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师成长之路:于右任书风演变轨迹盘点●观摹

来源:《典藏·读天下·古美术》6月刊

编辑:超市编辑部

 

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 大楼入口前于右任铜像


成立於1995 年的“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向來致力於書法的推廣、展覽、研究及出版,曾於海峽兩岸及日本等地,策劃近百場明清、民國、當代一系列主題性書法特展,並出版書法專刊20 余本,可謂成果斐然。有意思的是,基金會所在大樓的入口處,特別擺放了一尊銅像,所要紀念的不是別人,正是渡海來臺、中國近代書史上的大師於右任。在基金會創辦人何國慶30 余年來搜藏的3000 多件藏品中,雖以明末至清初文人學者之書跡、尺牘最受矚目,然其清末民初至渡海來臺名賢書跡之精彩程度亦不遑多讓,特別是其中的於右任書跡更件件是精品,他處難覓。以下就從其藏品中,擇取最能彰顯於右任書風演變軌跡的代表作加以介紹,以饗讀者。



一、于右任魏碑书风


據於右任自述,他學書與一般孩童一樣,均由帖學入手,幼時即已臨習王羲之字帖。不過,自從他在1918 年擔任陜西“靖國軍總司令”期間,發現當地周秦漢唐古碑碣多有遺存,便開始大量搜羅金石碑刻,作為書法學習之用,其中尤以1920 年出土的前秦符堅朝《廣武將軍碑》對其書風影響最大。1924 年,他又在張伯英等人的協助下,購入兩漢、魏晉南北朝以迄隋唐時期的墓誌銘原石百余方,連同之後陸續收入的墓誌石,總計有380 余件之多。由於右任寫於1930 年壹首為人稱頌的名詩“朝臨石門銘,暮寫(龍門)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濕枕”,即不難看出他在這段時期如何醉心於碑版之搜羅及勤勉習書的概況。若再結合書跡之對比,更能清楚看出於右任此期書風呈現出結字奇險、筆力雄健、筆法多變等特點,將漢魏碑誌摩崖、造像之磅礴氣象與行草筆意融會為獨特的“於體”魏碑書風,開啟其人書學上第一个成熟巔峰期。


《楷书渔洋山人逸事四屏》

于右任《楷书渔洋山人逸事四屏》,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此楷書四屏為基金會藏品中年代最早的於右任魏碑書法之一 ,內容乃抄寫清初王士禛為應付外人求書,多喚弟子代筆,唯好友方能獲其真跡墨寶之軼事。作品本身雖未署年份,但書風與於右任《張清和墓誌》(1923)、《鄒容墓表》(1924)相近,皆屬結體狹長、用筆勁利,且刻意強調鉤、挑、捺的線條,明顯受北魏《張猛龍碑》影響,故可推測其大致書於民國十三年(1924)。當時正值軍閥割據、政局動蕩,於右任以倥傯之身仍不忘書道,雖未臻純熟境界,仍可見當時慘淡經營之心路歷程。

 

《楷书清坐虚堂七言联》和《楷书良田令德五言联》

于右任《楷书清坐虚堂七言联》,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于右任《楷书良田令德五言联》,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此兩幅對聯同樣未署年份,風格與上述《楷書漁洋山人逸事四屏》《鄒容墓表》相近,故定為民國十三年(1924)前後所書。其中,《楷書清坐虛堂七言聯》內容出自北宋文人黃庭堅詩句,言及打坐可滌凈心靈,祛除世俗氣息。其行筆間較少提按,筆畫粗細均一,亦不刻意藏鋒,於延展中得骨氣,樸拙裏見雄渾。若再細看結字,當可發現字形結構常見上窄下寬的正三角形,例見“坐”“使”“氣”“俗”“虛”“轉”等字,以及倒三角形,例見“清”“堂”“盡”等字,足見章法之靈活多變。另壹件《楷書良田令德五言聯》,上聯出自曹植詩,下聯引自佚名《古詩十九首》。此作結字特征與前幅相同,然用筆更簡潔直率,其中“唱”“高”“言”幾字的“口”字寫法,左下角橫豎畫不相連屬,似有缺角,亦為於右任此期書法特色之一。

 

《楷书云鹤飞鸿五言联》

于右任《楷书云鹤飞鸿五言联》,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此集聯尺幅巨大,氣勢恢弘,為基金會所藏於右任魏碑時期書法中的精品 。上聯“雲鶴有奇翼”出自陶淵明《連雨獨飲》詩;下聯“飛鴻響遠音”則引自謝靈運《登池上樓》詩。由書風觀之,本幅與前述三件書作的結字、用筆相類似,年代應相近或稍晚。令人贊嘆的是,於老對於方、圓筆之運用,於此作中更見純熟,無論渾圓厚實或寬扁剛直的線條,皆能控制自如,其中“翼”字橫豎的轉折作接筆狀,可見清末民初鄭孝婿之影響,或能視為其人將民國書風與魏碑氣韻巧妙融合的另一項嘗試。

 

《行楷旧读唐诗之作》

于右任《行楷旧读唐诗之作》立轴,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此軸寫的是於右任出任靖國軍總司令期間所作的《舊讀唐詩》,內容提到李白主張“無生”,杜甫主張“自然”,兩位詩人政論雖妙,終有誌難伸。其中,“朱門酒肉”出於杜甫名句,“神山藥”則出於李白《古風》,或為於右任面對民國初年之政治動蕩,有感而發,遂藉詩諷寓時事。此件書法章法錯落有致,結體攲正、姿態橫溢,行筆多用寬扁重壓之刷筆,於凝重墨線中亦能見到瀟灑的飛白效果,書寫節奏分明,全任自然而行。於右任認為,寫好字的秘訣在於“無死筆”,功夫要“自然”。關於自然,他曾經說過:“我寫字沒有任何禁忌,執筆、展紙、坐法,壹切順乎自然。在動筆的時候,我絕不因為遷就美觀而違反自然,因為自然本身就是一種美。”

 



二、由魏碑入草书之前过渡期



民國15 ~ 20 年期間,為於右任從廣泛學習魏碑轉入鉆研草書之前的過渡階段。在此時期,可見其對行草書的著墨更深,行筆愈加活潑生動,繼而發展出一種個人獨有、自然流暢的魏碑書寫風格。


《草书钱起忆山中寄旧友》

于右任《草书钱起忆山中寄旧友》立轴,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此軸以草書錄唐朝詩人錢起《憶山中寄舊友》詩作 ,書風融合魏碑行楷與秦漢篆隸之古意,並加入二王今草飄逸的韻味,如“數”“樹”“飛”“醉”“還”“如何”幾字,明顯出自二王譜系,唯行筆間不時出現圓厚遒勁的線條,卻又讓人聯想起於右任的忘年交吳昌碩之草篆書風。從“右任”二字簽款之連筆寫法判斷,此作與前兩件五言聯年份相近,應作於民國20 年前後。於右任從1927 年起,便開始搜集前代草書家的作品,並於1931 年成立“草書社”,致力於草書的研究,此幅書作可作為此階段調和行草與魏碑之最佳範例。


《楷书神渊大化五言联》

于右任《楷书神渊大化五言联》,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此集聯上句“神淵寫時雨”出自陶淵明《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詩,下聯“大化揚仁風”則出自《古樂府》句 。由簽款“右任”二字之連筆乃將“壬”字線條拉長,可推測其大約書於民國20 年(1931)。全作字形寬博,筆法圓融,將圓勁的線條、豐富的墨韻,與魏碑奇肆的結體巧妙融合壹體。其中,下聯的漲墨尤為精彩,“揚”字落筆較重,“日”部幾乎被漲開的墨海吞噬,而上頭“大”字的捺筆則以飛白揚起,在筆酣墨飽之下,隱然有一種跌宕郁勃的生氣,實為於老魏碑巔峰期行楷之佳作。

 

《行书持身力行五言联》

于右任《行书持身力行五言联》,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此行書尺幅超過2 米,堪稱基金會所藏於右任書跡中之“巨無霸” 。此聯之章法極盡變化之能事,結字之攲正、方圓、曲直,巧妙各有不同;行筆間雖猶見魏碑韻味(如“高”字橫劃起筆刻意寫成勺狀),卻明顯流露出始由魏碑行楷轉向草書之跡象,包括通幅運筆起伏頓按急劇,行筆擒放自如,節奏對比鮮明,比如下聯“無”字方以圓融之筆意書寫,而下方之“遠”字卻立即以瀟灑迅捷的草書揮就,著實妙不可言。

 





三、于右任“标准草书”



“標準草書”是於右任在書法實踐與教育上最為人所稱道的成就。此乃於老因有感於中國文字書寫耗時費力,及因應民國初年文化界人士主張將中國文字簡化之時代趨勢,遂決定推行“草書標準化”的改革工作,以“易識”“易寫”“準確”與“美麗”為目標,創造符合大眾書寫的草書新字體。因是之故,其中年以後的書法幾乎都是以這一類“標準草書”之風格書寫,書法成就也以此最高。


《草书千字文》

于右任《草书千字文》卷,局部,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在何創時基金會的收藏中,有一件全長20 米的《草書千字文》卷 。這件作品最為珍貴之處,在於它提供了於右任書風由魏碑體過渡到標準草書之演變的重要信息,卷末於老自題道“標準草書尚未完成,先用我法”,足見書寫此卷之際,他仍處於取法古代章草及今草的自我摸索階段,故而其中有些字形與筆法,雖已隱約透露出標準草書的端倪,卻仍帶有碑體厚重樸拙的特色,呈現出與後期標準草書不同的另一種恢宏豪邁的氣概。值得一提的是,此作的上款人劉海天,不僅是於右任的同鄉,也是當年推行標準草書運動的參與者之一,無疑更為這件難得的書跡增添了藝術史與歷史史料之價值。

 

《草书天机心地七言联》

于右任《草书天机心地七言联》,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此書為於右任擔任“監察院長”期間,贈予委員谷鳳翔的一幅標準草書佳作 。聯文“天機清曠長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燈”,出自明末清初文學家金聖嘆,唯書家將“珠”字改為“燈”,意境又有不同。此作以於右任早期魏碑大字的對聯格式書寫,全幅筆墨酣暢,結體姿態橫溢,筆勢縱橫使轉和行筆的快慢節奏,無不充滿各種變化;尤其寫到率性處時,字與字之間雖然獨立斷開,行氣仍保持通暢,且多見重壓刷過紙面的飛白筆觸,看似萬毫齊力,但寫來、讀來俱淋漓痛快。於老大字標準草書“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天真縱逸”,實已臻書法之最高化境。

 

《草书张志和渔歌子》立轴

于右任《草书张志和渔歌子》立轴,1964, 何创时书法基金会藏


此軸書於1964 年, 為於右任生前最後一年的作品 ,內容抄錄唐人張誌和《漁歌子》,展現對於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此書以於老後半生致力改良的標準草書書寫,通篇筆畫沈厚質樸,行筆帶有自然抖動的韻律。但或許是他此時已身染微恙,作品中遂少了些行筆靈動的節奏性,但真情仍流露於楮墨之上,當可謂“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反倒增添幾分蒼勁古拙的味道,造就其個人獨特的書風意韻與筆調。


试了你再买!

纯手工富阳元书纸19元/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秦岭文脉走出的一代书圣,生不能归故里,死日夜隔海望穿故里!
妙品|草而不狂的圆融境界:或许只有他的草书才适合写《心经》
“当代草圣”于右任的书学思想
草书大师”于右任,他的楷书,难得一见,写出了晋唐风韵
于右任独具个性的书法艺术
于右任:书法可从篆、隶、楷书入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