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风人文图典|“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充满中国风的灯笼 传递着千年的先民智慧

1019日第七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举行,得到华东师大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更得到数以百计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博、硕研究生,汇聚一堂,议论风生,人气很旺,各地学者与研究生从不同侧面出发,提出了很多很接地气的问题,并且从学术上求解,呈现出一种喜人的情景。

“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是在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及其学术团队的引领下,已然成为华东师大的一个学科品牌,它是在国家重视传统文化,致力于民族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社会大趋势催生出来的的产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应用,兴旺发达,并且正在与诸多人文学科结合,以不可逆的趋势在发展,作为一个追随民俗文化学和民俗传播学多年的老兵,也是追随“海上风论坛”的一个粉丝,看到这门学科继有人,真是打心眼里高兴,远远胜过一打奖励。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经济民俗学”,也吸引了许多业者的注意,有些企业家朋友问我,经济民俗学也是民俗学的一个分支,他们问我“民俗”或者“非遗传承”到底有什么用?有什么用呢,从世俗功利的眼光看,就像人世间的文学、艺术以及世间一切的美好,不能生产稻米,也不能造飞机大炮,单纯物质功用,确实没什么用,就像著名作家莫言在诺贝尔晚宴致辞中说的:“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我套用这句话,也可以说民俗文化学最大的用处,正在于它的“无用”,而正是这种“无用之用”才是造福民生的大用。

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曾经说过:“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世人常常念叨的“有用”,无非是更多地利润最大化,更多地赢钱,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但是,人世间有比物质高一个境界的,就是精神。这就好比“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无一处有用,但它却是照亮精神世界的一束光芒,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人们都追求“有用”性,追求“价值”就是获得它的有用性,为了追求有用性,往往会伴随着功利、得失、成败,纠结其中,便会无端生出无限烦恼。而在一个“无用”的世界,没有世俗功利的捆绑,泛若不系之舟,快乐而自由。

古代思想家老子曾经以造房子为例,阐释过这个道理:“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意思是,盖一个房子,四边砌成墙,然后开了门,开了窗,造成一个房子了。请问它的作用在哪里?就在于中间是空的。试想如果这个房子中间用泥巴石头塞得严严实实的,那这个房子还有什么用啊?

如今,“有用强迫症”盛行,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某种意义上有它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存在的合理性,殊不知这世界上许多美妙事物,都是由无用之物带来的,一个好的思想,一个美丽创意,一次文化展览,或者一场诗词歌赋会,抑或点一缕清香,或许当下无用,但它可以增长你的知识,抚平你生活的哀伤,美化和装点你的生活。

民俗学既是一门关乎生计的学问,也是一门无关功名利禄的学问,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有用,意味着一种奴役;无用,意味着忠于本心。”无用,才是灵魂安歇的地方。像民俗文化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香、花,既离不开物质,更关乎心灵,又包含着诗与远方……这些无用之事,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为祝贺华东师范大学非遗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以及第七届“海上风”论坛胜利举行,忝列该中心的一员,也是一个“无用”的人说些“无用”的感想,用以表达我的祝贺之忱,向各位学者通人请教。

本期图典发一组传统文化图片,与各位师友分享:

开卷有益 读书改变人的气质

粉彩裂纹釉瓷瓶《琴棋书画》 作者王锡良

端午节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

惊艳世界的中国结  一根红绳,蕴涵悠悠古韵

享誉世界的中国酒文化

提升人生气质的中式书房

贵气与优雅,征服了世界的传统服饰元素

香与茶的完美融合

华东师范大学第七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与会人员合影

        2019年10月22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风楚俗
非遗与人文图典:嘉定“明止堂”古砖藏 · 中国民俗学网
民俗学
从神话的历史解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建构
民俗文化
一位古稀老人的旧城记忆 专访民俗专家何大齐--栗泽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