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校女生卖淫现象:当欲望超出能力,下一步就是深渊



我们的痛苦正产生于:

愿望与能力的不相称。

人的聪明智慧,

或真正的幸福道路,

在哪里呢?问题在于:

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

心灵才能保持宁静,

人的生活才能纳入条理。

——卢梭


今天我们来读一读社会这本“读之不尽的无字之书”,聊一个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高校女大学生从事色情行业。


01


2003年的时候,中青报旗下的《青年参考》曾刊登了一篇叫《女大学生卖淫现象调查》的报道。当时掀起轩然大波。《青年参考》后致歉,主编停职。


该文记者通过付费方式,采访了一名姓赵的大学生卖淫女,然后以偏概全,进行了夸大、失实报道。女大学生卖淫现象确实存在,但并不像文中报道的那样耸人听闻!


有专家指正,这篇报道应该叫《一个大学生卖淫女的内心独白》,就会客观一点了。毕竟文中报道,也有真实的地方。


比如在采访者中,这名大学生卖淫女(以下简称赵)披露的高校女生是如何走上卖淫之路的信息就有可信之处,文中记者是这样报道的:


有的因为经济困难,一开始从事“陪聊”服务,但纯陪聊挣的钱少,却很辛苦。一个陪聊女生曾经和赵说起自己最终卖淫的原因:


陪聊的时候,客人的手脚老是不规矩,弄得我心烦,却又不敢反抗。但最终她发现,如果和男人上完床后,男人就变规矩了,不仅省事省时间,而且挣得更多。


有的是爱慕虚荣。看着其他女生整天花天酒地,同宿舍的人往往会眼红,时间长了,经不起心理煎熬,就开始和卖淫女生套近乎。那些卖淫女生经验足的,马上意识到有新人欲加入队伍,于是言传身教,久而久之,这个队伍就壮大了。赵说:


在一些女生宿舍,卖淫学生常常在“卧谈会”上大谈自己的经验和收入,惹得同宿舍的人眼红不已,“笑贫不笑娼”的规则,早已被同学们所认可。


也有的是自暴自弃。通常的情况就是,一个女生失恋后,在被其他卖淫女生劝慰的过程中,跟着出去玩。在报复心理和其他心理的综合驱使下,这些女生也走上了卖淫的道路。


赵承认,在走上卖淫道路后,绝大部分女生不想也不可能自拔。赵说:“从事这一行收入高,钱也来得轻松,所以花钱也随便,没几个会存钱。如果停下来,马上就会感觉手头拮据。习惯了这种生活,我们已经离不开钱,也离不开男人。”




02


上面这段报道,尤其赵说的最后这段话,确实反映了女大学生卖淫的普遍情况、及其扭曲的价值观——卖淫、高收入已经成了她们在青春年华里戒不掉的精神毒品!


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呢?去年引发社会震惊的“女大学生裸贷、肉偿(卖身性服务)”事件,虽然这些女大学生几乎都是家庭条件很一般,但吃穿用等基本生活条件是满足的。


而她们贷款,主要是用来买苹果手机、买好衣服、以及其他娱乐等等超出正常需求的消费。


所以女大学生卖淫、裸贷的不良现象,有社会的问题,有不法机构的问题,但根源还是出在这些女大学生自身:经不住诱惑,追求超出自身能力和当前需要的享乐、虚荣!


著名性学家、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通过对卖淫现象调查分析后,指出:


改革开放以后这30多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人们生活空前改善的时期,每个人的生活都比过去好多了,穷人虽然穷,纵向来看也比以前好得多。


那为什么恰恰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却有这么多人甘愿主动做“小姐”呢?马克思说,这叫相对贫困——生活好了不少,但是差距越来越大:


农村的生活跟城里没法比,跟繁华的北京一比的话这个落差就更大了。人口的流动,造成人的欲望已经没有障碍了。


因此可想而知,这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女大学生,当她们还在农村、小城镇上学的时候,还感受不到这种差距。


而当她们考入大城市,切身的体验到了各种相对欲望的冲击,于是渐渐的,有一些人就管不住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的欲望,一步步走入裸贷、甚至卖淫的歧途,把自己陷入更大的危机和不幸当中!


人只有不断增长自身智慧,具备长远的深度思想,才能更好的抵抗环境的诱惑,抵御欲望的冲击。希望这些失足的女大学生能尽早明白:


人生痛苦的根源,正如文章开头所引用的卢梭的哲言:“我们的痛苦正产生于愿望与能力的不相称。”下面就来分享卢梭的这一思想~



03


人生痛苦的根源


文|卢梭


我们的痛苦正产生于愿望与能力的不相称。一切力量得到恰如其分的运用,才是自然状态的幸福。


那么,人的聪明智慧或真正的幸福道路在哪里呢?正确说来,它不在于减少我们的欲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少于我们的能力,则我们的能力就有一部分闲着不能运用,我们就不能完全享受我们的存在。


它也不在于扩大我们的能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也同样按照更大的比例增加的话,那我们只会更加痛苦。


因此,问题在于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在于使能力和意志两者之间,得到充分的平衡。只有在一切力量都得到运用的时候,心灵才能保持宁静,人的生活才能纳入条理。


大自然总是向最好的方面去做,它首先才这样安排人:最初它只赋予他维持他生存所必需的欲望,和满足这种欲望的足够的能力。


它把其余的能力,通通储藏在人的心灵的深处,在需要的时候才加以发挥。只有在原始的状态中,能力和欲望才能获得平衡,人才不感到痛苦。


一旦潜在的能力开始起作用,在一切能力中最为活跃的想象力就觉醒过来,领先发展。正是这种想象力给我们展现了可能达到的或好或坏的境界,是我们有满足欲望的希望,从而使我们的欲望更为滋长。


不过,起初看起来伸手可及的目标,却迅速向前逃遁,使我们无法追赶;当我们以为追上的时候,它又变了一个样子,远远地出现在我们的前面。


我们再也看不到我们已经走过的地方,我们也不再去想它了;尚待跋涉的原野又在不断地扩大。我们弄得筋疲力尽也达不到尽头;我们于接近享受的时候,幸福愈远远地离开我们。


相反,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因此,他达到幸福的路程就没有那样遥远。


只有在他似乎是一无所有的时候,他的痛苦才最为轻微,因为,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东西,而在于对那些东西感到需要。


凡是其体力超过需要的,即使是一只昆虫,也是很强的;凡是其需要超过体力的,即使是一头大象,是一只狮子,或者是一个战胜者、一个英雄、一个神,也是很弱的。


对自己现在力量感到满足的人,就是强者;如果想超出人的力量行事,就会变得很柔弱




< end="">

编辑整理:正反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哲语
卖淫?援交?性交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女大学生被骗色情场所卖淫丢了谁的脸
那些避孕失败的大学生,现在都怎么样了
卢梭的《爱弥儿》(笔记)
探讨 | 卢梭:痛苦的成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