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藏重要鸟类和生物多样性地区的标志鸟类

西藏地域辽阔,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地理地貌。去西藏拍鸟,除了拉鲁湿地,墨脱,吉隆、卡久寺,雄色寺,还可以去那里呢,西藏拥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也有鸟盟国家圈定的21个重要鸟类和生物多样性地区(简称 IBA ),尽管 IBA 只说明触发鸟种(建立 IBA 的必要条件),但 IBA 本身是鸟类的聚集地,因此可观察到的鸟种数远高于触发鸟种。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 IBA 最近一次评估的时间是 2009 年,在过去的 12 年中,西藏几经繁盛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聚居区周边的生态环境不可避免遭受影响,因此这些信息只供参考。

CN131、班公湖(Bangong Co. )

在日土县境内,位于西藏的西北端。班公湖是一个面积为 60,400 公顷的狭长湖泊。湖中最大的岛屿为 100 公顷,是鸟类的重要繁殖地。

Grus nigricollis( 黑颈鹤),NT,繁殖,A1+A3。

A4iii Species group - waterbirds(A4iii 种组 - 水鸟),未知,A4iii。

CN132、羌塘高原(Changtang plateau)

位于西藏西北部、青海西南部和新疆东南部。IBA 气候寒冷干燥,辐射强烈。主要植被类型为高海拔草地。IBA 内有广泛的内陆水系,包括长江源头。

Grus nigricollis( 黑颈鹤),NT,繁殖,A1+A3。

Haliaeetus leucoryphus(玉带海雕),EN,繁殖,A1。

Aquila heliaca(白肩雕),VU,途径,A1。

A4i Species group - waterbirds(A4i 种组 - 水鸟),未知,A4iii。

A4iii Species group - waterbirds(A4iii 种组 - 水鸟),未知,A4iii。

CN133、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Siling Co Nature Reserve)

位于西藏西北部的羌塘。IBA 的平均海拔为 4,800米,包括一个广泛的内陆水系。IBA湖中的小岛是鸟类的重要繁殖地。

Grus nigricollis( 黑颈鹤),NT,繁殖,A1+A3。

CN134、江村(Jiang Cun)

在吉隆县境内,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南坡,基隆县东南端。IBA 与吉隆江村自然保护区重叠,有高山和深谷,密林类型如下:松林(海拔 1,800 - 2,400 米)、针阔混交林(2,400 - 3,200 米)、高山针叶林(3,200 - 4,000 米)和高海拔灌木丛(4,000 - 4,500 米)。

Tragopan satyra(红胸角雉),NT,留居,A3。

CN135、 樟木(Zham) 

在聂拉木县境内,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南坡,尼亚拉姆县南端,南接尼泊尔。IBA 覆盖樟木口岸自然保护区以及部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山和深谷,植被茂密,垂直分带明显,常绿阔叶林海拔 1,600 - 2,500 米、针阔混交林海拔 2,500 - 3,100 米、高山针叶林海拔 3,100 - 4,000 米、高山灌丛海拔 4,000 - 4,500 米。

Lophophorus impejanus(棕尾虹雉),LC,留居,A3。

Tragopan satyra(红胸角雉),NT,留居,A3。

CN136、 绒辖(Rongxar)

在定日县境内,是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南坡,卓奥友峰(8,201米,世界第六高峰)山脉西南部。IBA 有高山、深谷和茂密的森林。植被垂直分带明显,常绿阔叶林(海拔 1,600 - 2,500 米)、针阔混交林(海拔 2,500 - 3,100 米)、高山针叶林(海拔 3100 - 4,000米)、高山灌丛(海拔 4,000 - 4,500 米)。

Lophophorus impejanus(棕尾虹雉),LC,留居,A3。

Tragopan satyra(红胸角雉),NT,留居,A3。

CN137、 朋曲河(Pum Qu)

日县和定结县境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南坡,珠穆朗玛峰以东(8848米,世界最高峰)。IBA 有高山、深谷和茂密的森林。植被垂直分带明显,植被垂直分带明显,常绿阔叶林(海拔 1,600 - 2,500 米)、针阔混交林(海拔 2,500 - 3,100 米)、高山针叶林(海拔 3100 - 4,000米)、高山灌丛(海拔 4,000 - 4,500 米)。

Lophophorus impejanus(棕尾虹雉),LC,留居,A3。

Tragopan satyra(红胸角雉),NT,留居,A3。

CN138、 亚东(Dromo)

在亚东县境内,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植被垂直分带性明显,常绿阔叶林海拔 1,800 - 2,500米,针阔混交林海拔 2,500 - 3,000米,高山针叶林海拔 3,000 - 4,000米,高山灌丛海拔 4,000 米以上。

Lophophorus impejanus(棕尾虹雉),LC,留居,A3。

Tragopan satyra(红胸角雉),NT,留居,A3。

CN139、 那木措(Nam Co)

在那曲市境内,位于西藏中部,距拉萨约 210 公里。IBA 与纳木错自然保护区重叠,东南段多山,东段和西段湖边有开阔平原。纳木错是西藏最大、海拔最高的湖泊,开放水域面积 19.2 万公顷。湖中的小岛被鸟类用作繁殖栖息地。

Grus nigricollis( 黑颈鹤),NT,繁殖,A1+A3。

CN140、当雄(Damxung)

在当雄县境内,IBA 是那木措(CN139)附近开阔湿地和草地的综合体。
Grus nigricollis( 黑颈鹤),NT,繁殖,A1+A3。
CN141、实在找不到中文名
(Razhêng Temple)
位于拉萨河上游的群山之中(找不到中文名,无法确定位置,林周县的热振寺?但英文名对不上),靠近雅鲁藏布江中游。IBA 的栖息地包括海拔 4,100 - 4,900 米阴坡上的绣线菊属植物、柳属植物和小叶杜鹃灌丛、阳坡上的藏羚羊林、海拔 4,900 - 5,200 米处的草甸和海拔 5,200 米以上的高山高山高山植被,上面有裸露的岩石,没有冰川发育。
Crossoptilon harmani(藏马鸡),NT,留居,A2。
Garrulax waddelli(大草鹛),NT,留居,A2+A3。

CN142、实在找不到中文名

(Karze Reservoir)

IBA是一个靠近村庄和农田的小型水库(找不到中文名,无法确定位置),.是雅鲁藏布江中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的部分。

Aythya baeri(青头潜鸭),CR,途径,A1。

Grus nigricollis( 黑颈鹤),NT,繁殖,A1+A3。

CN143、实在找不到中文名
(Shongsep Temple)
位于拉萨河周围的山区找不到中文名,无法确定位置,曲水县的雄色寺?生境很相似。3900 m以下的栖息地为干燥河谷灌丛,从海拔 3,900 - 4,500 m,阳坡以绣线菊属植物为主,阴坡以小叶杜鹃属植物为主,从海拔 4500 - 4900 米,阳坡以短柏树属植物为主,阴坡以小叶杜鹃属植物和柳属植物为主,从海拔 4500 - 4,900 米为小杜鹃灌丛,海拔 4,900 - 5,200 米为草甸。海拔 5,200 米以上是高山高山植被,上面有裸露的岩石,没有冰川发育。
Crossoptilon harmani(藏马鸡),NT,留居,A2。
Garrulax waddelli(大草鹛),NT,留居,A2+A3。

CN144、雅鲁藏布江中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Yarlong Zangpo Middle Reaches Black-necked Crane Nature Reserve)

在拉萨是拉孜区至乃东县境内,  IBA包括雅鲁藏布江沿岸的平原。

Grus nigricollis( 黑颈鹤),NT,繁殖,A1+A3。

CN145、羊卓雍措(Yamdrok Co)

浪卡子县和贡嘎县境内,是一个面积为 67,800 公顷的高原湖泊,附近有一些农田和村庄。它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

Grus nigricollis( 黑颈鹤),NT,繁殖,A1+A3。

A4iii Species group - waterbirds(A4iii 种组 - 水鸟),未知,A4iii。

CN146、拉康(Lhakhang)

在扎洛县境内,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热带常绿雨林(海拔 1,000 米以下)、山地阔叶常绿林(海拔 1,000 - 2,600 米)、针阔混交林(海拔 2,600 - 3,400 米)、针叶林(海拔 3,400 - 4,100 米)、杜鹃灌丛(海拔 4,100 - 4400 米)、高山灌丛和草地(海拔 4,400 米以上)。

Lophophorus impejanus(棕尾虹雉),LC,留居,A3。

Tragopan blythii(灰腹角雉),VU,留居,A1+A2+A3。

Lophophorus sclateri(白尾梢虹雉),VU,留居,A1+A2+A3。

Harpactes wardi(红腹咬鹃),NT,留居,A2+A3。

Aceros nipalensis(棕颈犀鸟),NT,留居,A2+A3。

Heterophasia pulchella(丽鳾),LC,留居,A2+A3。

Aceros nipalensis(棕颈犀鸟),NT,留居,A2+A3。

Yuhina bakeri(白项凤鹛),LC,留居,A2+A3。

Gallinago nemoricola(林沙锥),VU,留居,A1+A3。

Falco cherrug(猎隼),EN, 留居,A1。

Saxicola insignis白喉石䳭),VU,途径,A1。

Sibia waldeni(纹胸斑翅鹛),LC,留居,A2+A3。

CN147、边坝(Banbar)

在边坝县境内,位于横断山脉北部,怒江地区。IBA 有高山和深谷,海拔 3,000 - 3,400 米处有干燥河谷,3,400 - 4,300 米处有阴坡上的云杉林,3,400 - 4,300 米处有阳坡上的柏树林,4,300 米以上有高山灌木丛和草地。

CN148、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Yarlung Zangbo Daxiagu Nature Reserveg)

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和东喜马拉雅山脉之间,毗邻印度。IBA 包括发达的冰川和雅鲁藏布江(下游称为雅鲁藏布江)的部分大弯区域,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峡谷。植被分带性明显,低地热带雨林和半常绿雨林(海拔 600 - 1,100米)、阔叶常绿林(海拔 1,100 - 2,200 米)、针叶林(海拔 2,800 - 4000 米)、高山灌丛和草地(海拔 4,000 米以上)。

 Arborophila rufipectus(四川山鹧鸪),EN,留居,A1+A3。

Tetraophasis obscurus(红喉雉鹑),LC,留居,A3。

Bonasa sewerzowi(斑尾榛鸡),NT,留居,A3。

Tragopan blythii(灰腹角雉),VU,留居,A1+A2+A3。

Lophophorus sclateri(白尾梢虹雉),VU,留居,A1+A2+A3。

Harpactes wardi(红腹咬鹃),NT,留居,A2+A3。

Heterophasia pulchella(丽鳾),LC,留居,A2+A3。

Yuhina bakeri(白项凤鹛),LC,留居,A2+A3。

Sibia waldeni(纹胸斑翅鹛),LC,留居,A2+A3。

CN149、工布自然省级保护区(工布自然保护区)

在林芝市巴宜区境内,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中部之间。海拔 4,300 米以下的阴坡以云杉属和冷杉属植物为主,3,700 - 4,200 米处的阳坡以山地栎属植物为主,4,200 - 4,600 米处为圆柏属森林,4,600 米以上为高山灌丛和草地。

Grus nigricollis( 黑颈鹤),NT,冬天,A1+A3。

Gallinago nemoricola(林沙锥),VU,繁殖,A1+A3。

Garrulax waddelli(大草鹛),NT,留居,A2+A3。

CN150、昌都(Chamdo)

在昌都市境内,位于横断山脉北部。IBA 有高山和河谷,海拔 3,000 - 3,400 米处有干燥河谷,3,400 - 4,300 米处有林荫坡上的云杉林,阳坡上以桧木林为主,海拔较高的地方有高山灌木丛和草地。

Garrulax waddelli(大草鹛),NT,留居,A2+A3。

Emberiza koslowi (藏鹀),NT,留居,A2+A3。

CN151、贡觉(Gonjo)

在贡觉县境内,位于横断山脉北部,沿金沙江(长江上游)。植被呈垂直分带,海拔 3,400 米以下为干旱山地落叶灌丛,3,200 - 3,900 米为阴坡云杉林,阳坡杜松林,3,900 米以上为高山灌丛和草地。

Garrulax koslowi(棕噪鹛),NT,留居,A2+A3。

Emberiza koslowi (藏鹀),NT,留居,A2+A3。

CN151、芒康(Markam)

在芒康县境内,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南与云南接壤。IBA 与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叠, 具有峡谷景观,海拔 3,400 米以下为干旱山地落叶灌丛,3,400 - 3,800 米为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3,800 - 4,600 米为针叶林,4,600 米以上为高山灌丛和草地。

Tetraophasis obscurus(红喉雉鹑),LC,留居,A3。

Bonasa sewerzowi(斑尾榛鸡),NT,留居,A3。

Lophophorus lhuysii ( 绿尾虹雉),VU,留居,A1+A2。

Perisoreus internigrans(黑头噪鸦),VU,留居A1+A2。

Garrulax koslowi(棕噪鹛)NT,留居,A2+A3。

Emberiza koslowi (藏鹀),NT,留居,A2+A3。

CN152、察隅(Zayü)

察隅县境内,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端,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交汇处。IBA 与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叠,包括西藏最大的冰川。栖息地包括海拔900米以下的热带常绿雨林、900 - 2,400 米的山地阔叶常绿林、2,400 - 3,200 米的山地针阔混交林、3,200 - 4,200 米的针叶林和 4,200 - 4,800 米的高山灌丛和草地。

Lophophorus sclateri(白尾梢虹雉),VU,留居,A1+A2+A3。

Heterophasia pulchella(丽鳾),LC,留居,A2+A3。

Yuhina bakeri(白项凤鹛)LC,留居,A2+A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喀则的“世界之最”,
全球十大高山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藏林芝岗乡自然保护区介绍(附图)
雪域精灵---滇金丝猴
【地理微专题】---林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