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噬血细胞综合征,早诊早治是关键,新药探索值得期待!



您了解噬血细胞综合征吗?

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一类由多种病因诱发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过度增生、免疫应答失控引起多器官高炎症反应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HLH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预后差。为了让广大临床医生更加了解HLH,“医学界”特邀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的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的王昭教授针对成人HLH的诊治现状、进展及未来展望进行对话。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HLH诊治的关键

医学界

HLH是血液疾病中最重要的综合征之一,您在该领域深耕多年,并多次参与国内外诊疗规范的制定,请您介绍一下我国HLH的诊断标准以及国内HLH的诊断现状是怎样的?
王昭教授

HLH是一个危及生命的疾病,早期诊断意味着患者可能获得更多存活的机会,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HLH诊治的关键。

目前国际推荐的HLH诊断标准为HLH-2004诊断标准,它对儿童、成人都适用。当然这个诊断标准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却是目前相对较为权威的诊断体系。2009年美国血液年会推荐了另一个诊断标准,但并没有被广泛接受和推荐。因此HLH-2004诊断标准仍然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唯一被认可的诊断标准。对于新的研究进展,例如一些炎症因子风暴等,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修订版当中会加入。

如何按照HLH-2004诊断标准更加快速、精准地诊断HLH,是我们当前追求的目标,因此一些高效诊断的实验室方法的建立尤为关键。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团队已经获得了六项国家发明专利,这六项发明专利都为HLH快速诊断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有效的工作,也是建立中国HLH高效快速诊断体系的一个基石。


二线治疗无确切方案,新武器或即将加持
医学界

HLH是一种进展迅速的高致死性疾病,目前它的诊疗现状是怎样的,有哪些治疗方案以及新的进展或者新药?
王昭教授

HLH会危及生命,患者死亡率极高,大部分患者自然生存期不超过两个月,因此在精准诊断后,要快速给予治疗。目前国际上首推的一线治疗方案是HLH-94方案或者HLH-04方案,主流还是力推HLH-94方案。HLH-94方案有三个关键药物,地塞米松、VP-16、环孢菌素A,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可能有一定的加强效果。这个治疗方案目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HLH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该方案对于一部分继发性HLH疗效并不确切,如何改善该人群的一线治疗,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之一。

对于一线治疗无效的患者,目前国际上并没有推荐二线治疗的确切方案,很多新的药物都在应用和探索当中。例如CD52的单克隆抗体、含ATG的治疗方案等。

最近美国FDA批准了一个新药Emapalumab,该药用于原发性HLH儿童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继发性HLH成人患者使用该药物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当中,这也是有望成为HLH挽救治疗的一个重要药物。目前中国也在准备进行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希望Emapalumab能够尽快在中国上市,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让医生手中多一个更加有效的武器。

很多HLH患者通过挽救治疗,即使病情稳定,最终还是要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何完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还需要研究者进行更多探索。

儿童和成人HLH患者有哪些差异?

医学界

请您谈一谈儿童和成人HLH发病和治疗上有哪些特点和差异?
王昭教授

HLH的发病是不分年龄的,从刚出生的婴儿到九十岁的老人都可以发生HLH,它是一个全年龄组的疾病。但是儿童患者和成人患者又不完全一样,例如在儿童患者中,特别是婴幼儿当中,原发性HLH的比例非常高,小于2岁的儿童原发性HLH发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的儿童。而成人患者正好相反,原发性HLH占的比例约2%-5%。也就是说,成人原发性HLH比例远远低于儿童。此外,EB病毒相关的HLH是东亚人群最为常见的类型,该类型中,成人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儿童,更多的患者需要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体来说,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的差别是,儿童的原发性HLH比例高于成人,成人的病情更加复杂、更加凶险,很多继发性HLH患者需要依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获得治愈。

上下求索,追求更长的生存期
医学界

最后请您谈一下您对HLH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展望?
王昭教授

事实上,HLH是一类新型疾病。最早提出HLH的概念是在30年代,50年代HLH被正式命名,后来又提出了HLH-94方案、HLH-04方案。1999年欧洲科学家发现了穿孔素和HLH的关系,才揭开了HLH真正的面纱,了解它的发病机制,通过发病机制,反推了它的诊断标准,才有HLH-2004诊断标准的诞生。对于该疾病,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需要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共同努力,探索更深层次的发病机制,制订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的策略,以求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虽然目前HLH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我相信,随着我们对疾病深入地了解,新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药物的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长期生存。甚至很多以前需要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治疗的患者,最终通过新型药物的治疗,就可以获得长期生存。
专家简介

王昭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噬血细胞综合征执行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组织细胞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师协会血液内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血液肿瘤分委会常委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常委、总干事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重点专业团队负责人、登峰人才团队负责人
主持噬血细胞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并参与噬血细胞综合征国际指南的制定
第一完成人获得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北京医学科技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主编《噬血细胞综合征》、《组织细胞疾病》专著
《Haematologica》、《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等国际期刊审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科普】噬血细胞综合征
当儿童遭遇“噬血”,如何在风暴中求生?
【文献解读】培门冬酶联合DEP方案治疗难治性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
可治性罕见病—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进展快、死亡率高,要警惕ICU里的这种罕见病
友谊医院王昭教授:不明原因发热,肝脾肿大,要提防这个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