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营造视野:团城排水奇迹的秘密到底在哪里?

北京北海公园团城

北京大多数古建筑,如故宫、天坛、正阳门、钟鼓楼等,为了保证排水,都在地面留有不同式样的泄水口。而在团城高于地面4.6米,周长只有276米的城墙外却找不到一个泄水口,地面也没有排水明沟。但无论雨下得多么大,在团城上只是雨过地皮湿不会产生径流。2012年夏季,特大暴雨频繁光临北京,正在进行大修的团城没有排水明沟,但无论下多么大的雨,在这个城池上,都会雨过地皮湿,很快就渗流得一干二净,地面无积水,无论天气怎么旱,这里也是非常湿润,让这座世界上最袖珍城堡形成独有生态奇观的秘密,就是青砖和涵洞。

故宫三大殿

2001年专家为团城里的古树“白袍将军”诊治时,偶然发现了目前仍在团城“服役”的,距今已近600年的明朝先进的“联手”排水系统。

北海公园团城

团城上的青砖造型很特别,上大下小呈倒梯形,同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每块砖就像一个微型水库一样。下雨天,雨水会通过青砖和缝隙流入到地下,若遇到大雨或连续降雨时,多余的雨水便会借北高南低的走势流入到石质的水眼中。团城上有十一个这样的水眼分布在古树周围,并且每个水眼的下部都有一个竖井,竖井与竖井之间有涵洞相连。涵洞高度在80厘米-150厘米之间,同样是用青砖建成的。

团城的渗排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储存了天然降水,井在旱季和雨季之间调节余缺,多余的雨水到了涵洞以后储存起来,形成一条地下“暗河”。水眼除了有渗水及排水功能外,还可降低树根附近的水位,使土壤中的水分适宜树木生长。同时涵洞与水眼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通风系统,为城内的植物提供了良好的透气条件。

北海公园团城

【中式营造记录】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五代十国时期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宋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辽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金代木结构古建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北海:明代团城位处暴雨中心却无一例积水报告
震!600年前工程在北京暴雨中展现啥奇迹?
北京古代排水设施:元代排水渠用青石条砌筑
古建筑是如何排水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排水妙招
北京皇家园林暴雨中无积水 明朝排水工程仍服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