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个病例熟悉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三、临床表现    

GIST好发于中老年,平均年龄为50-60岁。最常见的症状是腹胀和黑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常因肿瘤出现坏死、溃破、出血或因为肿块压迫产生疼痛、消化道梗阻时才发现。发生于消化道外的间质瘤因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出现晚而一般呈现瘤体较大。

四、影像表现

(一)X线

 1、瘤体自胃肠道壁向腔内外生长,腔内见充盈缺损,轮廓较规则,周围粘膜受压推移,部分出现粘膜破坏、溃疡形成。

 2、肿瘤发生于消化道外者,消化道管壁呈外压性改变,邻近结构受压推移,发生于小肠可见肠间距增宽。

(二)CT表现

   1、消化道壁局部增厚及软组织块影,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多见坏死、囊变或钙化,表现为高、等、低混杂密度影。

   2、增强扫描肿块多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肿瘤发生溃疡或穿孔、强化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恶性的指标)

  3、CT分型:腔内型、腔内外型、腔外型


(二)与神经鞘瘤(Neurilemoma)鉴别

意义:胃肠道神经鞘瘤是极少见的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发生恶变的几率很低,预后良好。而GIST以恶性居多,易血行和种植广泛转移,即便良性也有恶变倾向。区分二者对选用的术式及术后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与胃淋巴瘤(lymphoma)鉴别

 胃淋巴瘤主要表现为:

(1)胃壁广泛明显增厚,平均厚度超过2cm,而外缘光滑或轻度分叶状或波浪状,多数无明显外侵;

(2)粘膜粗大,不规则;

(3)结节或肿块,边缘较光整;

(4)胃和邻近器官间的脂肪层完整;

(5)可伴有胃周淋巴结肿大及肾门水平以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GIST多为恶性肿瘤,即使良性也有恶变倾向,其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故手术切除为首选。

北大医院病例中:恶性直肠间质瘤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率为100%,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率为50% 。

来源:医学影像园 作者:李天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
典型小病例回顾-GIST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GIST)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GIST)影像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