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求”绝学

      三、意元体参照系
   意元体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意元体和混元气的混化,如同初始混元气和混元气的混化,是自然而随意的。但意元体有了主动性,能够对意元体和混元气的混化内容和结果进行鉴别和判断。提供判断标准和度量模式的功能,我们称之为意元体参照系。意元体透过参照系进行的混化和运动,就是思维。
   1、既有参照系的形成
由于参照系的不同,或说由于判断标准和度量模式的不同,思维被分为了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概念思维、体察思维以及实像思维。这些思维的参照系是如何形成的哪?
   我们知道,初始意元体形成的一瞬间,即被自我意元体所取代,其标志就是自我意元体有了参照系。
生物在其漫长的进化演化过程中,各种主要信息沉积物化为遗传基因,而被后代所复制。这些遗传基因,就成为后代生命赖以延续的基础。及至到了人,这些遗传基因已简练优化而被人继承,而这些遗传基因所含的信息,就是自我意元体参照系的初始内容。
   这种参照系,基本上是对运动感觉和形象的判断和度量,因而可以说,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或说是从动物界继承来的。人类只需要学会如何去运用便可。
人类在社会活动和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和了解、掌握了大自然的一些规律。传播和交流自然规律过程,就产生了语言和文字。对语言和文字的运用和鉴别,就在意元体内形成了参照系,而人类也就学会了逻辑概念思维。
   刚开始,人类学习和运用逻辑概念思维,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运用逻辑概念思维越来越成熟,逻辑概念思维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意元体内逻辑概念思维的参照系也就逐渐完满和充实起来。逻辑概念思维参照系的信息,沉积物化为遗传基因的内容,被一代代遗传复制。到了我们现代人,已经不用再为打造逻辑概念思维参照系而浪费时间了。人一出生,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尽快学会意元体参照系所规范的思维模式,并尽可能拓展意元体参照系。
人类一但学会了使用逻辑概念思维,偏执意元体也就形成了。
   人体内的气机变化,是在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参照系的规范下自然运化的,主要还是对物质的质量和能量起作用。逻辑概念思维运用和混化的是信息,基本上不牵扯气机。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意识运动对生命运动规律的干扰,也使人类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能量,以用来学习和掌握意元体的思维模式,以用来展现意元体的所有功能。
其实,意元体形成的一瞬间,就混化和交融着信息。或者说,正因为能够认识和了解信息,才形成了意元体这一物质形态。
   既然意元体掌握了信息的整体特性和混化规律,为什么对信息的运用只表现在逻辑概念思维呢?
首先,人类对信息的认识和运用就是从逻辑概念思维开始的,这符合人类“先易后难”的认识习惯;
   其次,逻辑概念思维参照系的强化和固化,抑制了意元体的更多功能的展现,也使人类越来越偏执地依赖逻辑概念思维参照系。
但逻辑概念思维认知的信息,只不过是信息整体的一部分。信息整体的其它部分,信息整体本身,总会通过其它渠道表现出来。因而,意元体体察信息的功能、映照信息的功能,便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并成为人们研究和探索的对象。
   2、体察思维参照系
意元体一形成,信息的整体特性也就形成了,时空整体结构也就形成了。意元体的功能,只有透过参照系才能表现出来。意元体对于混元气的混化规律的推理和演化,透过逻辑概念思维参照系而表现为逻辑概念思维。意元体对于信息的体察、对于信息的映照,该如何表现呢?
   由于意元体对于信息的映照,主要是指向意元体本身了,而且与逻辑概念思维的思维层次相差太远,因而我们主要探讨意元体对于信息的体察。
    意元体对于信息的体察,实际上是对信息的整体特性的一种认知,但因为人类对意元体的这种功能所知甚少,基本上没有适当的参照系予以表达。但信息已经存在,信息的整体特性已经存在,它总会以它固有的规律运动和混化。
   意元体对于信息的体察,可以通过运动感觉思维的参照系表现出来。由于运动感觉思维被强占渠道,而且也无法认知与认同,因而就表现为失控的运动或病态的力量。
   意元体对于信息的体察,可以通过形象思维的参照系表现出来,这就出现幻觉、幻景、仙佛鬼怪等。
   意元体对于信息的体察,可以通过逻辑概念思维的参照系表现出来,就会有星外语、与仙佛对话等。
   意元体对于信息的体察,应该有也一定会有特定的表达渠道,这就是体察思维参照系。
   3、体察思维参照系的建立
   体察思维参照系是如何建立的呢?按照佛家的说法,一为“报得”,一为“修得”。
  “报得”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遗传得来,由于祖辈有一定的体察思维,并固化在遗传基因内,而使后代一出生,意元体内就形成了体察思维参照系。或者逻辑概念思维的参照系在固化成遗传基因时,发生了某些变化或错位,变成了体察思维参照系。
   另一是偶然或意外得来。有些人发育完成后个别关窍没有紧密闭合而对气机敏感,或者意元体比较灵明的人,接受了某些信息的整体特性的反复刺激,或者接受了一定量的信息的整体特性的强烈刺激,猛然间体察到信息的整体特性,并在意元体内刻上了深深的烙印,而形成了体察思维参照系。
   “修得”即为修炼气功得来。修炼气功之人,由于长期修炼,反复运用相同的动作和意识,使体内的气机趋于有序化和整体化,反映到意元体内,就表现为对混元气的整体特性的体察,亦即对信息的整体特性的体察,从而形成了体察思维参照系。
   “修得”的体察思维参照系,在一定的时期内,和“报得”的体察思维参照系一样,远不够完满和完善,还不能完整地表达体察思维。为了尽可能完整地表达体察思维,体察思维参照系就无可奈何地走上了偏执之路,去和常态智能参照系结合。
   体察思维参照系和运动感觉思维的参照系结合,就能表现出身体的超常机能,如“金钟罩铁布衫”,如“上刀山过火海”,如“飞檐走壁”等。
   体察思维参照系和形象思维的参照系结合,就能表现出“真妄相攻”。
   体察思维参照系和逻辑概念思维的参照系结合,就能表现出直觉、灵感、发明创造、理论创新等。
意元体内一旦形成了体察思维参照系,就成为圆满意元体。
   体察思维体察的是空间整体结构和时间整体结构,实际上就是万物层次的混元气。经过长期的修炼和艰苦的努力后,体察思维参照系逐渐地完满完善起来。体察思维只透过体察思维参照系表现出来时,会发现显物质都突然消失了,在体察思维的世界里都是混元气。而混元气的整体特性,混元气的兼容性,混元气保存信息的特性,使得体察思维产生了一种错觉,即“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因而体察思维参照系还要整合常态智能参照系,使常态智能参照系和体察思维参照系成为一个整体,使常态智能参照系成为体察思维参照系的局部。这时体察思维透过成为了整体的体察思维参照系表现出来,就会发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4、实像思维的特性
体察思维体察到万物层次的混元气后,我们发现,意元体的功能表现: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概念思维、体察思维,其指向都是向外的。向外不仅指对客观世界的质量、能量、混元气起作用,还指意元体的功能都是从意元体中心向外发挥作用。要想认知意元体,要想认知意元体的整体特性,就必须要有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实像思维。
   实像思维就是意元体的认知功能对自身的察照,是“能察”与“所察”的结合,是意元体的整体对时空整体结构的映照。在意元体的所有功能都指向意元体中心后,会产生一种虚灵明静、均匀澄彻的状态。这种状态无以言表,古人常用“圆陀陀,光灼灼”来形容,我们智能功叫做“实像大显现”。我们称之为实像思维。
实像思维的参照系如此精微、精细,能够映照意元体的整体,也就把初始混元气映照出来。实像思维的参照系穿透人体的细胞层次乃至遗传基因,就实现了意元体对人体生命规律的控制和整合,达到“形气合于神则形散,神气合于形则形显”,达到“隐显自如”。
   意元体内完成了实像思维参照系的组建,就成为浑化意元体。
意元体是以大脑中心为中心向外均匀分布的,理论上来说,意元体可以匀布整个宇宙虚空,就如同初始混元气一样。但征诸实际,意元体受到了人的躯体混元气的屏蔽,而难以体现在人体之外。因而,在运用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概念思维、体察思维时,就感觉意元体在向外寻找目标,在向外混化。
而实像思维的参照系穿透了躯体混元气的屏蔽,意元体可以无阻碍地向外匀布了。只要意志力足够强,意元体就可以匀布到足够远。意元体遇到混元气的扰动时,无论混元气距离多远,意元体对混元气的映照都象是在意元体内进行。
   在实像思维的参照系的穿透下,人的躯体混元气、人体本身,也可以扩充到无限远的虚空。
   5、如何培育参照系
   参照系说起来虚无缥缈,在人体内却是实实在在的。
   意元体参照系,就是人体的生命运动规律在意元体内的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的信息,固化或物化成细胞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固化或物化成细胞中的蛋白质结构或分子结构。使得意元体内存储了无限量纲的信息,意元体也可以映照无限量纲的信息。
    信息固化或物化成细胞的一部分的过程,在自然界是自然地进行的。在自然界,信息不断地重复,或者信息连续地刺激细胞,会和细胞发生混化,使细胞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信息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可以物化沉积成细胞的一部分。而信息一旦物化,便有了特定的内容和规律。细胞也就按着这些特定的内容和规律运动。
细胞的遗传基因,本身就是固化了祖辈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单一一个细胞所存储的信息就是无限量纲的。人体所有的细胞的信息反映到意元体内,就使得意元体参照系可以度量和判断人体生命运动的所有内容和过程。
参照系是混元气的混化演化培育或建立起来的。在地球的生命体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到形成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用了亿万年时间;到形成逻辑概念思维,也用了百万年时间。
   自然的进化,是漫长而缓慢的,要靠混元气随机的混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掌握了参照系的形成和进化规律,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尽快地建立体察思维参照系提供理论指导。并且把体察思维参照系物化到遗传基因里,使我们的后代一出生就拥有体察思维参照系,只要学会如何去使用体察思维就行了,如同我们现在学习如何使用逻辑概念思维一样。
要培育和搭建体察思维参照系,在现阶段,修炼气功,是唯一可行的途经和方法。

 在人脑中建立参照系,可以类比于在电脑中建立程序模块。程序模块的特点是,输入一个信号,通过其相当确定的规律,输出一个稳定的结果。区别在于,参照系输出的是一个整体,而程序模块输出的是一个单一结果。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上,修炼气功的理论和方法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理论和功法,我们可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成就,创新出更适合我们现代人学习的理论,编创出更适合我们现代人习练的功法,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智能功就是这一时代的代表。
从修炼气功的理论和方法中,通过筛选,可以总结出两类培育和搭建体察思维参照系的代表性的方法,命名为“否定法”与“肯定法”。
   一是以佛家为代表的“否定法”。
   这类功门认为,意元体的整体特性是生来就有的。但由于人类的愚昧无知,由于人类的偏执无明,导致常态智能将超常智能掩盖、蒙蔽。而超常智能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是更高层次的整体。掌握了超常智能,就可以穿透与整合常态智能,从而能认知真实的自然规律。常态智能是低层次的思维方式,常态智能认知的自然规律都是虚妄的,无论认识得多么深刻、细致,无论如何累加,都不能达到超常智能的整体水平。因而主张把常态智能全部抛弃、摒除,全力锻炼人类的超常智能,提高人类的思维层次。
   具体做法就是采用“否定法”。把人类惯常使用的常态智能,把人类惯常使用的认识自然的方法全部否定。做也不对,不做也不对;想也不对,不想也不对。只要是使用常态智能就不对。其目的就是通过这种修炼,学会把意元体内的常态智能参照系抑制住,意元体的活动不透过常态智能参照系,不用常态智能参照系来度量和判断。从而使得生来就有的、却又非常微弱的体察思维参照系的信息凸显出来。并进而养之蓄之,使体察思维参照系的信息逐渐生发壮大,当信息量浓郁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凝聚沉积到脑神经细胞上,成为脑神经细胞的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相当稳定的体察思维参照系。
由于“否定法”得来的体察思维参照系要靠“养之蓄之”,今后功能的扩展还是要靠“养之蓄之”,因而这类功门主张超常智能要“慧而不用”。
   “否定法”是用“损”、用“忘”。
   二是以智能功为代表的“肯定法”。
   “肯定法”,顾名思义,就是肯定人类进步和发展历程上的所有文明成果,就是肯定人类所了解的所有自然规律和法则。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我们都接受;经过实践检验的规律,我们都遵守。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不必浪费时间去重复前人的探索,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
混元整体理论认为,常态智能和超常智能都是意元体的功能表现,常态智能所认知的自然界也是真实的,常态智能所认知的自然规律也是相对真理。只不过超常智能是高层次的整体,对自然的认知更全面、更深刻。常态智能认知的是局部,必然有一定的偏差。但常态智能是超常智能的局部,常态智能所认知的自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自然界,是超常智能的组成部分。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常态智能和常态智能的学习,能够在理论上大概了解超常智能。如同有了一个标定的目标,就不会为路上的假象和诱惑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具体做法就是“以理作意,指导练功”。哪怕我们不知道体察思维是个什么样子,但我们以智能功的理论作指导,通过对功法的刻苦习炼,总会有豁然开通的一天。
   智能功强调“理上开窍”,强调“主动地内向性地运用意识”,就是“肯定法”的典型运用。
  “肯定法”是用“证”、用“得”。
   智能功在功法上安排了三种运用“肯定法”的方式,一是“以意引气”,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二是“以形引气”,定慧双运;三是“音声引气”,混元窍开合。
   在培育体察思维参照系的初期,由于要积聚信息量,所以要耗费一定的能量。而一旦物化沉积到脑神经细胞上,就如同建好了电脑的程序模块,混化一个信息,就会必然地出来一个体察思维的结果,基本上不用耗费能量了。
   在使用体察思维参照系的初期,由于不熟练,各相关单元协调紊乱,也会耗费一定的能量。而一旦运用纯熟,也就基本上不用耗费能量了。
因而智能功主张要主动使用和经常锻炼体察思维,使体察思维参照系的运用尽快稳定下来。就如同使用电脑的程序模块,用的越多,运转越稳定。还会带来额外的好处:1)把自身所蕴含的功能最大程度地释放;2)开发出与相关单元的协调功能。
   一般来说,固化成身体的细胞结构的物质,其混元气的特性能在意元体内稳定的表达出来,组成意元体的参照系。而身体外的混元气和信息,由于信息量小,信息结构不稳定,虽然在意元体内反映的是无限量纲的信息,可如果意元体的参照系无法鉴别与判断,也就基本上不会对人的生命运动产生影响。
6、思维参照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组成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参照系的信息,基本上是人的生命运动规律在意元体内的反映。换句话说,人的肉体生命结构,是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参照系的固化形式。由此可以看出,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参照系无法脱离物质的质量和能量而存在。
   逻辑概念思维,反映的是显物质周围弥散状态的混元气。逻辑概念思维参照系的基础,主要是脑神经细胞及其树突结构,以及脑神经中枢的区域功能定位。虽然逻辑概念思维参照系对物质的质量和能量还有些许依赖,但逻辑概念思维参照系已经主要是运用信息和判断信息了。
   本来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都是一个整体,都有各自的整体特性。可逻辑概念思维一形成,就是高一层次的整体,把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整和成为其局部。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必然要抑制其一部分特性以适应整体,而逻辑概念思维也必然会有新的整体特性--自主性。逻辑概念思维参照系对于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参照系的穿透与整和,使得人的意识可以支配人的生命运动,人的生命运动成为意识的工具和手段。
人的生命运动是对物质的质量和能量起作用,因而逻辑概念思维也只是对物质的质量和能量有自主性。人拥有了逻辑概念思维,便以意识的自主性区别于动物界。
    体察思维参照系,鉴别与判断的是时间整体结构和空间整体结构,也就是万物层次的混元气。体察思维参照系一旦形成,就是更高一层次的整体,必将整和逻辑概念思维、运动感觉思维、形象思维参照系成为其局部。体察思维参照系对于常态智能参照系的穿透与混化,使得常态智能参照系的基础--细胞的特性表现发生了突变,细胞的显物质的特性被抑制,细胞的混元气特性被发掘和凸显。连带着,人的生命运动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的生命层次得到了升华。
体察思维整体的形成,一定是伴随着人的肉体生命的改变。这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是使用“否定法”的功门,待练出体察思维后,用体察思维参照系穿透人的肉体生命,强制性地、整体性地改变人的生命运动。即所谓“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二是使用“肯定法”的功门,一边练功,一边提高生命层次,一边搭建体察思维参照系。到了一定时段,由量变而致质变,形成体察思维整体,而“豁然贯通”。
一个练功之人,无论其理论多么丰富,无论其口才多么出色,只要其生命运动没有升华,只要其健康梯度没有提高,就还在常态里打圈圈。
    四、定而生慧、定慧双运
我们在练功过程中,对意识和动作的无限重复和反复运用,就是为了达到定而生慧,定慧双运。
智能气功的关键,不在于动也不在于静,而在于定。定是什么呢?定就是固定的模式。无论是意识和动作,还是身体的气机变化,只要有了固定的模式,就形成了规律,就凝聚了信息量,就能提高生命力。
在固定的模式下,混元气的重复刺激和反复混化,首先使得身体的细胞结构排列有序化,消除了细胞结构由于杂乱无章和各行其是而造成的内耗,提高了身体的健康梯度;进而使得脑细胞结构排列有序化,增强了意识的穿透力和意志力,增强了思维的整体性;再进一步,促使脑细胞中的蛋白质结构和分子结构的运动有序化,类似于激光的形成,产生整体的合力,形成时空结构诱导,整体运动和整体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身体的功能。
   最后,信息量凝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物化沉积到脑细胞里,把这种生命运动的有序化也固定下来,成为我们随时可以使用的身体的功能。
   有序化,本身就是一种时空结构。我们的意识发挥主动性,能使得运用时空结构诱导更高效,更快捷。
物化的信息量,沉积在脑细胞里,就形成了稳定的体察思维参照系。而脑细胞的功能定位,会吸聚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信息,从而使体察思维参照系逐渐地壮大和充满起来。
   因而智能功不仅强调“理上开窍”,还要求刻苦练功。对于练功的效果,我们引入了“功程”的概念。
功程=(运用体察思维的时间÷练功时间)×100×总的练功时间
(运用体察思维的时间÷练功时间)×100是个无量词的数字,我们简称为体察思维系数。其数值在1到100之间。其意义为练功中“定而生慧”的程度。
功程=体察思维系数×总的练功时间
   如果体察思维系数达到100,那就表明在随时随地定慧双运,随时随地运用体察思维,要完成练功的功程,也就轻而易举了。举例说明(注意,是假设,不是实例):假设开混元窍需要的功程是10000小时,如果体察思维系数是10,那么需要的练功时间就是1000小时;如果体察思维系数是50,那么需要的练功时间就是200小时;如果体察思维系数是1,那就要老老实实地练功10000小时。面对这种差距,就会有人打退堂鼓,觉得别人200小时的功程,自己需要1000小时,太受打击。但换个角度来看,别人“理上开窍”做得好,他需要200小时的功程,自己下下苦功,用1000小时追上他。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提高了体察思维系数,在下一个功程中,就会大大缩小差距,甚至会赶上并超过他。人身大大小小的关窍有几百个,不要指望在一个功程中就全部打开,要一个功程一个功程扎扎实实地练功。
   功程是实实在在的,也是难以逾越的。传统功法就有“百日筑基”、“三年可成”、“九年面壁”之说。智能功以动功为主,自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结合“功程”的公式,我们作个推导。
功程=体察思维系数×总的练功时间
以“六月可成”为例。在功门里练功,一般每天至少四个时辰,即八个小时。“六月可成”是指在一定的层次时,每天练功八个小时,六个月可以完成这一功程。
假设体察思维系数相同,如果我们每天练功二个小时,就要用二十四个月即两年才可以完成这一功程。有些功友,加练了这一功法一年了,还没有预期的效果。心里就犯嘀咕,明明是说“六月可成”,怎么练了一年了,还未见效。以为自己不适合练,无奈放弃。这就是因为不懂“功程”而造成的损失,着实可惜。
如果要求的体察思维系数是20,而我们的体察思维系数是10,如果还是每天练功二个小时,那就要用四年才可以完成这一功程。如果体察思维系数过小,建议就不要加练这一功法了。老老实实按智能气功的功法层次练功,效果会更好。
   完成功程的过程,也就是培育和搭建体察思维参照系的过程。
   五、超常智能的常态化
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超常智能不断常态化,并转化为科技和知识的过程。

在我们的祖先看来非常神奇非常高妙的本事和技术,已经是我们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上天入地下海,日行千里,隔空传音等在古代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功能,我们现代人用简单的技术手段都可以达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都是我们人的功能的外化。自然界已经是人化的自然界,是人的肌体与功能的外展与延伸。另一方面,自然界的物质所具有的功能,我们现代人都应该拥有。

人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超常智能所认知到的功能和规律,用物质手段在常态社会中复制出来,成为常态社会的科技和知识,能被人们学习和掌握。也使得原先要靠超常智能才能掌握的功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灵活使用。

对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明了智能气功科学的发展方向。

超常智能的常态化
  1、看气:
看气是介于超常智能与常态智能间的过渡状态,极不稳定,最易被敏感的人拥有,也最易被赋予神秘色彩。
一般看气都是在暗淡的背景映衬下,看到头顶上一束光,看到两眼两束光,以及三盏性灯等,都是气的光谱特性的反映。
从现代科技的角度来说,红外波段的光一般感觉偏黄偏红。如果看气看到了红外波段,加之人体的气血循环流动,就会看到一个人红红黄黄地上下流动。不懂科学知识,就会把自己吓倒。
红外摄像仪,就是把人类视觉看不到的红外波段的影像摄录下来,转化为人类视觉可接受的光学影像,供人类研究把握。
还有就是对光亮极其敏感,在别人感觉伸手不见五指时,也能借助几点星光,而看清周围的景物。微光夜视仪就是这种功能的外化。一般情况下,微光夜视仪看到的景物偏绿,轮廓不清晰,给人的感觉象是鬼影憧憧。
   2、透视、遥视、遥感:
都是对空间整体结构的反映。其特点是信息量相对稳定,有明确的形态和界限。
透视是对显物质内部特性的反映。具体应用有:X光机,超声波,CT扫描,核磁共振等。
遥视是对视觉范围之外的显物质的反映。具体应用有:雷达,望远镜,电视直播等。
遥感则主要是对信息的接收。具体应用有:卫星遥感,检测仪器等。
透视是要穿透显物质,把显物质内部的信息提取出来,反映出来。透视反映了意识的指向性。
遥视也可以只反映显物质的外部特性。它的超常表现在穿越了空间和距离的限制。
眼、耳、鼻、舌、身是常态感觉器官,接收的信息叫常态信息。超出了眼、耳、鼻、舌、身等常态感觉器官感知范围,或者低于常态感觉器官的感知阀值,都可以叫超常信息。对超常信息的接收都可以叫遥感。遥感反映了意识的选择性。
   3、预测:
预测是对时间整体结构的反映,不只是预测未来,还能感知过去。在空间的某一点上,信息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形成了时间整体。由初始混元气---万物混元气---万物混元气之间的混化---初始混元气,形成一个螺旋式循环,周流往复,无始无终。
具体应用有:气象预测,灾害预报等。
现代科学对于显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认知,形成了众多的公式和定律。本质上来说,这些公式和定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预测形式。
   4、发放信息:
发气治病、意念致动、搬运等,是发放信息的不同表现层次。由于基本上都是使显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且是意识主动去与显物质混化,因而排为同一类型。

显物质的变化,都是其外在表现。意识与之混化的是显物质的混元气。确切点说,是意识对空间整体结构起作用。因而我们的感觉就是,不管过程,没有中间环节。
例如发气治病,发出指令:好了!就从病态转为健康态。从病态到健康态,中间是怎么变化的,我们都不关心,也不用去管。

例如搬运,从一个位置,转到另一个位置,是从陆、海、空哪条线路转来的,中间有过什么变化,我们都不管。一个位置上的显物质,转到另一个位置上还是同一显物质,就叫搬运。
发放信息,没有空间、距离、大小、轻重的限制。

运输机械对显物质的搬运已经很常见了,只是消耗的能量比较大。意识搬运没有轻重的限制,神话故事里也常有搬山搬海的传说。自身搬运也不希奇。那我们能不能把地球搬一搬呢?老师是持否定态度。
   5、聚散信息:

就是“无中生有,有归于无”,实际上就是对混元气混化规律的具体运用。

“无中生有,有归于无”,也还是相对于显物质而言的,因为我们的常态智能可以验证。

由于意念与显物质混元气的混化,使得显物质完全混元气化,显物质变成以混元气的信息态方式存在,就超出了常态智能的认知范围,我们就说是“有归于无”。信息态的混元气,由于意念的作用,信息量逐渐增大,最终聚集到以显物质方式存在,使得我们的常态智能可以认知感受,我们就说是“无中生有”。

聚散信息,可以是时间整体结构中,信息的运动和变化过程的某一片断的具体空间表现;也可以是把信息量聚集到常态智能可以认知的浓度,通过意识的主动性,在现实世界里用物理手段表现出来。

我们的常态智能可以认知的显物质,由于信息量足够大,可以直接用意念聚拢或化散。而我们的常态智能不能认知的信息,哪怕把它的信息量聚集到足够的浓度,由于现实中没有相应的显物质对应,也无法把它聚成我们的常态智能可以认知的显物质。这时候就要发挥意识的主动性,通过物理手段在现实世界创造出这个显物质。这就是超常智能的常态化。

聚散信息并不是随意的,所聚散的信息都是宇宙大自然中存在的信息。哪怕是将来的信息,也是时间整体结构中自然演化的结果,也是自然中存在的信息。我们人的意识并不能生成或创造信息。所以我们智能功人是彻底的唯物论的反映论,“物来则显,物去则空”。显出的信息,可以聚成显物质,也可以化散成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偏?怎么偏的?
[转载]认识自我,完美人生
参照 系在意元体里面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作用—完人信息序
看气
混元意识论的特点
气功科学论述幻景与真妄相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