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仲瑛讲解中药异类相使特色

1.行气与活血

川楝子、元胡:川楝子理气,元胡活血,二者合用治气结血瘀、血气刺痛。

香附、当归:香附理气解郁,当 归和营活血,二者合用治气血郁结之痛。

2.升与降

桔梗、枳壳:桔梗化痰宣肺,枳壳下气利膈,二者合用治痰气郁结、胸膈痹闷、脘部痞满。

柴胡、前胡:柴胡解热散邪,前胡下气化痰,二者合用治时邪发热、咳嗽胸闷、肺气不利。

川芎、大黄: 川芎引药上行,大黄清热泻火,二者合用清上部湿热火毒,治疮疡、目赤、头眩、头痛。

3.散与敛

细辛、五味子:细辛散寒解表,五味子收敛肺气,二者合用治寒饮蕴肺、肺虚上气咳逆。

桂枝、白芍:桂枝发汗解肌,白芍敛阴和营,二者合用调和营卫,治表虚感受风邪、恶风自汗、脉缓。

4.表与里

麻黄、石膏:麻黄宣肺散寒,石膏清肺泄热,二者合用治表寒里热、邪热郁肺、风温喘咳、风水证。

麻黄、黄芩:麻黄辛散、宣通肺气,黄芩苦寒、清肺降火,二者合用于表寒肺热、痰热壅肺之咳喘。

柴胡、黄芩:柴胡透达半表之邪,黄芩清泄半里之热,二者合用,入少阳肝胆,和解枢机,疏散郁 热。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欲呕,口苦、咽干等症。

桂枝、石膏:桂枝祛卫表之寒,石膏清内伏郁热,二者合用治外寒束表,背微恶寒,内热烦躁,热痹证,关节痛、身痛。中医网,淡豆豉、栀子:淡豆豉解表疏风清热,栀子清热除烦,二者合用解表清里,治热郁气分,发热,胸膈烦闷。中医论坛,

麻黄、附子:麻黄发表散寒,附子温里,二者合用温经散寒,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
薄荷、石斛:薄荷解表发汗,石斛滋阴生津,二者合用养阴发汗,用于肺胃津液不足,外有表证,不能得汗者。

淡豆豉、生地:淡豆豉发表,生地滋阴,二者合用治素体阴亏,温邪失表,不能得汗,邪 从气分入营,发热无汗,烦躁,舌质红。

5.寒与热 (温与清)

细辛、石膏:细辛升散郁火,石 膏清阳明胃热,二者合用治阳明火热上攻、头疼齿痛。

细辛、黄连:细辛升散郁火,黄连清心泻火(如属肾火改黄柏),二者合用治心肾火炎、口舌生疮。

大黄、 附子:大黄通腑下积,附子温中祛寒,二者合用治寒积便秘腹痛。

大黄、肉桂:大黄清热通腑,肉桂温里化湿,二者合用治痢疾迁延,湿不化,热不清,腹痛;亦可治血证。

木香、黄连:木香行气消滞,黄连清湿热, 二者合用治湿热痢。

苍术、黄柏:苍术燥湿,黄柏清热,二者合用治湿热在下焦,腿膝肿痛,小便赤涩、短少疼痛。

肉桂、黄 柏:肉桂助阳化气,黄柏清湿热,二者合用治湿热蕴结膀胱,小便不利,咽痛。

黄连、肉桂:黄连清心火,肉桂引火下行,二者合用交通心肾,治失眠。

苍术、 石膏:苍术燥湿,石膏清热,二者合用治湿温发热,肢体酸重疼烦。

白芷、黄芩:白芷祛风 引黄芩上行以清头目,黄芩清肺热制白芷辛温香燥之性,二者合用治风热之头额眉棱骨疼。如阳明有热,用石膏代黄芩。
 
6.开与泄

即辛开苦泄法,治胃气不降出现痞满、疼痛、呕吐等症。

黄芩、厚朴:黄芩清胃肠热,厚朴燥脾胃湿。化脾胃湿热,治湿温之湿遏热伏,身热不退。

黄连、苏叶:黄连清中泄热,苏 叶理气和胃,二者合用宣通上焦,治肺胃不和,气滞热郁,胃气不降等症。

黄连、厚朴:黄连清热,厚朴燥湿,二者合用治湿热郁于中焦肠胃之脘痞、腹胀腹痛、呕吐、腹泻等,临床多用于时病湿温。

黄连、干姜:黄连清热,干姜温中散寒,二者合用开中焦胃家之痞,令热从中散,治寒热互结,脘部痞胀或痛,呕恶。

黄连、附子:黄连清胃泄热,附子温中止痛,二者寒因热用,治胃痛脘痞。

黄连、半夏:黄连清热,半夏化痰,辛苦合用,化痰热,开痞结,可治呕吐。

黄连、吴茱萸:黄连苦泄清中,吴茱萸辛通理气,二者合用泻肝经之痞结,令热从下达,解肝郁,治 肝胃不和,气郁化火,脘痞痛,胁痛,恶心吐酸嘈杂。

总之,中药配伍不仅是单纯有效量的积累,同时还可产生质的变化(如乌梅甘草同用,有酸甘化阴,敛肝和胃的作用),改变影响其作用,促进疗效,更好地发 挥其在某一方面的专长而减少其副作用与毒性(如半夏配生姜),或牵制其偏胜,此即古人所谓“使药各全其性、各失其性”的意思。也就是说,药的功效不止一个方面,不同的配伍,可以发挥不同的特长,并避免其偏弊,有时甚至药量的比例不同,在作用上也都可发生变化。

为此,必须根据疾病的特点,矛盾的本质和主次关 系,决定药物的配伍,正确掌握和利用药与药之间的不同特性及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把中药配伍列为辨证论治的重要一环,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理解 总结药物的配伍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常用之组合药(一)
蛤蚧定喘丸什么样的人不适宜吃,不小心吃了怎么办?
治病主药诀 诸病主药
十二经脉中药归经歌诀+牙齿归经及用药+分类用药歌+五脏六腑用药简诀+ 一些虫石的药性+《引经药概述--引经药歌诀》+《经络药诀》
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甘青宁省区基础贴敷处方 - 修订版(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