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饿却还想吃,是病了吗?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刚吃过午饭没多久,可刚过下午2点就心神不宁拼命想吃东西,更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吃吧又怕长胖,非常纠结。

刚吃过饭,为何还想吃东西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全是多巴胺在作怪。

多巴胺是大脑内脑垂体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负责一个人的情绪和感觉,同时传递兴奋和快乐的信息。人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多巴胺,体内多巴胺水平过低可能会引起抑郁症、体重增加、慢性疲劳综合征,甚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帕金森病。

幸运的是,正常情况下我们很多日常活动——比如吃饭、睡觉、“嘿咻”等等都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来预防上述疾病。

明明不饿,就是忍不住要吃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不舒服或者无聊的环境中时(比如下午的办公室……),脑内多巴胺的浓度会明显下降。为了避免抑郁或其他更加严重的疾病,身体会想方设法地通过某种途径促进多巴胺分泌,其中快速吃点东西或许就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有研究表明,越孤独的人,越易饿,越想吃东西。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吃”在人类进化中是一项高度参与的群体性社会活动。时至今日,人们大多时候依旧是和他人一起吃饭。所以当人们觉得孤独,就会本能地去寻求食物,潜在的心理含义则是想通过食物寻求社会联系。

如何既增强活力又防止发胖

通过进食减压或排遣孤独的方式是非理性的、不积极的。那么,如何做才既能避免额外加餐带来的体重灾难,又可在昏昏欲睡的下午活力满满重新快乐起来呢?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想吃东西时先喝杯水

抑制不住食欲的时候可以先喝一杯水,既有助于消除饥饿感又能缓解嘴巴寂寞。另外饭前先喝水也是增强饱腹感的有效措施,以避免卡路里摄入过量。

2.起身散个步

除了吃东西之外,运动也是加速多巴胺分泌、补充精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与其坐在椅子上痛苦地纠结要不要吃,会不会胖,不如起身散个步,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3.用水果代替高糖零食

当然啦,即使最终被强大的食欲打败,选择富含膳食纤维同时低热量的水果也会比高脂肪、高糖分的精加工饼干或膨化食品更有利于控制体重、预防发胖。

4.细嚼慢咽

我们不排斥吃东西,但速度要放慢。在下丘脑处有一个会产生饱腹感的结构,叫饱食中枢,这个部位至少需要10分钟的信号反馈,才能产生饱不饱的感觉。而细嚼慢咽,可以拉长进食时间。这样,一定时间后,饱食中枢就会产生“错觉”:已经吃饱了,进食行为就会因此停止。

此外,若禁不住“吃”,可以做好时间管理,分解繁杂任务,尽量减轻工作压力;多和亲友沟通,及时排遣情绪,缓解孤独感。 本报综合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明一点也不饿,却拼命想吃东西,该怎么控制?
多巴胺分泌排行榜,分泌越多人会越舒服 转载
多巴胺分泌音樂
多巴胺分泌排行榜[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活化腦部音樂 [2小時] 多巴胺分泌音樂 , 第二輯 讓大腦放鬆
(原创)学习感悟[1.读书名言一177一8]惰能致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