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风湿人群超2亿!自免治疗领域或成为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据统计,中国现有风湿患者超过2亿人。此前在微博热搜被阅读7.2亿次的“身体被敲断4次的折叠人出院”话题,患者李华所得“强直性脊柱炎”即为一种风湿疾病,在中国的患者数达近400万,而更为人熟知的风湿病即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在中国有600万患者,是占比最大,致残率最高的关节炎。

  人们常说的风湿类疾病,其实是指自身免疫疾病,多因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过强或免疫刹车机制缺失导致免疫系统错误地对自身组织发起攻击,如不及时治疗,其结果往往十分危险。

  目前,被证明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已有近200种,可影响器官包括骨骼、大脑、心脏、神经、血管、眼睛、肺、肾脏、腺体、消化道、关节、肌肉及皮肤等多种组织。自身免疫疾病大多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后果严重,俗称“不死的癌症”。

  也就在两个月前,一个全球销售额超过32亿美金的类风湿关节炎明星药物终于登录中国市场。中国600万RA患者有新药可用,实为大好消息。生物药恩瑞舒®(阿巴西普注射液)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种T细胞共刺激免疫调节剂,由先声药业和百时美施贵宝(BMS)合作开发并在中国大陆地区市场商业化。

  令许多业内人士感兴趣的是:BMS将这个全球重磅炸弹药物引进中国时,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己开发,而是合作开发?生物治疗在中国自免领域尤属新生事物,借力一个更适应中国市场,更了解中国临床需求的伙伴,或可提高新品引进和在中国推广的效率。而在中国本土均衡发展,拥有覆盖全国营销网络和专业推广能力,并已有成熟风湿科布局的先声药业成为上乘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先声药业刚于10月27日登录港股挂牌交易,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33.9亿港元。该公司公开递交的招股书中显示,企业在多年研发投入和市场耕耘中已形成肿瘤、中枢神经、自身免疫三大领域的成熟布局,拥有多款已上市及处于临床阶段的在研项目。与BMS合作开发的阿巴西普上市,更是为公司的自免产品组合重磅升级。

逐渐增加的产品组合

  先声药业已上市产品中,本就有一个风湿科拳头产品——企业自主研发的艾得辛,用于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十年磨一剑,打造出全球第一个上市的艾拉莫德片,也成为近十年国内唯一上市的自主研发小分子DMARDs药物,被纳入卫健委、中华医学会、亚太风湿病联盟协会及日本厚生劳动省指南等多个指南与临床路径。

  上市7年来,这款创新药物既赢得了名声,也获得临床医生的肯定,销售额连年增长。招股书显示,2019年艾得辛单品销售额超2亿元人民币,2020年预计销售额近3.9亿元人民币,占公司销售收入20%。

  目前,艾拉莫德正在拓展新适应症干燥综合征,已进入临床试验I期。这是另一种患者群体庞大的自身免疫疾病,2019年全国患者人数约为840万人并仍在增长。一旦新适应症获批,这款口服小分子药物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正是因为艾拉莫德占据的先机,以及积累的经验,让企业看到了风湿免疫治疗领域的机会,加速寻找下一个自免产品以形成品牌组合,扩大影响。

  2013年,先声药业成功与BMS签署战略合作,引进RA生物制剂阿巴西普皮下注射剂,由先声负责阿巴西普的在中国临床开发和注册,双方共同负责该药在华的上市事宜并分享收益。阿巴西普在中国市场迈出的第一步,就搭载了艾拉莫德在风湿免疫专科领域成熟的学术推广路径和资源,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颇具野心的自免布局

  不过,先声药业在自免领域的野心远不止于此。2019年全球药物销售榜前100名中有25种自身免疫疾病药物。除RA以外,还有银屑病、哮喘、强直性脊柱炎等其他大病种。此外,中国还有近1亿痛风人口。痛风的病因为尿酸代谢失衡,不属于自身免疫病,但患者同样以风湿科就诊为主。这些都是先声瞄准的目标。

  SIM-335,一个同样由先声内部自主研发的以银屑病为适应症的小分子一类新药已悄然进入临床,代号SIM-335,瞄准了全国近660万银屑病患者。临床前数据显示,SIM-335可调节辅助T细胞17的分化,并抑制相关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旨在通过外用方式治疗轻至中度斑块状银屑病。

  SIM-295,作为先声从韩国引进的新项目(合作方为JW Pharmaceutical)以尿酸转运蛋白(URAT-1)为选择性靶点,也已向中国药监部门递交了临床试验申请,由先声复则产品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的临床研发、注册和商业化(该药物正在韩国开展临床Ib期开发)。

  在先声的仿制药管线中,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与今年8月15日获批上市,这是一种JAK1/2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年患者。此外,先声还在开发以RA和强直性脊柱炎为主要适应症的镇痛药物塞来昔布胶囊以及治疗银屑病的仿制药阿普斯特片。其中,塞来昔布胶囊已获得美国FDA的ANDA(仿制药上市)申请。

被低估的临床未满足需求

  无疑,自免疾病治疗在中国有巨大的临床需求。2020年中国RA患者达到近600万人,并且还在连年增加,而中国各种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总数则超过2亿。201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举行抽样调查显示:在中国被抽样调查的106678人当中,风湿类疾病病患者达到18552人,在人群中占比超过六分之一。

  各类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都在上升,但其这一疾病治疗领域在中国仍被严重低估。这与此类疾病的特点息息相关:病因复杂,起病缓慢,逐渐恶化,无法治愈,患者对疾病认识度低,专科医生匮乏,药物可及性不足,治疗费用昂贵……各种因素导致大量中国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无法得到适当的治疗。

  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在北美,患者对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但治疗成本也更高的生物制剂DMARDs使用率达到50.7%;而我国一项风湿免疫注册登记研究显示,我国生物制剂DMARDs的使用率仅为8.3%。中国首个全国范围多中心、前瞻性类风湿关节炎直报(CREDIT)项目的调研最新结果显示,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不够,普遍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只有不到44%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得到了比较规范的治疗,患者的缓解率仅有17.7%。

  事实上,大量临床研究表明,RA虽不能治愈,但早期、长期、规范使用抗风湿药有利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RA患者一经确诊就要及时给予规范治疗,最大程度防止破坏和致残,并且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

  目前,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的销售额由2015年的98亿元增至2019年的162亿元人民币,但这个数值仍远低于全球894.85亿美元(约等于近6000亿元人民币)的自免药物市场总份额。

  据业内预期,从2020年至2024年,中国自免药物市场将以27.2%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24年达到532亿元。随着中国经济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中国自免治疗药物市场有巨大的的提升空间。

  当前全球药企巨头几乎都在自身免疫领域布局,辉瑞,诺华,强生,及艾伯维等外企的重磅药物占据了中国自免药物市场的大半壁江山。也有不少具有前瞻性的中国企业早已有所行动,积极寻求突破,包括手握占据国内TNF-α抑制剂半壁江山的产品“易普赛”的三生国健、布局最全高端产品推进最快的国内药企龙头恒瑞等。

  作为一家以仿制药起家的传统型制药企业,先声药业对自身免疫疾病创新领域的战略投入十分有决心。尽管其现有实力目前还不足与第一梯队相较,但管线中多个自免类项目不缺一类新药及热门仿制。随着港股上市,企业将链接更广泛的资源,未来跟进速度将有望加快,其风湿免疫产品组合的后期表现表现值得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0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又添新药,生物制剂恩瑞舒四地开出中国内地第一批处方
春季宅男宅女容易被风湿“瞄上”
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是关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面对哪些难以治愈的现实困境
UC头条:抓住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窗口期
怎么判断自己是咽炎还是咽喉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