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外滩沿江步道有望和外滩相连
北外滩沿江步道有望和外滩相连
[2012-04-24 10:48:00]

  谈转型

  创新是生动的,转型是具体的。对虹口而言,旧区改造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转型发展的基础、投资环境的优化和地区形象的重塑。虹口人口密度是全市平均水平十倍,人均土地资源是全市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作为老城区,旧区改造就是第一民生,既是当地群众的第一意愿,也是党委、政府的第一任务。旧区改造还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充分动员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从群众意愿到民心所向,再到众志成城,就能做到决战决胜。

  虹口转型发展必须从旧区改造入手,再难也要坚持。——虹口区委书记孙建平

  虹口区

  虹口,因虹口港而得名,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南连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与浦东新区、黄浦区隔水相望,西与闸北区相连,东北与杨浦、宝山区接壤,是两区通向市中心的必经之途,被誉为“风水宝地”。

  全区面积23.4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户籍人口79万,常住人口85.34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是集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中心城区为一体的城区。

  北外滩隔江与陆家嘴相望,与外滩、陆家嘴构成“金三角”。享有“一滴水”美誉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图片右下角建筑)的观光平台将尽快对外开放,让市民和游客有一个新平台欣赏上海。

  虹口依托“3+2”五大功能区发展五大产业,“3”是北外滩、四川北路、大柏树三大核心功能区;“2”是以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为核心的上海市低碳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以1933老场坊和国家音乐出版基地为核心的上海音乐谷文化艺术功能区。赵佳峰 制图

  早报记者 李萌 

  “上海发展,100年看外滩,20年看陆家嘴,看外滩和陆家嘴最好的看台就在北外滩。”虹口区委书记孙建平自信地告诉早报记者,作为虹口的名片,北外滩不仅是最好的“看台”,将来,它也会成为上海明天又一个重要的“舞台”。

  北外滩位于虹口区南部滨江,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坐北朝南,面水朝阳,西南处外白渡桥、吴淞路桥两桥与老外滩相连,南面隔江与陆家嘴相望,与外滩、陆家嘴构成“金三角”。

  作为最好的“看台”,享有“一滴水”美誉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的观光平台将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北外滩的沿江步道将延伸并有望与外滩串连,游人可以从外滩直接漫步到北外滩的亲水平台,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上海。

  作为上海又一个重要的“舞台”,北外滩和外滩、陆家嘴互补的作用日益明显,陆家嘴白领开车经新建路、大连路隧道5分钟可直达北外滩吃午餐或购物;正在建设中的12号线经过北外滩地区设置3个站点,将来游客可以坐12号线在国际客运中心站下车,漫步到外滩;北外滩的商务楼将以空中走廊相通。

  “十二五”步入第二个春天,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北岸的虹口,春意盎然,一股股暖流涌动、汇聚,裹挟着不可阻挡的激情扑面而来:推进北外滩航运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明确四川北路定位,打造上海东北片区商业中心和进口商品集散地;举全区之力、以决战之势,突破旧区改造“华山一条路”……在早报记者与虹口区委书记孙建平的对话中,一幅描绘虹口转型发展的宏伟蓝图逐渐清晰、跃然纸上。

  北外滩是最大期待

  航运和金融服务业改革试点方案获批

  东方早报:北外滩地理位置优越,如何开发利用好这片区域,是全市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北外滩的未来发展,会给大家哪些期待呢?

  孙建平:北外滩地区集聚了3308家航运企业、26家航运功能性机构,是全国航运企业最集中、航运要素最齐全的区域之一,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北外滩又被纳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城一带”规划布局,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服务业快速集聚、蓬勃发展,短短一年就引进财富管理类金融企业90多家。

  目前,北外滩航运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城区功能显著提升,已经具备进一步开发建设的各种必备条件。今年年初,市里正式批准了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按照方案,北外滩将是浦江沿岸两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与外滩和陆家嘴错位竞争、互补发展,形成“金三角”格局。

  北外滩未来的发展定位,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的“双重承载区”。我们要加大力度、加快推进,牢牢把握历史赋予的战略机遇。

  东方早报:现在的北外滩,在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上与陆家嘴和外滩差距还比较明显。未来怎么去缩小甚至消除这方面的差距?

  孙建平:有人说,上海发展,100年看外滩,20年看陆家嘴。看外滩和陆家嘴最好的“看台”在哪里?当然是北外滩。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协调,争取国际客运中心的观光平台尽快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同时,我们也在征集沿江步道设计方案。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正在组织专家研究,将来有可能用“缝合”的方式,把北外滩与外滩的沿江步道连接起来,游人可以很方便地从外滩漫步到北外滩,观赏上海最独特、最壮观的城市景观。

  然而,北外滩绝不仅仅是最好的“看台”,未来,我们坚信它也会成为上海明天又一个重要的“舞台”。

  通过“城市综合体群”的整体设计和打造,北外滩地区的整体性和功能性将获得飞跃式提升。

  商业商务完美融合——主要楼宇三层以上是商务空间,三层以下是商业设施,总体商业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为白领和市民消费提供服务;国际客运中心邮轮码头的商业空间将外移至东大名路,按照国际邮轮目的港消费模式进行改造,与北外滩的商业设施融为一体,为到港游客就近消费提供便利。

  立体交通极其便利——轨交12号线横贯东西,三个车站(12号线东段明年通车,全线2014年通车,在北外滩设三站:国际客运中心站、提篮桥站、大连路站)都与城市综合体共同规划、建造;商务楼宇和商业设施借鉴香港中环经验,以连廊相通,地面行车,空中行人,公交换乘既方便又安全;陆家嘴的车辆经由新建路、大连路隧道,5分钟即可直达北外滩,不仅为浦东的白领就餐、消费提供方便,也在城市形态上构成“陆家嘴—北外滩板块”,以北外滩的增量与陆家嘴的存量形成交错、互补……未来的北外滩,在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上,一定会和外滩、陆家嘴比肩而立,相得益彰。

  四川北路是一个心结

  重现老商业街繁华打造进口商品集散地

  东方早报:四川北路曾经名列上海三大商业街,现在却陷于低谷,未来有无可能重现繁华?

  孙建平:四川北路一直是虹口人的一个心结。曾经的辉煌与现实的相对冷落形成鲜明对比,让人耿耿于怀。客观来看,以前的四川北路主要是社区商业,近年来随着周边地区社区商业由紧缺到繁华,四川北路却没有及时调整、提升自身业态和定位,陷入低谷情有可原。要摆脱这种尴尬,必须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对四川北路未来发展定位进行整体研究和调整。

  宏观层面,去年我国调整贸易战略,通过扩大进口规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四川北路提供了契机。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把四川北路定位设计为:在空间上,打造辐射上海东北片区的商业中心;在经营特色上,成为具有鲜明国别特色的进口商品集散地和进口企业集聚地。当前的重点,是根据上述定位做好业态和形态的调整。

  前不久,四川北路一批商贸企业和重点项目业主自愿组成商贸发展促进会,为加快四川北路的载体建设、业态调整和商铺置换群策群力,促进四川北路的快速发展、协调发展。4月15日,虹口已与市商务委、上海综合保税区签署共同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先行先试,依托四川北路商业街为综保区不同国别的进口商品提供国内集散服务和市场渠道,延伸和完善国际贸易产业链。

  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四川北路一定能再现辉煌。

  东方早报:转型之年,虹口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还有哪些设想?

  孙建平:我们的思路是依托“3+2”五大功能区发展五大产业。“3”就是北外滩、四川北路、大柏树三大核心功能区;“2”是两大特色功能区:以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为核心的上海市低碳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以1933老场坊和国家音乐出版基地为核心的上海音乐谷文化艺术功能区。五大产业分别是:航运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旅文体产业、低碳环保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航运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前面已经讲过。商旅文体产业以四川北路和虹口足球场一线为轴心。新建成的凯德龙之梦吸引了大量客流,下一步,我们将以四川北路为核心打造进口商品集散地,以虹口足球场和由虹口体育馆改造而成的虹口大舞台为核心打造文化艺术体育产业集聚地。低碳环保产业方面,以花园坊为中心,推动成立上海节能产业发展联盟,依托上海低碳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探索碳排查、碳交易等创新试点,争取在碳金融领域走在全市前列。

  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重点是促进文化与创意、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数字媒体、数字出版、音乐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上海音乐谷正在建设之中,中图蓝桥出版基地已经成为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人民音乐出版社、荣宝斋等“老字号”出版机构都已入驻虹口。五大产业将成为虹口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为虹口新崛起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旧区改造是第一民生

  改善2.5万户住房再难也必须完成

  东方早报:今年以来,虹口推动旧区改造的势头之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虹口旧区改造的总体目标是怎样的?

  孙建平:虹口是上海危棚简屋最集中、旧改任务最重的老城区之一。目前,全区仍有152万平方米成片二级以下旧里,约62000多户居民居住条件非常恶劣,群众盼旧改、搬新家的愿望十分强烈。当看到一些群众通过违法搭建方式自行改善居住状况时,我们更是深深地感到愧疚和自责。与此同时,虹口的人均土地资源仅占全市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所需的全部空间,都要通过旧改征收来获得。旧改的滞后,不仅拖累民生,也成为转型发展的掣肘。

  创新是生动的,转型是具体的。转型发展,既要有开放的心态,更要有明确的抓手。对虹口而言,旧区改造就是第一民生,既是当地群众的第一意愿,也是党委、政府的第一任务。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将是虹口发展的最大制约,解决好了就会成为实现虹口新崛起的最大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我们选择了旧改这块“硬骨头”,而是旧改选择了我们。我们除了举全区之力、以决战之势,突破旧改这“华山一条路”之外,别无他途。

  现实中,受房源、资金、政策、法律等多种因素影响,旧改推进工作的确困难重重。尽管如此,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五年内完成或超额完成25000户的旧改任务,再难也必须完成。今年必须确保完成5000户。

  东方早报:以虹口现有的资源,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是否难度很大?虹口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孙建平:确实,假如我们按常规思路开展工作,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只有付出非常努力、采取非常措施,才有实现的可能。所谓非常努力,当然是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只争朝夕。所谓非常之举,就是创新工作机制,迎着困难上,围着难点攻。

  组织设置上,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旧区改造和房屋征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和三个分指挥部,组织开展旧改征收工作。加强旧改一线党的建设和领导,把支部建到每一个基地上。

  干部选派上,组织部门为旧改开设“绿色通道”,旧改需要什么干部,就调派什么干部。同时,把旧改征收工作当作培养干部、锤炼干部的舞台。

  推进步骤上,对违法建筑、违法出租和违法经营等“三违”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打好旧改“前哨战”。

  资源配备上,举全区之力支持旧改、保障旧改,实现人力物力全区动员、资金资源全区统筹、目标推进全区协同,有效解决资金资源分散、工作合力不足的问题。

  东方早报:旧改工作中,老百姓对政策的理解和配合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难点。对此,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孙建平:前几天,我参加了虹镇老街一号地块的开放式主题党组织生活会。一位82岁的老党员对我说:他年纪大了,不能为党做更多的贡献,但是他一定带头签约,也算是为党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我非常感动。

  让人高兴的是,在党员骨干和社区干部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号地块808户公房居民,原定十天的第一轮征询,仅用了48小时就超过了95%的支持率,最后以98.5%的支持率通过了第一轮征询。可见,旧改基地的广大党员群众,不仅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也是我们的依靠对象。

  从某种角度讲,旧区改造就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只要我们充分动员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从群众意愿到民心所向,再到众志成城,就能做到决战决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眺陆家嘴
阅读上海100胜 | 浦江十景之玉兰花开 北外滩:撑起浦西崭新天际线
虹口北外滩让你刮目相看!惊艳魔都的亮点,这几个够吗?
浏览北外滩
上海最大棚户区未来会卖20万/平?因为有内幕?
111.35亿!刚刚,上海北外滩超百亿级地块底价成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