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5大领域得了半数诺贝尔科学奖

一项研究显示,近几十年来,5个研究领域包揽了半数以上的诺贝尔科学奖,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荣誉不平等”可能导致研究资助的不公允。

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诺贝尔奖只颁给了少数领域的科学家。 图片来源:Kay Nietfeld/Alamy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hn Ioannidis表示,他曾怀疑科学界最具声望的奖项在某些领域“扎堆”,直到他和同事对1995年至2017年的诺贝尔奖得主进行梳理后,事实才变得清晰起来。

研究团队发现,粒子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原子物理学、神经科学和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占据了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物理学奖的52.4%。

而在全部114个科学领域中,只有36个曾获得这一荣誉,从呼吸疾病到行星科学则被排除在外。

“如果期望所有领域都有同样的机会取得突破性发现和重大进展,那是荒谬的。同时,也有可能存在某种自我强化机制,一次又一次地促进同一领域的发展。” Ioannidis说。

他表示,风险在于,这会让经费投向有限的领域,并影响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期刊选择出版内容,进而加剧这一问题。

研究人员表示,被“屏蔽”领域的科研人员可能会认为“极不公平”。

研究人员还发现每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有一篇关键论文。

而在每篇“诺贝尔奖论文”发表后的1年内,平均有435篇类似的其他科学论文发表,而这些论文最终被更多地引用,这表明许多未被诺贝尔奖委员会认可的研究工作实际上更具影响力。

唯一的例外是2004年关于发现石墨烯的论文。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Andre Geim是这篇石墨烯论文的作者之一,他表示很高兴这是一个例外,但是这种趋势很容易理解。

“突破性的成果很少被精美包装。后续论文往往更准确、更完整,也更易于阅读和理解,这使它们更容易被引用。”

他说,奖项集中在几个领域的一个原因是,科学进步“从来都不是平顺或统一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奖得主“老来俏”有什么启示
从诺贝尔科学获奖者谈院士作用的转变
诺贝尔科学奖陆续揭晓 华人科学家为何落选?
“天才天生论”为何受大众认同 或是给不努力找借口
美国国家科学奖依据7个条件筛选
孕育科学崇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