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速充电 前路漫漫

面对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发展纯电动车无疑是减轻污染的重要措施。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纯电动车虽好,快速充电却成了拦路虎,人类不得不走“曲线救国”的道路,先发展混合动力车,进而发展纯电动车。何时能解决快速充电难题,这不禁在我们心中打了个问号。

快速充电面临重重困难

想要达到纯电动汽车批量生产并广泛应用于生活的目标,关键是要解快速决充电问题,此时给电动汽车配备什么样的电池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是铅酸蓄电池,但是这种电池的正常充电耗时是10~20小时,完全不能满足快速充电的要求。为了解决充电慢的问题,现在普遍看好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但是这些电池往往因为成本高、安全性未知等问题还不能被大量使用。

此外,标准的不统一是阻碍快速充电技术发展的另一大问题。围绕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技术标准,全球主导权之争愈演愈烈,丰田和日产等日本大型汽车厂商制定的“CHAdeMO”率先向世界标准发起冲击;欧美8大汽车公司在2012年5月发布了“SAE Combo”标准,摆出与CHAdeMO对抗的姿态;而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也在2012年9月制定了独树一帜的“Tesla Supercharger”标准,并进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快速充电技术标准呈现群雄割据的局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势必增加快速充电技术发展的难度。

如此来看,快速充电发展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但不得不说,技术问题仍是重中之重。

电动汽车正在充电

技术突破正在进行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脚步并没有停下片刻,车企加大投资,专家刻苦研发,正在为快速充电寻找更多的可能性,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1ic电源网

近日,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道》刊发了复旦大学吴宇平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关于水溶液锂电池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其研发的新型水锂电,可以大幅降低电池的成本,提高其能量密度,从而使电池充电时间更短,储存电量更多,耐用时间更久。用吴宇平教授的话来说,用这种电池充电只要10秒钟,充入大约60度左右的电,就可以使一辆电动车连续跑上400公里。已有国外机构对该技术提出了合作意向,希望该技术能尽早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东亚道路工业公司另辟蹊径,开发出了无需使用充电线,可使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完成充电的铺装技术。它通过将供电线圈埋入道路的非接触供电技术,电动汽车可在行驶和停车时进行充电。如果该技术投入实用化,无疑是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的又一途径。

更多的科学家正在研究新型电池的使用,不断突破技术难题,降低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等电池的成本,使这些新型电池能够尽快应用到电动车中。

实现快速充电还需等待

快速充电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技术的突破,还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政策的推动、充电标准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已建成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就我国而言,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数据显示,中国25个电动车试点城市中,共有243个在运营的充电站,以及1328个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安装在停车场或其他公共区域,但这样的充电设施网络密度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我国正在积极建设充电桩,未来几年,像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将会建设更多电动车充电桩。

前文提到,标准的混乱也是阻碍快速充电技术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日美欧三大充电标准上演“三国演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有一种标准获得主导权。反观我国,国家工信部也在重点支持电动车等新技术标准的制定,政策的倾斜,是快速充电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http://power.21ic.com/

综上所述,快速充电技术面临着技术、政策、标准等难题,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但是我们看到了政府、车企、专家的努力,尽管前路漫漫,我们相信,快速充电技术总有一天会走进生活、造福人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大功率车载充电机成大势所趋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火热背后
【中华论坛】公布:电动汽车全套新方案
[观点] | 听欧阳明高谈电动车安全那些事
电动汽车的未来:无线充电 边走边充将成为现实
电动车统一国标将陆续出台 10股成大赢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