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文详解|古建筑中的榫卯(收藏贴)

中国古建筑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是由成百上千根造型各异、功能不同的木构件组合而成,这些构件纵横交错、层层叠落,构建了有着独特造型并极具美感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建筑物。在这个建筑物中,众多木构件的连接、固定至关重要,而完成木构件连接的关键就是榫卯。

一、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各构件的组合与连接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最大的结构特点是采用木结构的形式,这种木结构建筑是靠成百上千根不同尺寸、不同形状、不同功能的木构件组合起来的,而这种组合又是靠榫卯结合的方法来完成的(常说古建筑不用钉即为此,但只是指大木结构,木基层还是得用钉)。

各类木构件构成的中国传统建筑木构件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各构件的组合与连接方式(一)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各构件的组合与连接方式(二)

二、榫卯的结构特征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抬梁式)的结构是由成百上千个木构件(柱、梁、枋、檩、椽、板)分成上架、上架、木基层三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木框架,这个整体的木框架直接坐于台基之上,框架中的下架柱子靠柱根管脚榫与柱顶石海眼(卯口)之间的嵌合来控制下架前后左右横方向不做移动,而竖方向下架木柱的柱脚则与台基没有任何的拉结,只是干摆浮搁,靠木构件自重和房屋的重量把整个木框架稳固在柱顶石——台基上;而由下架、上架、木基层三部分组合成的整体木框架其实也是由各层分体的构件层组合而成,比如下架柱、枋为一层;一层梁、垫板又是一层;檐檩再是一层……这些构件层与层之间与前面说的整体框架与柱顶石——台基之间仅是在前后左右的横向有拉结,竖向只是叠压,是干摆浮搁(俗称“不生根”)的说法相同,这就是我们传统建筑木结构(抬梁式)独特的结构特征。

传统木构建筑(抬梁式)结构特征——分层框架(一)

传统木构建筑(抬梁式)结构特征——分层框架(二)

注:若干层木框架叠压在一起,组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抬梁式木结构的整体框架。

第一层框架

第二层框架

第三层框架

第四层框架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由木构件组成的框架层层叠摞在一起,组合构成了整体木构架,而每层框架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则是靠水平横向和垂直竖向的榫与卯来完成。见下图

柱、枋水平横向榫卯拉结

梁、柱榫卯水平横向固定

梁、垫板水平横向榫卯拉结

柱、枋、梁、板水平横向榫卯拉结

檩、梁水平横向榫卯拉结

梁、柁墩榫卯水平横向固定

梁、枋水平横向榫卯拉结

梁、枋水平横向榫卯拉结

梁、角背、瓜柱榫卯水平横向固定

枋、瓜柱、檩水平横向榫卯拉结

柱脚、柱顶石垂直竖向榫卯叠压、固定

柱头、梁垂直竖向榫卯叠压、固定

梁、柁墩垂直竖向榫卯叠压、固定

梁、角背、瓜柱垂直竖向榫卯叠压、固定

梁、角背、瓜柱、檩垂直竖向榫卯叠压、固定

下架柱、箍头枋之间的榫卯柔性拉结

注:图中所示箍头枋为两种不同头饰做法的展示,仅作参考,实际同栋建筑的构件头饰是一致的。

上架桁檩之间的榫卯柔性拉结

上、下架梁、柱榫卯叠压、固定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柱、梁、枋、檩之间,都是靠榫卯来连接的,这种连接称之为柔性连接。榫与卯抵消地震力的关键在于它们之间的缝隙与拉结,是榫卯的缝隙和拉结成就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独特的抗震能力。

本文来源:汤崇平《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榫卯的基础知识——木装修、榫卯、木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震后不倒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建筑营造形式及用材的嬗变过程
“墙倒屋不塌”——看中国古建筑结构的神奇奥秘
古建之美|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榫卯形式
[转载]古建筑木结构建筑扫盲图
爱塔传奇:木结构建筑扫盲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