者的医疗消费,加重社会负担。

第四,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和滥用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这是细菌自我保护的措施。目前已出现了多重耐药菌、广泛耐药菌造成临床治疗困难。例如红霉素刚上市是对某种细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然而目前研究发现该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以高达80%以上。此外,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快于新药研发速度,如果继续滥用抗菌药物,将出现对某些耐药菌感染而无药可医的严重状况。

问题10:该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汪复教授:这需要药政管理部门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目前卫计委已采取相应措施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并规定患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配置相应的抗菌药物。同时还需加强医生的教育、培训,提高对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知识,了解相关规定。此外,群众需提高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普】你必须知道的抗生素使用误区!
你了解抗生素吗?(二)
别再误解抗生素 常见抗生素使用误区
抑菌药、杀菌药、抗菌药,如何区分和使用?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李学主任:浅谈“中药抗生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