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配方大公开!这样治蚜虫,干净又彻底!
菜蚜包括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主要为害甘蓝、青花菜、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甘蓝蚜虫一般在叶面光滑、蜡质较多的十字花科蔬菜上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此外还能传播病毒病,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用于防治甘蓝蚜虫的药剂种类较多,由于常年使用吡虫啉、吡蚜酮等单一药剂,致使甘蓝蚜虫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

为筛选防治甘蓝蚜虫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笔者进行了不同浓度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对甘蓝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在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药效园内进行,试验地为砂质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施肥前土壤pH值6.96,有机质含量6.60%,土壤电导
率2.42 mS/cm,N、P、K含量分别为79.0、19.19、104.77 mg/kg。

1.2   试验材料

①供试农药。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产品;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拜耳股份公司产品。

②供试作物。甘蓝,品种为京丰一号(河北邢台市蔬菜种子公司)。于2018年8月2日播种育苗,8月27日移栽,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每畦2行,株距0.35 m,各处理种植品种、栽培期、生长期、密度一致,中耕除草、水肥管理等同常规。

1.3   试验设计

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56.25 g/h(处理1)、65.63 g/h(处理2)、75.00 g/h(处理3),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67.5 g/h(处理4),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82.5 g/h㎡(处理5),以清水为空白对照(CK)。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6.2,四周设保护行。2018年10月15日15:00施药,整个试验期仅施药1次。施药时甘蓝处于莲座期、田间蚜虫处于秋季发生盛期,试验期间空白对照区成虫虫口数量呈上升趋势。

施药时天气为小雨,温度14.63~17.61℃,相对湿度92.0%~99.4%,静风。试验在遮雨棚内进行,棚顶遮雨透光,四周无遮挡,降雨对试验无影响。使用药械为MATABI超绿-16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可调圆锥形喷头。每亩药液用量60 L。

1.4   试验方法

①施药方法。茎叶喷雾法施药,先按试验有效成分用量折算出各处理的制剂用量,然后根据处理面积称量药剂,稀释后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的正反面及心叶部分。先用清水进行空白对照处理,以掌握每小区施药速度。同种药剂从低用量到高用量处理依次喷施,每喷施完一种药剂后,需对喷雾器进行完全清洗,再喷施另一种药剂。

②调查方法。根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27部分:杀虫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NY/T1464.27-2010)规定的调查方法,用药前进行基数调查,用药后1、3、7、10天调查,共调查5次。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标记3株,每株标记有蚜叶片1片,调查标记叶片的无翅蚜虫数,每小区蚜虫量在400头以上。调查时每小区从标牌处按顺序逐行逐株逐叶调查,每叶按叶脉分区进行调查,计数标定叶片无翅蚜虫数,有翅蚜虫不计数,新出现的若蚜计数。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虫数×处理区药后虫数)/(空白对照区药后虫数×处理区药前虫数)]×100。

采用SPSS软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甘蓝蚜虫的防效


由表1可知,在有效成分用量为56.25、65.63、75.00 g/h条件下,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对甘蓝蚜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各处理虫口数量明显减少,直观效果良好。

药后1天,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56.25、65.63、75.00 g/h防治甘蓝蚜虫效果分别为72.69%、77.57%、82.38%,说明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3天,3个处理防效有所上升,分别为83.82%、88.32%、92.34%;药后7 天3个处理防效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2.14%、95.21%、99.16%;药后10天,3个处理防效均在89%以上,表明该药在试验条件下持效期在10天以上。

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3个处理防效随单位面积用药量提高而提高,药后1、3天,处理3与处理1存在显著差异,但均与处理2差异不显著;药后7、10天,处理3防效显著高于处理1、2,而处理1和处理2差异不显著。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中用量处理(处理2)与对照农药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处理4)在试验条件下相比,药后各天防效差异不显著;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高用量处理(处理3)与对照农药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处理5)在试验条件下相比,除药后10天防效显著升高外,其他各天防效差异不显著(表1)。

2.2   对作物及其他生物的影响

田间试验过程中各处理均未见药害发生,未发现对周围环境和试验区域内其他有益生物造成不利影响,说明各试验药剂在供试剂量下对甘蓝生长安全可靠。另外发现,试验药剂对小菜蛾、甜菜夜蛾防治效果略差,如田间有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发生需用其他药剂防治。

3   小结与讨论
氟啶虫酰胺除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吸入带有氟啶虫酰胺的植物汁液后,会被迅速阻止吸汁,最终因饥饿而死亡。螺虫乙酯属于新型季酮酸衍生物类杀虫剂,可以通过干扰昆虫的脂肪生物合成导致幼虫死亡,降低成虫的繁殖能力。其作为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可以在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双向内吸传导,从而防治如甘蓝、萝卜、白菜等内叶上隐藏的害虫。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对甘蓝蚜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在10天以上,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所有参试药剂对甘蓝生长无不良影响,未发现对周围环境和试验区域内其他有益生物造成不利影响,25%氟啶·螺虫乙酯悬浮剂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56.25~75.00 g/h

选择蚜虫盛发初期施药,施药时应均匀、周到,施药10天后视虫情进行第2次施药,一般连续施药2~3次,可取得明显防治效果。试验药剂对小菜蛾、甜菜夜蛾防治效果略差,如田间有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发生需用其他药剂防治。

温馨提示

号外!号外!号外!
2021年《长江蔬菜》杂志征订开始啦!
点击下方链接,快速订阅

作者介绍: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项目(2016YFD0201008)
骆海波(1970-),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昆虫抗性研究及农药药效试验工作,电话:027-88116319,E-mail:913244835@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药专治抗性蚜虫、粉虱、蓟马、蔗螟、跳甲等,持效期达100天
近两年杀虫剂新产品药效概述(重要资料)
黄瓜种植生产中常见3种虫害为害状、习性以及防治方法介绍
果树小虫治理:防控趁早,精准施药
这个新药专杀蒜蛆、葱蛆、姜蛆等地下害虫,用一次管4个月
能消灭99.95%的辣椒蚜虫,这样喷药,就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