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P4公孙穴(脾经)
SP4公孙穴(脾经)

穴位名称:公孙穴

公孙的含义为"脾居中土,灌溉四旁,有中央黄帝,位临四方的意义,黄帝姓公孙,故以此为名"。

1)公孙穴。“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该穴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冲脉的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其来源是位于人体重力场中心部的高温区胞宫,故其气血物质温压较高。而本穴位处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场的制约下,冲脉流行至公孙的物质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冲脉的体内经脉,故冲脉气血出公孙后会急速气化。
   
2)足太阴络穴。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其运行为横向输散脾胃二经,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穴。

穴位编号:SP4

穴位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穴位功能:呕吐、腹痛、胃脘痛、肠鸣、泄泻、痢疾。

有缓解治疗腹胀、胃痛、肠鸣、胸闷、心痛、脚气等作用

健脾和胃,理气化湿。

【功能作用】以水湿风气的形式运化脾经之气。
   
【主治病症】胃痛、呕吐、肠鸣、腹痛、痢疾、心烦、失眠、腹胀、食不化、脚气、足踝痛、颜面水肿等。急性胃脘痛,胃脘堵闷,不思饮食,绕脐腹痛,泄泻,便血。心痛,胸闷,胁胀。月经不调,胎衣不下,产后血晕。
   
【功效作用】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
   
【古代记述】久疟不嗜食,多寒热汗出,善呕,痰壅胸膈,肠鸣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不嗜卧鼓胀,霍乱,心痛,脾冷胃痛,胁胀,胁痛,食不化,肠风下血,足心热或痛,痫疾。
   
【近人报道】头晕,胸痛,心悸,下腹部痉挛,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痛经,胎盘滞留,足趾麻痛。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等。

 

公孙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冲脉为妇科主脉,所以公孙是治疗妇科诸症的要穴,如痛经,不孕,崩漏。此穴是脾经络穴,脾胃相表里,所以一穴可治脾胃两经之病。所以胃痛、胃胀、胃下垂,都可按公孙取效。就连胃经头痛(眉棱骨痛),揉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此穴还能治高血压、手麻、腰痛,若配以心包经内关穴同时使用,效果更佳。

肠梗阻针刺公孙穴、内关穴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很痛苦,针刺公孙穴(双)、内关穴(双),可以迅速缓解痛苦

  非肠梗阻腹痛针刺公孙穴也有效。

  针刺治疗蛔虫性肠梗阻,疗效很好,常用穴位有中脘、大横(双)、关元、足三里(双),其中大横是治疗蛔虫梗阻的主要穴位。

 

艾灸公孙穴治胃胀

有的人容易胃胀,尤其是秋天的感冒等伤燥引起的胃胀,这种毛病很容易留下病根。艾灸公孙穴便是最好的方法了。

具体做法为:直接把艾条点着,悬在左侧公孙穴上方2~3厘米处,拿点着的一端对着穴位灸。每次灸5~7分钟,以穴位感觉温热不烫,而且胃里开始变暖和为宜。经常胃胀的人则每周灸2~3次。

 

   【文献摘录】

   《甲乙经》:“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己乃衰,即取公孙及井俞。
   
《灵枢·经脉》:“去本节之后一寸”;
   
《医学入门》:“太白后一寸陷中”;
   
《循经考穴编》:“赤白肉际。”
   
《标幽赋》:“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

穴位位置:在跖区,当第1跖骨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

【取穴技巧】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配伍:呕吐、眩晕:公孙配膻中。

1)公孙穴配丰隆穴膻中穴中魁穴,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要治呕吐、眩晕;

   2)公孙穴配解溪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要治胃脘胀痛;

   3)公孙穴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

   4)公孙穴配束骨穴八风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5)公孙穴配支沟穴章门穴阳陵泉穴,主要治疗胁肋下痛;

   6)公孙穴配足三里穴滑肉门穴太白穴,治胃痛;

   7)公孙穴配滑肉门穴三阴交穴肾俞穴命门穴,治月经不调。

   8)公孙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主治胃脘胀痛;公孙穴配丰隆穴膻中穴主治呕吐、眩晕;

   9)公孙穴配合天枢穴梁丘穴丰隆穴,针刺得气,平补平泻,天枢加电针,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单纯性肥胖;

   10)公孙穴配合谷穴内关穴,针刺得气,用电针治疗仪分别连接于双侧同名穴,每次20分钟,10-20天为一疗程,治原发性低血压。

一穴多用:

1按摩: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公孙200次,用于治疗腹痛。

2艾灸: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1次,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水肿。

【特效按摩】用中指指腹向内按压公孙穴,以有酸胀感为宜,可辅助治疗腹胀、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等症。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公孙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腹痛。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公孙穴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治疗呕吐、水肿、胃痛等。

【针灸疗法】公孙穴,直刺0.5-1寸。

 

注意事项:

穴位图:

  














2016-01-19红于烟台

放入博客时间:2016-01-22

最新修改时间:2016-01-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脚下一穴专治胃痛胃胀!医生没空说,我来告诉你
它是人体身上的“养胃药”,经常按一按,幽门螺杆菌都躲着跑
从头到脚用穴位:五脏六腑:内病外调是长生的通灵法宝 胃篇
摆平脾胃任何疾患、调经健脾的第一大穴——公孙穴
足三里、梁丘、天枢、地仓、漏谷12大穴位通脾经,调气血、治病痛
公孙穴位位置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