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脏脂肪怎么测?这个方法也太方便了!| EASD 2020


我马上开始减肥还不行么?


秋天——丰收的日子,看着肥美的鱼蟹,软糯的栗蓉,甜美的桂花糕,不认真贴秋膘都对不起这么丰盛的美食!

等等,别想了,看看肚子上层层叠起的肥肉,量量这凸起的“游泳圈”,一时纵欲恐成千苦恨呐!

为什么?一起和小编来看看2020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 2020)上Stefan Mutter教授怎么说~

Stefan Mutter教授

01

内脏脂肪太多,这些疾病找上门!


内脏脂肪

Stefan Mutter教授介绍,2000-2017年仅芬兰地区数据显示,在30-40岁人群中,体重指数(BMI)≥30kg/m2的人群正在逐年递增。

芬兰地区肥胖人群正在逐年递增

炎症和氧化损伤是内脏脂肪的内在表现,其特征是产生过多的脂质和脂蛋白,被视为动脉斑块的核心成分;同时,肥胖通过诱导内脏脂肪组织(VAT)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提高VAT的炎症活性,大大增加了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1-2]

此前的研究已经证实T1DM的肥胖率上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CVD)、糖尿病肾病(DKD)等疾病的风险。

由此看来,了解体内脂肪分布极具临床意义,目前虽然有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扫描以分析身体成分的技术支持,但Stefan Mutter教授认为在临床实践中,仍需要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估量身体成分,如人体测量法。

02

内脏脂肪知多少?量量腰围挺靠谱!

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临床和分子代谢研究中心的Stefan Mutter教授和他的团队就腰高比、腰围与成年人1型糖尿病(T1DM)内脏脂肪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

这项来自芬兰糖尿病肾病研究所的研究纳入246名男性和357名女性,通过603 DXA扫描分析了成年T1DM患者的身体成分,并通过CoreScan测量了内脏脂肪,记录BMI、腰围(WC)、腰臀比(WHR)和腰高比(WHtR)作为自变量,每种测量指标的相关性排名均基于z统计量。

DKD定义为:在收集的三次尿液中,至少两次尿液中的白蛋白排泄率(AER)≥20µg/min或≥30mg/24h,并排除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个体。

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比女性年龄大(46.6岁 vs. 41.8岁,p=0.0008),且收缩压偏高(140mmHg vs. 127mmHg,p<0.0001),但BMI中位数相同(25.9kg/m2,p=0.87);男性的内脏脂肪量占总体重的百分比(VFM%)较高(1.20% vs. 0.58%,p<0.0001)。

该研究中男性与女性差异的数据结果

患有蛋白尿的女性的WHtR较高(0.54 vs. 0.49,p=0.0007),BMI较高(27.2 vs. 25.4 kg/m2,p=0.0477)、VFM%也较高(0.9% vs. 0.5%,p=0.0017)。


无/有蛋白尿女性的相关数据


患有蛋白尿的男性也具有较高的WHtR(0.55 vs. 0.50,p=0.0002)、较高的VFM%(1.5% vs. 1.0%,p=0.0013),但BMI没有差异(26.5 vs. 25.5 kg/m2,p=0.09)。

无/有白尿男性相关数据

总体而言,男性以WHtR来估计VFM%是最佳方式(z统计=21.4),其次是WC(z=19.3),WHR(z=15.6)和BMI(z=12.5)。女性则是WC(z=29.4)为最好的估计值,其次是WHtR(z=28.0)、BMI(z=19.5)和WHR(z=13.5)。

对有/没有蛋白尿的T1DM患者中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人体测量指标的排名顺序都相同。

研究人员认为,无论性别,患有T1DM和DKD的患者VFM%都更高,并且与DKD和性别无关,估计VFM%的两个最佳方法是WHtR和WC。

03

内脏脂肪囤太多?还不赶紧动起来!

运动锻炼是减少体内脂肪的基本措施,而运动强度对减少腹部内脏脂肪的效果影响很大[3]

就目前的形式看来,制约大家坚持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缺乏时间,因此寻找时间较短、易于坚持、行之有效的运动是很有必要的。

研究证明[3]中低强度持续耐力运动和高强度间歇性训练都可以减少腹部内脏脂肪。

运动时间较短、存在间歇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传统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相比,在控制肥胖及诱导代谢等方面效果相当,且更易于被锻炼者接受和坚持。同时,相比于运动中能量消耗或做功量相同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减少腹部内脏脂肪量方面更具优势。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就是我们常听到的HIIT,也就是短时间内进行全力、快速、爆发式锻炼的一种训练方式,如深蹲、平板支撑、卷腹、开合跳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一般每个动作持续30秒,选择的所有动作至少循环3次。而现在各大运动软件都有推出相关训练课程。

中低强度持续耐力运动(MICT)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长跑、散步、长距离游泳等。

心动不如行动,为了健康,动起来吧!但请一定要注意逐渐进阶、量力而行哦!

参考文献:

[1]Xanya Sofra. How to get rid of visceral fat: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J]. Journal of Aesthetic Nursing,2020,9(7).
[2]Pahk K , Kim E J , Joung C , et al. Exercise training reduces inflammatory metabolic activity of visceral fat assessed by 18F-F DG PET/CT in obese women[J]. Clinical Endocrinology, 2020.
[3]郑子威, 张海峰. 不同强度运动锻炼对腹部内脏脂肪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8, 037(001):70-77.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丨Lynette
审核 | 主治医师 徐乃佳
责任编辑丨泡芙

原创声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最新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
2型糖尿病治疗困境的应对策略
相比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正常但内脏肥胖患者10年ASCVD风险最高
釜底抽薪——改善胰岛素抵抗是管理 T2DM 的上游策略
科普资讯 | 肥胖与卒中
研究称腰围超过身高一半 期望寿命会减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