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与人文图典:梳篦小识

去理发店理了一个发,忽然想起梳子这个话题。梳子现在还用,篦子,基本不用了,我小时候家里还有篦子,现在的人都用化学的洗发水,头发基本上都很顺畅,物质的用品用进废退,篦子也就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了。记得常州人曾经将梳篦业的产业做得很大,文革之前,上海市面上有很多卖梳子和篦子的业者,许多就是常州人,如今这个行业可能早已凋零了。

梳篦的功用,当然是整理头发,人类早期使用梳子,可能源自于人手的启发,新石器中期出土的梳子,通常是在兽骨的一端,锉出五个尖齿,这不是受到五个手指扒拉头发的启发吗?当然,早期的人类生活,那个时候的兽骨梳子,一般都很粗陋。

出土文物中的一把老象牙梳子

梳头的老篦子

关于梳子的发明人,按照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的说法,大抵归之于黄帝时期的方雷氏,方雷氏也是黄帝的老婆。说是方雷氏找到黄帝手下的工匠,按照鱼刺的形状设计并制作梳子。经过多次的试制,竹制的梳子终于得以问世。据说,考古工作者后来在陕西乾陵永泰公主墓中,发现一把“憎爱分明”梳,梳子的形状正如同鱼的骨刺一样,那是一段佳话了。

篦子的产生,比梳子要晚一些。古时候“梳”和“篦”统称为“栉”,其区别在于齿的疏密。《释名·释首饰》中说:“梳言其齿疏也。数者曰比。”数在《释名疏正补》里的意思是密的意思,“比”即是篦的意思。齿疏的用来梳理头发,至于齿密的篦子用途,则在《清异录》中被解释成“篦诚琐缕物也,然丈夫整鬓,妇人作眉,舍此无以代之,余名之曰鬓师眉匠”。也就是说,篦子用来梳理眉毛与胡子的。真搞不清古人是怎样的长相,也许当时美女的眉毛真的很浓,需要用篦子梳理,那是不是男人都有着关羽、张飞一样的长胡子与钢须子呢?

梳篦,与簪、髻、钗、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昔为宫廷御用珍品,故有“宫梳名篦”之说。细细端详一把优质的梳篦 ,其必定选用优质的名贵木材,如黄杨、善香、石楠等,再饰以雕、描、刻、烫等技艺。故视其色而见清艳,闻其味而感清香,睹其齿浑圆润滑.用之而聪耳明目,并达到“篦除发垢,篦到发顺”的功效。 唐代诗人李珣在《虞美人》中提到:“倚屏无语捻云篦,翠眉低。”,生动地刻画了中国古代女子低首抚篦、默默不语的娇羞风韵。

梳篦这一兼具实用与艺术功能的饰物,在我国历史上也很有讲究。古往今来,无论是声名显赫的高贵名流,还是日出而作的平民布衣,都与梳子朝夕不离,旧时的中国,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备送梳子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顺利平安的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的习俗。

在我国古时候,封建礼教如同严酷的大山,许多叛逆的男女“私订终身后花园”就有以梳为礼,私订终身,梳子又成为欲与你白头偕老之意。一把上等梳簪,会让香气停留在发髻,香气随风飘散,每天都梳理头发的梳子,就像Ta希望每天和你在一起,这就是那深深的思念,该是一种多么浪漫的情怀。

我倒是有这样的建议,如今改革开放,社会大变,中国人也吸收西方习俗过母亲节,母亲节送花送礼也是没有什么创意的老花样了,不如回家看看母亲,用梳子帮妈妈梳妈妈逐渐老去,方式来传达爱母之情。

江苏常州有个梳篦巷子,此为梳篦巷的一个百年老店

图为1930年代山东泰安卖木梳等木质日常用品的店铺

老北平卖木梳、篦子的发铺市招

老北平出售头饰发箍和木梳的商店实物幌子。海达 莫里循女士摄,约拍于1933年

1980年代青年男子用梳子梳头发

四十年前的美女梳头

还是这张好,建议母亲节回家给母亲梳头

题图:母亲节给母亲梳头

   2016年6月28沪上五角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行业的祖师爷(65)梳箆业祖师爷【赫连】
【文物趣谈】梳理头发与治理天下
丝丝润滑三千丈——栉识链接。
古代人把梳子插在头发上的流行密码是啥?
故园往事(16):梳头篦子(许广洲)
“箆子”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