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到底什么是上焦火,下焦寒,医圣张仲景带你了解

一到换季时节就有很多朋友会得换季感冒,身体不适,比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腹胀便溏,这就是典型的上焦火、下焦寒了。那到底什么是上焦火、下焦寒呢?今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仔细了解一下。

一、上焦火,下焦寒的原因是什么?

中医上将人体脏腑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焦具有通行元气、水谷、水液的功能。

1、上焦指横膈以上内脏器官,包括心、肺。

”上焦如天,上焦如雾。“这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

2、下焦指肚脐至会阴的部位,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子宫等。“下焦如海、下焦如渎”,这是形容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

中医上认为上焦火下焦寒的原因分为心肾不交和脾胃虚弱这两大类。

1、心肾不交:

在中医上,心属于阳,肾属于阴。正常的情况下,心里的阳气下行至下焦来中和肾的阴气,肾的阴气上升至上焦来中和心的阳气,这样阴阳平衡,人体处于健康的状态。而心肾不交,心肺蕴热,热气上冲导致上热,则出现下焦阴气过多,出现怕冷等症状,上焦火气较旺,出现脸烫等症状。

2、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运行不畅。由于气血不足,无法供养肝血;因为肝血不足,而血属于阴,阴虚导致阳盛,所以肝火旺盛,上焦热。由于脾胃虚弱,脾脏生血虚,气血互化,血虚引起气虚,不能温暖下焦导致下焦虚寒。

二、上焦火、下焦寒有哪些症状?

头昏、扁桃体炎、口干舌红,鼻干,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称之为:上焦火。

手脚冰凉、女性月经不调或月经量少、腹胀便溏等偏下部位的寒湿症状称之为:下焦寒。

三、中医上对于上焦火、下焦寒的调理方法

一是选用中药。因为中药以调理全身为主,可以治本,而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症状。

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三焦是个复杂系统,仅用单味或几味药物搭配,根本不能适用这个多样的系统。我们要全面整体的调理自己的身体。

对于上焦火、下焦寒可以选用旺健脾胃、滋养心肾、祛湿健脾的药物,比如黄芪、薏苡仁等。

其实,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给大家了一个调理上焦火下虚寒的思路。主要方法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让上焦的火进入下焦,这样上下对流,这样全身都温暖了。运用甘草泻心汤这个方子,打通中焦使脾胃扶正,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有温药也有凉药,既治标又治本。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主要问题,是中焦堵住了。打通了中焦,上下焦就贯通起来了,气血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中医是调理全身以治本,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只有选择一种能科学、有效同时治多种疾病的疗法,调理内分泌,平衡阴阳,补充元气,这样才能逐渐康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焦火下虚寒?医圣张仲景告诉你,这样调理上焦实热更好
火气重和体寒,热和冷的两个症状为什么会同时在一个人身上?
“上热下寒”如何调理?中医:活用清上、畅中、温下3个手段
被问最多的“上热下寒”,一招教您搞定
如何理解中医理论“下焦一蓬火,中焦一口锅” ?
上焦肺火口渴,中焦胃火总饿,下焦肾火尿多!消渴三把火中医调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