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面总结,快速上手 | 一帖看全不同时期古建筑的风格特征和工艺

中国古建筑体系自形成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虽然建筑体系和风格上整体变化不很显著,但无论从建筑整体艺术风格到细部做法,从营造工艺到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木结构构造的变化等,都能反映中国古建筑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古建筑断代和修复的重要判断依据,也是学习和模仿某一时期建筑的明显标志。

1.大木构件尺度变化时代特征


施用斗栱的建筑,其柱高因斗栱尺度的变化给柱高尺度比例也带来变化,早期建筑斗栱尺度较大,柱高尺度相对较小,如元代以前的古建筑。明清以来,斗栱尺度渐小,建筑的柱高尺度加大。其柱高尺度的时代特征规律是:柱高尺度随斗栱尺度变化,早期建筑柱高尺度相对较小,宋、元以后柱高尺度逐渐变大。

斗栱与柱高尺度变化

斗栱与柱高尺度变化

(2)梁类构件截面的高、宽(厚)比例。早期建筑梁类构件较“高瘦”,受力合理,更符合现代力学原理;元代以前建筑的梁类构件高度比一般约为2:1-3:2,晚期建筑梁类构件较“肥胖”,尤其清代建筑的梁类构件近似方形。其高宽比约为5:4-6:5,从力学原理角度上讲极不经济。如下图:

2.大木构件截面外形的时代特征


(1)柱子,元代以前建筑的柱子柱头部分大都施“卷杀”。宋代多将柱子外形做成“梭柱”,而明清建筑的柱子柱头部分不施“卷杀”,只将柱子施以“收分”,柱头端部的柱楞施以局部“卷杀”或作“压楞”处理。

(2)梁类构件截面高宽比例。如上所述,早期较“高瘦”,明清较“肥胖”,而梁类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外形也具有时代特征,像宋、元时期的梁栿有时对梁身施以“卷杀”,有的梁身向上“起拱”,呈规则曲线状。而元代建筑梁栿多利用原木的形状,灵活运用在梁架体系中,尤其梁背多保留原木形状。明清建筑的梁、枋截面形状棱角平直规整,形状较僵化。如下图:

梁类构件高宽比例变化

柱、梁、枋等木构件的外形和截面的高度比,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营造特征和工艺技术。

宋元时期梁类构件外形及截面特征

宋元时期梁类构件外形特征


斗栱是反映中国古建筑时代特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建筑鉴别建筑年代的重要依据。斗栱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斗栱的体量尺度大小、斗栱的构造组成、斗栱的施用部位、斗栱施用的疏密、斗栱构件外形的细部构造做法等。

1.斗栱体量大小


斗栱体量尺度的大小即整组斗栱占建筑正立面(柱身部分)的尺度比例大小和斗栱构件的体量大小。斗栱体量大小的时代特征,其基本規律是从汉唐至明清.越“早期”的建筑,斗栱体量越大,越“晚期”的建筑,斗栱体量越小。早期斗栱体量较大,斗栱健硕、苍劲。而晚期的明清斗栱快变得纤巧、玲珑。

唐代斗栱

宋代斗栱

辽代斗栱

明清斗栱

2.斗栱使用的疏密


斗栱施用的疏密是斗栱最易观察到的时代特征之一.与斗栱体量大小的时代特征规律基本相同。早期建筑斗栱施用较稀疏,一般只施以柱头科和角科,较少施用平身科,或施用攒数极少的平身科。自宋代以后,建筑上施用平身科斗栱的攒数逐渐增多,到明清时期,平身科斗栱施用非常丛密。因此斗栱施用的多少反映了建筑营造的历史时期,更体现古建筑时代风格。

梁思成先生对历代古建筑造型所绘制的一个发展流程图

3.斗栱的施用部位


斗栱施用部位的变化,也是斗栱和古建筑时代特征的重重要依据。斗栱施用部位主要是梁架部分起到结构功能的斗栱和藻井等装饰部位施用的装饰性斗栱。外檐斗栱施于各层檐柱之上,这是中国古建筑施用斗栱的固定部位,不是判别斗栱施用部位的时代特征依据。内檐斗栱施用于室内梁架间或梁架节点处,内檐是否施用斗栱或施用斗栱多少,是体现斗栱施用的时代特征。斗栱施用部位的一段规律是:早期建筑内檐梁架上施用斗栱较多,元代以后内檐梁架上斗栱施用渐少,大约清中期后内檐梁架上斗栱已基本不再施用。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间架结构

宋《营造法式》厅堂间架结构

外檐斗栱施用部位示意图

4.斗栱外形的细部构造


斗栱外形细部,可从斗栱构件的外形做法观察判别,如斗栱的昂嘴外形做法,大斗及散斗斗底细部外形等。斗栱构件外形变化万千,不同地区的做法也不同,只有在学习和实践中长期积累,才能对斗栱的时代特征有更准确的把握。

溜金斗栱


木装修的时代特征和风格主要体现在门、窗、天花、藻井的做法和形式,从早期到明清的时代特征规律是:由简到繁,从实用质朴到实用兼顾装饰,并越发精美或华丽。

1.门窗棂条的变化


唐代门窗棂条以直棂条为主(直根窗),条相对较粗。宋代以后花心的棂条组合渐丰富,除直棂棂条外,仔屉棂条出现了“四斜球纹”、“古钱纹”等多种花纹的棂条组合。而且在一些复杂花纹组合的根条上运用雕刻技术。明、清时期,棂条的纹样组合更加丰富精美,在一些精美复杂的花纹棂条上使用大量雕刻手法。这一时期的直棂窗棂条比唐代时期更富变幻,有简洁的直棂条,正或斜方格,以及更富装饰性的步步锦、灯笼框、冰裂纹等等,还有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门窗使用的高等级仔屉花心,其根条组合为菱花图案。

唐代南禅寺直棂窗

金代: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直棂窗

明代直棂窗

清正方格窗

清三交六椀菱花窗

2.藻井造型做法


藻井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造型特征和构造做法上,现存木构藻井仍有宋、辽至明清时期的实物。辽、金时期藻井有直接在方井之上安装斗八井,如独乐寺观音阁及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斗八藻井。更多的是在方井与斗八井之间施以斗栱,如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佛宫寺释迦塔及永乐宫三清殿。也有在方井斗栱之上做天宫楼阁承托上部的八角井,如山西应县净土寺。辽、金时期藻井的方井变八角井所形成的三角部分较小,只有四个“角蝉”,而且不施斗栱。

藻井顶部施明境,早期多绘云龙,之后渐施云龙饰。从元以后到明清时期、藻井日趋精巧,营造中运用雕刻工艺渐多。

故宫藻井

佛宫寺释迦塔斗八藻井方井与八角井之间施用斗栱

3.天花做法特征


天花在装修中也是颇有时代特征的部分,而且从外观形式上较易察觉,不同时期的风格特证。古建筑常用的天花有平暗、平棋(明清称支条天花)、木顶格,还有海墁天花和与木顶格类似的棚顶用纸裱糊的天花。

故宫角楼内天花

太庙贴金天花

另外,古建筑的屋脊和柱础等显著的装饰部位也随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造型和有无刻及雕刻纹饰的变化上

戳图回顾:屋脊的时代特征

图片依次为代柱础;中间左一为辽代柱础;中间右为金代柱础;最下图为元代柱础

戳图回顾:柱础的时代特征

针对不同时期古建筑的特征,就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修复工艺和工程管理方案,和这一领域的专家薛玉宝老师面对面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时代风格特征
中国古建筑·历代风格特征分析(三)
藻井——中国古建筑尊贵的象征
建筑文化 | 穹顶之上,遇见古建筑的极致美学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
【解读】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宋代木作图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