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拜谒宗泽墓[江苏/潘春华]
    在享有“城市山林”美誉的古城镇江东郊京岘山北麓,安息着一位千古英雄——宋代的抗金名将宗泽。一个秋日的上午,我迎着明媚的朝阳,拜谒了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之墓。 
   宗泽墓园依傍高山,面对浩浩长江,绿树环抱,峰峦拱卫,气象雄伟。随着路人的指引,走过一段不足百米长花岗石块铺就的墓道,很快便到了石阙坊。只见阙坊横额上阴刻着隶体“宗泽墓”三个大字,两侧刻有一副楹联:“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概括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杰出思想和英雄人生。走过石阙坊,沿着桂树后的台阶拾级而上,便见宗泽墓。墓冢坐南朝北,依山势用块石驳砌成直径3.5米、高2米的圆形墓扩,周围护以石围墙,墓前竖起一方白云墓碑,上刻“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九字。回望墓道,两旁绿树密集,庄重肃穆。墓道右侧不远处,便是宗泽纪念馆,回廊门柱两侧悬有一副楹联:“迭奏回銮至诚表继孔明后,再三呼渡不朽功开岳穆先。” 
   宗泽(1059年—1128年),字汝霖,汉族,婺州义乌(今属浙江金华)人,哲宗元祐六年(1091)进士,宋代抗金名将,被人称为“忧国忘家”,在我国南宋抗金史上曾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靖康元年(1126)宗泽任河北义兵都总管,后任副元帅。徽、钦二帝被掳后,宗泽留守开封,他亲率将士造战车,筑坚垒,联络北方忠义民兵,破格提拔岳飞为大将军,屡战屡胜,破金兵30寨,连金人都敬畏地称他“宗爷爷”。后因受朝廷中当权者排挤,宗泽举家迁至镇江,夫人陈氏病故后,选择镇江京岘山北麓为葬地。为悼念结发妻子,他在京岘山下的龙目湖畔构筑了草庐,陪伴了多日。 
   后来,金兵南下,两河沦陷,汴梁被围,朝廷不得不重新起用宗泽。此时,宗泽抗金的决心更加强烈,作为北方留守,他孤军苦战大小七十役,威震敌胆,他曾24次上书高宗赵构还都,要求增派兵力,截击金兵归路,收复失地,夺回徽、钦二帝,都因投降派阻挠未能如愿,以致忧愤成疾。临终时,宗泽吟诵杜甫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又连呼三次“渡河杀敌”,气绝而亡,终年七十岁,去时无一语言及家事,念念不忘北伐。宗泽死后,宋廷追谥忠简。其子宗颖和岳飞扶柩至镇江,与夫人合葬于京岘山北麓。自此,英雄宗泽与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结缘。 
 宗泽善于以诗明志,参加科举考试之后,与友人同游华山,写了《谒华岳》一诗,他在该诗结尾中写道:“发我文物秘,像渠膏泽倾。太华屹不摇,我山身载行。”立誓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像渠水那样滋润大地,以华山“屹不摇”般的毅力肩负起捍卫国家的使命。宗泽还写过一首名为《早发》的诗:“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大将风度及爱国情怀。 
   宗泽不仅拥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治军严明,体恤将士,有功必赏,有才必举,对各路宋军一视同仁,流散在河朔各地的宋军残兵迅速团聚到宗泽的旗下,并锤炼发掘出岳飞、王再兴、李贵、丁进、杨进等一批杰出的抗金将领。宗泽更是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黄淮两岸人民爱他敬他若神明,把恢复安定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宗泽是抗金斗争中涌现出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北宋最优秀的统兵文臣,与李刚并称“抗金双杰”。 
    拜谒完宗泽墓,当准备退出墓道时,忽见一道阳光将石阙坊背面的楹联照射得分外醒目,上面写道:“颁表八百年前勋绩永昭明于日月,锡垂万千载后珠玑长炳耀乎乾坤。”此联闪耀着抗金名将宗泽万世流芳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凝聚了古今人们对民族英雄的褒奖和评说,值得后人瞻仰与记忆。 

-----------中国楹联报2016年12月30日 >总第1277期 > 第二版 > 新闻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岳飞墓前的秦桧跪像是何时出现的?
此将是岳飞的恩师,力主抗击金国侵略,却忧愤而终,现安葬何处?
七绝.拜谒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感怀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书法
《散文诗.抗金名将岳飞》
“西子湖头有我师”----谒张苍水墓、祠(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