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向核对法』,可有效降低用药差错!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用药差错,轻则影响患者病情,重则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药师在发药时和护士在用药时,都应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逐一核对,以保证药品准确无误。为有效避免差错发生,作者提出『反向核对法』,以提高核对的效果,请批评指正。

一、发药差错案例

患者,男,65岁,PCI术后,医生开具了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片。

在调剂药品时,药师误把规格为50mg/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发给患者。取药后,患者仍继续按照每次一片,每日一次,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时间达20天。虽然患者未出现心血管事件,但引起严重的药患纠纷。

二、用药差错常见类型

据统计,用药差错发生主要类型包括:

1、药品外观近似造成配方差错:此类差错发生频率最高,约占总数的30%;

2、药名相近造成的配方差错:此类差错发生频率较高,约占总数的25%;

3、药品剂型差错:约占总数的10%;

4、剂量规格错误:约占总数的5%;

5、其它差错:约占30%。

可见,如果能避免外观近似、药名近似、剂型、规格方面的发药差错,可降低70%以上的差错率。

三、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发药差错和用药差错的产生,与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人员素质、药品摆放、药品相似度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每次差错的发生多与没有认真执行药品核对制度有关。

四、常规核对程序及缺陷

处方调剂均包括“配方”、“发药”两个步骤。

调配药师通常按照“药品名称→药品剂型→药品规格”的程序调配处方中的药品,窗口药师一般也按照“药品名称→药品剂型→药品规格”的程序核对药品。

由于每个人都有惯性思维,常规的核对程序容易发生“形似”“听似”等易混淆药品配方差错的发生。

特别是在工作强度大和一人单独值班时更易发生上述差错。

五、反向核对法及优点

1、反向核对法:

药品规格→药品剂型→药品名称。

即,逐一核对已调配药品与处分药品规格、剂型、名称的一致性。

2、反向核对法的优点:

发药人员通过逆向思维,避免与调配人员犯同样的错误,从而有效降低“形似”“听似”等易混淆药品发药差错。

例如,醋酸甲羟孕酮通常有2mg和500mg两种规格。2mg的醋酸甲羟孕酮常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500mg的醋酸甲羟孕酮多用于乳腺癌。两种药品处方,除临床诊断外,主要区别是规格。

再如,发药差错案例

该医院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有二种规格:50mg/片,100mg/片。50mg/片与100mg/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外包装颜色、式样都很相似,极易混淆。

但是,如果窗口药师采取“反向核对法”,按照“药品规格→药品剂型→药品名称”进行核对,就可以避免差错的发生。

特别提醒:

当核对药品名称时,也需反向阅读。

例如,在核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时,需采取反向阅读,即片→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通过反向阅读可避免与阿莫西林片混淆。

反向核对法,特别适合一人单独值班时的发药核对,可以有效克服惯性思维,降低发药差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综--第二章处方调剂(学习笔记)20180425
终于看懂医生处方上的字了,不怕再抓错药了!
【新提醒】药学人员必学:用药错误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
解读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千亿儿童用药市场增速达两位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