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邦的约法三章都约的是什么呢?

对于现在人而言,“约法三章”仅仅是一个成语。但在历史上,“约法三章”是一个关于刘邦的著名的典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邦的约法三章都约的是哪些内容吧!

秦朝末年,刘邦的起义军攻克咸阳的时候,刘邦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放弃了一些短视的决策,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人聚会在一起,与他们约定了三条章程,也就是约法三章。然后撤军,继续回去驻守霸上。

翻开历史书,找出刘邦当年的约法三章,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蕴藏着无比的政治智慧。这三条约定,可以比拟明朝创业时期,朱元璋听取李善长建议,遵守“高筑墙、广积粮、不称王”的“九字方针”,从而成就帝业。

这种特定的历史时期,那些出人头地的人只言片语,其实对于天下百姓,乃至历史进程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一种态度,一种选择,一种策略,一个政治口号。说对了,做好了,就能获得很好的结果;反之,则失人心、失机遇,也失去成功的可能。

约法三章第一条: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一条,虽说是与父老乡亲约定的,其实重点针对的是刘邦自己的军队。但凡军队,在得胜之后容易滋生骄傲自满、骄纵不羁的习气,然后放任这种习气去侵害百姓利益,比如历史上的李自成、太平天国等等。

军队的放任,就等于纵虎入羊群,开始只是伤害百姓,到后来就会内讧自伤,彻底丧失人心,丧失战斗力。这条约定的第二层意思才是对百姓说的,要求百姓安分守己过日子,不要趁着天下大乱打家劫舍。从法学的角度说,这条约定其实反映出很原始的习惯法特征,但乱世用简刑,在当时是简单明了,便于执行,非常有效的。

第二条:废除一切秦朝的法令

这条约定的出台,有一个历史背景,那就是“天下苦秦久矣!”天下人被秦国的暴政已经蹂躏了很久了,对秦朝的一切国家制度、法律、法令、规则都深恶痛绝、恨入骨髓了。

这样一条约定,就等于向咸阳的父老乡亲、天下的百姓表明:我们是坚决地、彻底地、毫无保留地反对秦朝的。这种表明,给予了人们一种希望,这个团队建立的政权,将是一个仁慈的、崭新的、有好日子多的政权。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这简单的一句话,既充当了政治宣言的作用,也获得了扩大统一战线的效果。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条:诸吏民皆安定不动。

这句话很直白,就是告诉百姓们,我们只推翻秦朝的暴政,只处置首恶、罪大恶极者,其他的人我们秋毫无犯,该干什么干什么,我们不会折腾,更不会伤害你们的利益,扰乱你们的生活。

历史上,一个官员到达一个地方任职,或者一个人新占领一个地方,总会发布一个公告,名叫“安民告示”。刘邦没有搞繁文缛节、长篇大论的安民告示,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就替代了安民告示的作用。稳定了人心、社会局面、军队情绪,在乱世,谁有能力稳定,谁就是百姓心目中的救世主啊。

刘邦也挺滑头的,“约法三章”完了,大伙已经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感恩戴德了,他却悠悠地附加了一句:“先就这么着吧,等各路诸侯都来了之后,咱们再商定其他的律令。”

一句话,把大伙的欲望调动得几乎高涨了,大伙一定在想:都已经这么好了,还重新制定个什么劲吧,我们都听您的!这句话也在暗示百姓,我刘邦不是个独裁者,我现在实力不够,说了也不算,要想让这么好的制度落地,长久地执行下去,那么大家就多多支持我,跟我干吧!又是一次政治宣言,太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项羽临死之前一句话,刘备却脸色突变,曹操听后仰天大笑
办公室里读历史(6)1948
项羽在乌江边上时,如果不自刎而是选择渡江,能否卷土重来?
刘邦约法三章得关中民心,项羽坑杀秦卒为自己掘坟
高深:刘邦出神入化的政治手腕,让你不得不翘起大拇指!
走不通就转弯,想不通就放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