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掩埋于唐诗宋词中的四具肉体

 

  一,小怜  诗歌新纪元出现在唐朝,诗文崇拜,举国若狂。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文学的威力无远弗届。诗歌的活跃促使诗歌思维彻底从《诗经》所营造的帷幕中走出。但是,诗歌情爱迷宫中的道路却更加幽微,这时的诗人已经学会了选取更为感性的物体作为展开叙事的手段。诗人们的叙事策略更为灵活,一具具活生生的肉体取代以往雎鸠、孔雀、兔子、蝴蝶等物什作为路标而出现。  我们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小怜的肉体。  传说中的小怜是一个尤物。她原是北齐皇后的侍女,沉鱼落雁,能歌善舞,且有惊人的琵琶弹奏技术,北齐皇帝高纬一见之下即惊为天人,心醉神驰,爱不释手,常祈愿生死一处。就连与大臣们议事的时候,高纬也常常让冯小怜腻在自己怀里或把她放在膝上,使大臣常常羞得满脸通红,无功而返。独乐不如众乐乐,后主高纬认为像小怜这样的美人,只有他一个人来独享,未免暴殄天物,于是,他让小怜玉体横陈在隆基堂上,以千金为代价,有钱的男人都可前来一览秀色。  当此之时,野心勃勃的邻居北周乘虚而入,在北周的大举进攻之下,北齐覆亡。亡国之君高纬被掳至长安,念念不忘的仍是小怜,坚持多次上书周武帝乞求能把冯小怜还给他。  因此,唐代诗人李商隐叹道: 一笑相倾国便亡, 何妨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 已报周师入晋阳。  这首诗为李商隐所作,在李商隐众多扑朔迷离的佳作之中,这首诗并不出色,但它却因有醒目的玉体横陈意象而被后人反复吟咏。  横陈的玉体——小怜华丽的玉体,成为了李商隐谴责的对象。李商隐哀伤的眼睛穿越几百年前的一场男欢女爱,通过自己的剪辑,李商隐让我们看到了已经进入到了北齐国门之内的北朝军队。  这里面包含了李商隐们的无穷艳羡和难以启齿的幸灾乐祸。   白居易也加入了这一合唱,他貌似平静地写道: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这里面包含了一种深刻的矛盾,皇宫设置的最初用心在于,通过过剩的肉体达到让皇帝对于肉体生厌,谁知可怜的皇帝往往无法体察祖先的良苦用心,最后反而在美色中彻底迷失了自我,结果女人没有爱好,爱没有做好,国家也没有治理好。因此,即使在白居易这里,杨玉环——亦可看作女人的代指,仍然是原因而不是结果。因此,在白居易接下来的诗句里,他就这样写道:  渔阳鼙鼓动地来,打破霓裳羽衣曲。在这一系列诗歌的秩序、情爱的秩序重建过程中,小怜的身影和杨玉环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北周的军队和安禄山的军队快马加鞭,昼夜兼程,终于在皇帝和美女此起彼伏的喘息和高潮中兵临城下。  在这样重建中,诗人将爱情彻底摒弃。他们习惯于以情爱为由头来解构情爱,同样,他们也擅长以肉欲为幌子解构肉欲。他们以无比的仇恨展示了肉体,展示了玉体横陈,展示了温泉水滑,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对于肉体变态的仇恨。其实,小怜玉体横陈和周师入晋阳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表面上看是小怜的玉体横陈导致国事日非,最终周师得以长驱直入。实质上这只是一种皮相之论,小怜玉体横陈和银装素裹都无法阻挡周师的铁骑,而恰恰是因为周师的铁骑无法阻挡,才导致北齐内部凝聚力的消失。对于未来的恐俱,对于即将失掉的一切怀恋和仇恨,使得他们采用了一种迥乎常人的方式。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女人则成了可以逃避的最后一个角落,因此那个即将彻底失去自己国家的人选择了疯狂,疯狂破坏即将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女人,因此,他突然想出了玉体横陈的方式,让所有的人来见证自己曾经的拥有,见证自己曾经的繁华,见证曾经的好时光,美女——这天地间辉煌的完美物品就成了天然的工具。他用这一的方式发泄对于命运的刻骨仇恨,发泄自己难以言表的苦恼。  但是这份情感不被后人所见,反而被李商隐倒因为果,并且掺杂进了无比的艳羡和仇恨,他们将爱当成了罪恶,将爱当成了生活方式。因此,李商隐并不仅仅是误判了历史,关键是,因为这样的误判,最终导致了自己在作品中抒发了对于情爱的不满,在重建情爱秩序中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二, 绿珠  《晋书》如此记述绿珠的故事:摄政王赵王伦的亲信孙秀垂涎石崇婢妾绿珠的美貌,便派使者前去索要,面对使者,石崇坚决地说,绿珠是我的最爱。孙秀得知石崇抗命,便陷害石崇,石崇为了自保,决计孤注一掷,企图推翻赵王伦,后事泄,赵王伦派军队前来抓捕石崇,面对到来的一切,石崇对绿珠说:事情发展到如此程度,全是因为你的缘故。绿珠从容作答:既如此,我愿以死报答。话毕,绿珠随即跳楼身亡。  600年后,杜牧来到石崇生活过的金谷园旧址,物是人非,杜牧提笔写下了如下诗句: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木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的心境是复杂的,然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杜牧叹息的对象是这里曾经的繁华。  石崇是中国奢侈史上的巨擘,也是一个指标性的人物。所以,我们听到了杜牧对于曾经的繁华发出了由衷的惋惜,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木春。坠楼人是这样在杜牧的诗中出现的——落花犹似坠楼人。绿珠的悲苦凄惨、无辜无奈都变成了杜牧笔下的落花,女人彻底化为了物,变成了后世男人悬想繁华时的一个参照,成了男人观照历史时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概率事件。女性的爱恨情仇已经被男人遗忘。  这就是诗歌中的情爱的秘密——男人已经忘记了情爱,他们的思维里只剩了繁华,能令他们感慨的也只剩了繁华事散,真正让他们拈笔为文的直接因素则是流水无情草木春。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里所出现的流水草木流水在古典诗歌里一般直接和时间相联系。有两种东西会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奈,那就是时间和流水,在本质上,这两种东西多么相似啊!所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和时间与流水相近的应该说还有青春,孔子的喟叹之中当有对时间和青春的哀挽,这句最逼近事物本质的短语以其彻悟般的质感令后人难以心平气和。因此,当面对流水的时候,诗人会顿然领悟到时间残酷的本质,难以言说的恐惧会紧紧地攥住他们的心,罗大佑的一首流行歌曲中就这样唱道: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而杜牧则说,流水无情草木春。面对无情流水草木无心无肺地散发出无限的生机,而人类就尴尬地站在流水草木之间,他们的生死存亡瞬间显得如此渺小,如此不堪一击,甚至如此没有意义,因此,杜牧轻描淡写地将坠楼人落花联系了起来,并将对于坠楼人的某种追思移情到了对于时间推移的恐惧。其实,杜牧的这种情绪是一以贯之的,在另外一首著名的诗中,杜牧这样写道: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任落魄江湖、任楚腰肠断、任青楼薄幸,都无法挡得住十年后的梦醒。这种恐惧感如此具体,如此真切,以致青楼之上的佯狂寻欢,江湖之上的呼酒买醉都无法排遣内心对于时间流逝的恐惧。  同时代的李商隐也表达过类似的恐惧: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时间对我们每一个来说都是宿命的,这种宿命带给我们的除了恐惧还有深深的压迫。在逝者如斯的时间面前,我们会选择抵抗,抵抗的方式多种多样,譬如选择爱情,爱情是我们对时间恐慌的一个表证,是时间馈赠给我们的一个耻辱的印记。  三,盼盼  在唐诗和宋词中,盼盼是个复杂的形象,很少被后人关注,亦鲜有提及。她隐藏在唐诗宋词的深处,面容诡谲,被文人的油彩涂抹得失去了本色。但这个形象却是古典诗歌情爱迷宫中最后一个可将人引入歧途的路标。  因此,这样一个形象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价值,在古典诗歌的迷宫中,这个形象具有指标意义。这个形象的被想象、被复制、被品味、被神化的过程,恰恰是整个古典诗歌迷宫的一个缩影。读者被这个形像引向歧途的本身,也是古典爱情诗歌迷宫搭建的一个标本。  盼盼本来是普通得无法再普通的一个女人,她只是唐代某朝徐州故尚书张愔的一名爱妓,善歌舞,雅多风姿。后,所谓的张尚书辞世,归葬东洛,而盼盼念旧爱誓不再嫁,一人独居张尚书旧居之燕子楼十余年,幽独决然,直至终老。  在中国历史上如同盼盼这样的女性可谓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加上其出身的低下,决定了她在历史上不应该也不可能留下任何印记。但她的历史命运为一个偶然的事件所改变:当白居易担任校书郎职务之时,游徐、泗间,曾受到张尚书的盛情款待。按唐朝的接待规格,酒足饭饱之际,张尚书将自己的爱妓盼盼作为助兴的秘密武器隆重推出。白居易一见之下,惊为天人,当即赞道: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不过,这事还没完,后来,当白居易听别人转述了盼盼独居燕子楼的感人事迹之后,他有感而发:  满窗明月满帘霜, 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 秋来只为一人长。  一段佳话至此已显雏形,后来推波助澜的还有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此人就是苏东坡。几百年后,苏东坡过徐州,阴差阳错,居然夜宿盼盼晚年所居的燕子楼,并且梦见盼盼。梦中惊醒,苏东坡提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永遇乐》。在两代文人的精心打造之下,盼盼正式跃上了诗歌的舞台。  苏东坡的词是这样写的:  明月如霜,好风似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沉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无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白居易和苏轼分属两个伟大朝代,同时又可以被视为两个时代作家的代表、男人的代表,在这两篇他们并不过于用力的作品中暗藏了情爱的秘密。无疑,白居易是内敛的,尽管因缘聚合,他和盼盼曾有过一面之交,在一次酒会上,他们曾萍水相逢,但至少表面上,在白居易的心目里,盼盼是作为另外一个人的附属物出现的。同样,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白居易的诗就显得内涵丰富。  此诗是白居易绝句中传诵较广的一首,同时,该诗也是他同主题三首诗歌中的一首,据说,盼盼读到这三首诗之后即身亡,因此,有论者把此诗的主题定位于白居易以诗歌劝诱盼盼为张愔殉情。这恰恰走上了诗歌本身路标所指引的迷途。  其实这首诗的主题是距离距离是情爱中的永恒话题,它包含了两个子问题——心理距离与时空距离。当盼盼近在咫尺,在白居易面前尽展才艺之时,面对有主名花,白居易感受到的是心理距离,为了缩短这个距离,他尝试着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这虽然纯属白描,但这其中却充满了白居易难以言表的艳羡和无法表白的失落。这一印相是如此刻骨铭心,以致于许多年之后,白居易仍然牵肠挂肚,念念不忘,在老友去世之后,白居易仍在品味盼盼带给他的遗憾。而此时,白居易和盼盼之间不仅存在心理距离,同时还有时空距离。  因此,他在自己的诗中用了大量的铺排式的意象:月夜、残灯、冷被、风霜……但在这层层包裹之下,白居易是在强调一个事实——他对一个女人的怜惜。为了表达自己的怜惜之情,白居易一厢情愿、不惜笔墨地描绘燕子楼中的孤寂和落寞,他想象着残灯之下盼盼娇俏的模样,而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盼盼的主人,这样的感觉刺激着他,让他欲罢不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古典情爱诗歌中的秘密——置换。  他将自己置换成了盼盼曾经的男人,对于自己的置换,白居易无法不情思绵绵。  如果白居易还属于一种置换,他无非是站在远离徐州的洛阳,任想像中的自己远远地站在盼盼的燕子楼外感世伤怀。但到了苏轼那里,情况已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你看,苏轼已走进了燕子楼里,这就决定了他和白居易全然不同的视角。白居易站在楼下仰望燕子楼,燕子楼永远只是一道月白风清的朦胧远景,所以他感受到了丝丝冷意和不可言说的艳羡。但是,苏轼则完全不同,他夜宿燕子楼,扶栏远眺,他看到了明月如霜,好风似水,清景无限,更重要的是,在月华之下,他看到了白居易结满霜花的身影,潜意识中,他自发地排斥这个满腹才华而又不怀好意的前辈诗人,因此,苏轼假装视而不见——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作为对于白居易的拒斥,接下来,我们看到了苏轼的反抗——沉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无论如何,这样的描写都是用心良苦的,我们看到了一向温文尔雅的苏轼此时的欲说还休——在燕子楼中,他在想象中实现了和盼盼的肉身交合,任远处的白居易在朦胧之中醋意大发。  就这样,伴着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的感叹,苏轼不仅成功地取代了白居易,更成功地取代了盼盼的主人张愔,苏轼在自己的词中大胆地完成了一个动作——意淫。同时也为中国古典情爱诗歌迎来了羞羞答答的高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风诗历 |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白居易的夺命诗
白居易有一首“杀人”诗,读起来很普通,一名寡妇读后却绝食而亡
白居易以诗“杀人”
白居易与徐州的美人往事
我读经典 谈苏轼词《永遇乐》之四 彭城燕子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