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称考试葵花宝典】:一名检验师的考试笔记(微生物篇二)


罗江彭  虞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1.能形成油煎蛋样菌落的是L型细菌和支原体。

2.弧菌科的共同特点是氧化酶阳性,有鞭毛,革兰阴性菌。

3.噬菌体是属于侵袭细菌的病毒。

4.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的细菌是变形杆菌,此是外斐试验的原理。

5.ETEC:肠毒素型埃希菌,常引起霍乱样泔水便。EIEC:肠侵袭型埃希菌,常引起志贺样脓血便。EPEC:肠致病性埃希菌。EHEC:肠出血性埃希菌,血清型为O157:H7,水样便继而引起大量出血,产生vero毒素。

6.肠道正常菌群的大肠埃希菌80%<24h可发酵山梨醇,但O157:H7不发酵山梨醇,在山梨醇麦康凯琼脂上出现无色菌落。

7.无乳链球菌(B群菌)定居于阴道,可导致新生儿感染,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的常见菌。

8.军团菌属于革兰阴性小杆菌,营养要求苛刻,只在含有盐酸半胱氨酸和铁离子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常用F-G培养基,活性炭酵母液培养基。在F-G培养基上生长后紫外线照射有黄色荧光,常用荧光抗体检测。

9.霍乱弧菌的H抗原不耐热,O抗原耐热。H抗原为共同抗原,O抗原具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用于分群和分型。

10.破伤风杆菌O抗原为共同抗原,H抗原具有型特异性,为分型抗原,分为10型。

11.军团杆菌H抗原为共同抗原,O抗原为特异性抗原,具有型特异性,为分型抗原。可分为15个血清型,主要存在于空调冷却水中。

12.根据脑膜炎奈瑟菌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九个血清型。我国流行的多为A群。

13.白喉棒状杆菌在吕氏血清培养基形成湿润灰白色菌落。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因能还原碲原子而形成黑色和灰黑色菌落。

14.产气夹膜梭菌是气性坏疽的主要致病菌。能分解结缔组织中的糖,产生大量气体。革兰阳性粗短杆菌,两端钝圆,只在无糖培养基中产生芽孢。厌氧但要求不严格,在血平板上形成双溶血环,内环是θ毒素产生的完全溶血,外环是α毒素产生的不完全溶血。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生酸,同时产生大量气体,称汹涌发酵。

15.产气夹膜梭菌在卵黄琼脂平板上产生乳白色浑浊圈,这是α毒素分解卵磷脂所致,若在培养基中加入α毒素的抗血清则不出现浑浊圈,称Nagler反应。


16.SS培养基:胆盐能抑制革兰阳性菌,煌绿和枸盐酸钠能抑制埃希菌,而致病的志贺和沙门不受抑制。沙门形成黑褐色菌落,志贺形成透明或不透明菌落。

17.甲基红试验阳性的有大肠埃希菌,志贺杆菌,沙门杆菌,变形杆菌,枸盐酸杆菌。阴性的有产气肠杆菌,哈夫尼亚菌。VP试验的结果与甲基红的结果正好相反,即甲基红试验阳性者VP为阴性。

18.硫化氢试验:有些细菌能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醋酸铅和硫酸亚铁产生黑色的硫化铅和硫化亚铁沉淀。沙门 爱德华,亚利桑那,枸盐酸,变形杆菌为阳性,其他肠杆菌属为阴性。

19.枸橼酸盐试验沙门,克雷伯为阳性。丙二酸盐试验克雷伯为阳性。

20.DNA酶阳性的细菌是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变形杆菌。

21.尿素酶阳性的是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摩登,肺炎克雷伯,结核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新生隐球菌。

22.鼠疫耶尔森在液体培养基开始浑浊生长,24小时为沉淀生长,48小时后形成菌膜,稍加震动菌膜呈钟乳石状下垂。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后,表面可形成菌膜,穿刺线周围有纵树根状生长现象。

23.我国志贺菌感染以B群福氏为多,其次是宋内,福氏不出现在血液中。志贺菌主要致病特点是通过菌毛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

24.固体培养基用于分离纯化,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加入1.5-2%的琼脂。半固体培养基用于动力的观察,加入0.3-0.5%的琼脂。

25.肠杆菌科定科实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杆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26.肠杆菌科致病性越强,生化反应能力越弱。非致病菌除变形杆菌属外,均分解乳糖产酸,而致病菌不发酵乳糖。但宋内志贺菌迟缓发酵乳糖,且抵抗力较强。

27.表面抗原是包绕在菌体抗原(O抗原)外表的不耐热多糖抗原的总称。其在不同的菌属有不同的名称,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称为k抗原,伤寒则称为Vi抗原。表面抗原存在时可阻断菌体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凝集反应。但不耐热,加热可消除。

28.肠杆菌科除志贺,肺炎克雷伯,鼠疫耶尔森等均为周毛菌。

29.不同种类的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于不同的组织细胞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引起特异的病变和体征。而内毒素,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因为各种革兰阴性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组成基本相同。

30.沙门菌,革兰阴性,有菌毛,周鞭毛,兼性厌氧,产硫化氢菌株,在SS平板形成中心黑褐色的菌落。IMViC为-+-+,赖氨酸和鸟氨酸阳性,分解尿素。肠热症主要由内毒素所致,引起发热,白细胞变化(降低),中毒性休克。




说明:本文仅用于交流,只代表作者的观点,与中华检验医学网及检验医学微信平台无关。本文为中华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微信公众平台全网首发,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张启贵    审校:陈雪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考冲刺】临床微生物学要点集锦
2016资格考试微生物检验分章节复习(十四)
临床微生物检验高频考题
【职考冲刺】检验知识点速记-联想记忆法微生物篇(第2期)
志贺氏菌
8肠道杆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