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同盟会到国民党:同盟会是如何建立以及又是如何分裂的?
userphoto

2022.12.10 新疆

关注

有些历史,是你在历史课本中看不到的。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树起了民主革命的旗帜,使全国民主革命运动有一个领导中心,同时还团结和发展了革命力量,并且为后来的辛亥革命,作了最重要的组织准备。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中的“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无能的清王朝。“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因此,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适应当时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那么,同盟会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又是如何分裂并改组为国民党的?本期内容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些问题。说到同盟会,我们就不得不先提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这三个组织。因为同盟会就是由这三个组织共同组成的。

   甲午战争后的1894年11月,孙中山先生前往美国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革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纲领。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宗旨。

     1895年1月下旬,孙中山抵达香港,与杨衢云、陈少白、陆皓东、郑士良等人积极筹建革命组织。2月21日,兴中会总部在香港宣告成立。兴中会成立后,积极策划在广州起义。后来起义计划泄露,陆皓东被捕牺牲,孙中山流亡国外。

  与此同时,清朝也痛定思痛,朝野上下都觉得应该向列强学习。因此,清朝就鼓励并资助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去日本留学。之所以选择去日本留学,一方面是是因为两国离得比较近,节省费用。另一方面,两国同属亚洲国家,在种族、文化、国情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更容易把日本强国的经验嫁接到清朝。日本也是积极欢迎清朝的留学生。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多培养亲日力量,以便长此以往控制大清。

  在同盟会成立前夕,清朝的留日学生就达到了八千人以上,这里面就有汪精卫、同盟会领导人胡汉民等人。他们大多学习政治、法律、军事,思想也比较开放,见识到了大清与日本的巨大差距,由衷的萌发出变革意愿。

  而当时的日本,不仅是众多清朝留学生的聚集地,还是很多亡命政客的避难所。很多维新人士和革命党人大多隐居于此。他们在留学生中不遗余力的宣传救国理论。

    1903年4月,由清朝留日学生创办的《浙江潮》杂志刊发文章,号召留日学生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统一的革命团体。清朝国内的《苏报》也刊登文章称,留日学生邹容发起创立了中国学生同盟会。同盟会这个词,就这样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1904年初,华兴会在湖南长沙成立。主要成员有黄兴、宋教仁等人。华兴会以推翻满清的统治为目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华兴会原定在慈禧太后七十岁大寿时起义,由于消息泄漏,黄兴被迫再度流亡日本。

  这年的冬天,陶成章、蔡元培、章炳麟、徐锡麟、秋瑾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光复会。该会在东京设有分部,而以绍兴作为本部的活动中心。光复会将当政的满洲贵族集团,视为是对汉族的殖民统治。光复会的宗旨在“光复”二字,即推翻清廷,恢复汉人的统治地位。政治誓词是“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1905年,倾向革命的留日学生基本形成了共识,即成立一个联合组织。同年的7月19日,孙中山抵达日本横滨。与华兴会领袖黄兴在东京会面,两人一见如故,自此结下稳固的革命友谊。此后,孙中山先生陆续结识了宋教仁、张继、李书城、汪精卫等人。

  仅仅两天后,在日本东京黑龙会创始人内田良平家里。76名中国人在此集会,他们来自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孙中山先生被推选为会议主席。他倡议大家联合起来,成立中国同盟会。

内田良平

    1905年8月20日,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为副总理。除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还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其机关刊物是《民报》。本部设在日本东京。随后,大家填写盟书,在孙中山的带领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

  同盟会成立后不久,就在国内、南洋、美洲、欧洲等地相继建立了支部,吸纳了一大批进步的知识青年,革命力量迅速壮大。1905年底,同盟会会员为506人,到了1906年底增至956人。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一样,有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日本黑龙会为什么会帮助孙中山先生革命呢?这个黑龙会组织和我国的黑龙江有关系,该组织的目的在于谋取黑龙江流域为日本领土,会名也是从黑龙江而来的。

  据流传较多的一个说法是:1898年,内田良平就通过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宫崎寅藏与孙中山相识,并在1900年到新加坡,帮助孙中山组织广东惠州起义。并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内田良平正式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不久之后,当时的黑龙会会员,也就是后来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灵魂北一辉,也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帮助同盟会,并为之提供资金和武器,也是为了想在革命成功后,好把东三省变成日本的势力范围,作为日本援助中国革命的报酬。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众望所归的革命政党,却随着斗争的不断发展,走上了涣散分裂的道路。中国同盟会的分裂,以武昌起义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武昌起义前。

     1907年2月,孙中山与黄兴之间,为了关于国旗图式问题发生争执。孙中山主张沿用兴中会的青天白日旗,因为该旗是陆皓东为兴中会发动1895年广州起义而设计的,而陆皓东又在此次起义中被捕牺牲。

  黄兴主张用井字旗,以示平均地权之意。黄兴的这一主张遭到孙中山的强烈反对,黄兴也很激动,发誓要脱离同盟会。后来黄兴为了顾全大局,还是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方案。

  自孙黄分歧以后,同盟会上层的分裂与日剧增。萍浏醴起义失败后,清政府要求日本政府,逮捕并引渡孙中山先生。日本政府并没有完全照做,但利用各种关系劝说孙中山自动离开日本。同时,还向孙中山捐赠五千元为路费,日本商人铃木久五郎捐赠一万元。

  孙中山当时正需一笔军费,便接收了这一万五千元。并在离开日本前,从日商人捐赠的一万元中,拿出二千元以赞助民报社。但此时主持民报的章太炎嫌少,认为一万元都该留下,孙中山没有同意。两者之间开始产生矛盾。章太炎还催逼刘揆一召开大会,要革去孙中山总理职务, 改推黄兴。刘揆一力排众议,抵制了章太炎等人的无理要求。

     1907年6月,孙中山派人在日本购买村田式步枪二千枝。这种枪在日本虽已过时,但在中国仍不失为先进武器。此事被章太炎得知后,认为:这会使同志们白白丢掉性命。于是,章太炎便明码电告香港《中国日报 》,这个报纸是属于革命派的报纸。由于用的是明码,孙中山认为泄露了军事秘密,非常恼火,禁止章太炎等人,再干预军事问题。

  在此情况下,同盟会可以说是一派混乱。为解决这一现状,主持同盟会东京总部工作的刘揆一写信给黄兴、冯自由、胡汉民等人,要求他们劝说孙中山引咎谢罪。孙中山知道后说:“无引咎之理由可言”。黄兴也在回信中讲道:“革命为党员生死问题,而非个人名位问题。孙总理德高望重,诸君如求革命得有成功,望勿误会而倾心拥护,且免陷兴于不义” 。

  然而,同盟会内部的斗争和矛盾还未结束,却又随着陶成章去南洋募捐进一步加剧了。

     1908年秋,孙中山在新加坡设立同盟会南洋支部,胡汉民为支部长。此时,革命党人在经济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南洋因参加河口起义,被逐出的人员达六七百人,这需要安排他们的生计。革命党人为此焦头烂额,孙中山自己常常陷入衣食不周的窘境。在东京,《民报》社的经费也是捉襟见肘,章太炎也穷得揭不开锅。为维持《民报》出版和筹措在江浙等五省活动经费,1908年 9月,陶成章化名唐继高赴南洋筹款。

  到新加坡后,要求孙中山拨款三千元作为《民报 》印刷费。孙中山本来与章太炎不和,加之曾要求《民报》多发表一些革命的文章,但章太炎偏不。专门发一些“佛学”的文章,直接把《民报》总部办成了和尚庙,整天在里面吃斋念佛。因为这事,结果还被自己阵营里的刘师培告了密:“说章太炎以拿张之洞五万银元为代价,来换取在《民报》中不发革命文章”。孙中山先生对章太炎把《民报》办成“ 佛报”不感兴趣,陶成章又支持章太炎,孙中山先生对陶成章来南洋活动又存有戒心,故而未予以积极支持。

  陶成章在南洋的筹款很不顺利,便认为是孙中山先生暗中作梗,于是便开始攻击孙中山。1909年5月,陶成章地散布流言,声称孙中山将各处同志捐款据为己有,家中发了大财等。9月,陶成章等人起草了一 份《孙文罪状》,提出要求“开除孙文总理之名,发表罪状,通告海内外。并诬蔑孙中山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存款等等。很显然陶成章等人所说,纯属不实之词。尽管得到章太炎等少数江浙人的支持,但却遭到黄兴等人的坚决抵制。其言论与行动,已完全背离了同盟会的纲领与宗旨。

第二阶段的分裂发生在武昌起义后。

  这个阶段由于“排满”目的已达到,因而同盟会本身固有的矛盾便全部展现出来,使同盟会处于四分五裂之中。1911年武昌起义后,同盟会本部发表宣言,提出:向北长驱直入,建立民国。但同时又向革命党人表示,将于“ 功成事遂”之后引退。也就是说,对于武昌起义之后,同盟会到底如何发展,同盟会内部并无统一的意见。因而导致同盟会的分裂进一步加剧。

  1912年1月 3 日,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章太炎立马正式脱离同盟会,与立宪派、旧官僚联合,在上海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自任会 长。更有甚者,章太炎在武昌起义后,公然同南京临时政府唱对台戏。当时孙中山主张建都南京,以牵制袁世凯。章太炎却极力反对,公然为袁世凯呐喊说:“逊位以后,组织新政府者,当为袁氏,若迫令南来,则北方失所观望”。很明显,章太炎为了反对孙中山先生,实际上已经站到袁世凯那方面去了。

  浙江独立后,陶成章从南洋回国,担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公开在上海设立光复义勇军,练兵筹晌、招兵买马,扩张势力。这便引起沪军都督陈其美的忌恨。于是,陈其美指使蒋介石,于1912年 1月4日将陶成章暗杀于法租界的广慈医院。陈其美用卑劣的手段来解决政治纷争,不仅无益于同盟会,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黄兴是同盟会的军事领袖,就是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在民国成立之 初,却有了功成隐退的想法。武汉地区革命党领袖之一的孙武,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由于未得到部长的席位,离开了同盟会,联合湖北的立宪派,组成了“ 民社”,这又进一步削弱了同盟会的力量。

  综上所述,同盟会自成立后,内部矛盾一直不断。上层领导者不仅无力解决这些矛盾,反而由于相互间的偏见和猜疑,使矛盾白热化。同盟会虽然在领导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自身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因而武昌起义后,在失去反清大目标的同时,同盟会走上了涣散分裂的道路,以至于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如果说在第一阶段中同盟会的斗争与分裂是表现在个人恩怨、地域观念、反清方法等一些一般问题上的话。那么,在第二阶段中,却是更多地表现在是赞同共和,还是主张专制;是拥护孙中山,还是支持袁世凯等一些重大的原则问题上了。

  同盟会本身的斗争与分裂,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大悲剧。看似是内部的政见不一致所导致,但其实不然。

  首先,同盟会本身就是一个松散的政党组织,是各个反清小团体的不稳固的联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反对满清的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统治。正是基于这一点,它们走到了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政党。但就同盟会本身而言,是松散的,它的成立与出现,是特定环境下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斗争的产物。因而,各个小团体都想以自己为中心, 这就决定了同盟会领导者之间,尤其是孙中山同黄兴、章太炎、陶成章等人难以推心置腹,精诚团结, 共同奋斗。

  其次,同盟会的纲领,并没有被所有的会员所接受。这也是同盟会后来涣散分裂的主要原因。同盟会是由不同阶级、阶层、集团、派别组成的革命政党。这些政治属性不尽相同的人们,对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态度并不一致,只有在在以反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这一点上比较一致。

  在民权主义方面,虽然都赞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建立什么样的共和国,意见也不一致。孙中山心目中的民国,是想建立一个美国式的联邦国家。然而,当时也有许多人赞同英国式或日本式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民生主义方面,分歧尤为突出。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平均地权”。这是孙中山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救世方案。然而,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有人对“平均地权”提出疑问。光复会的会员基本上是地主,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虽经孙中山解释后,众人才接受,但也是勉强的。

  最后,孙中山个人的工作作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毫无疑问,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独立与富强。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孙中山,对中国的农民有着深刻的同情。然而,对于出身农民家庭,12岁就读完四书五经的孙中山来说,传统的封建影响,依然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反映在他的工作作风上就是独断专行。因此,宋教仁后来认为孙中山待人作事,“不能开诚布公,虚心坦怀”,“近于专制跋扈”。这些评论,虽有个人成见,但的确也反映了事实。因而也导致孙中山难与其它领导者和睦相处,共谋大业。

  事实证明,没有一个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就不可能把各个革命阶级、阶层、集团、派别真正的团结起来,将革命引向彻底的胜利。同盟会的涣散与分裂,既有领导者的责任,也是特定环境的产物。这一结局的出现,对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盟会本身如此快的走上斗争和分裂的道路,也是孙中山等人所始料不及的。

  分裂还导致了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在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开始用武力解决政治上、组织上的分歧,这种做法无疑更加重了分裂甚至是对立。不仅削弱了同盟会的力量,也使得同盟会无力继续向前领导革命。而此时,清王朝并未被彻底打败,因此革命还是需要有人继续来领导。同盟会的力不从心,就为袁世凯窃取政权提供了条件。因为袁世凯在当时,是一个所谓中外众望所归的人物,权力过渡给袁世凯,也就是自然的事了。尤其是袁世凯借南方革命军声势,迫使清帝退位,更是功莫大焉。

  尽管在此之前,孙中山先生坚决反对南北议和,表现出了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但无奈同盟会内部早已斗争不断、四分五裂,断送了辛亥革命的硕果。于是,孙中山便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当时迫清帝退位有功的袁世凯,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下期内容我们讲讲:同盟会为什么要改组成国民党?喜欢的朋友们别忘了点赞加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亥革命与同盟会有直接关系吗?与孙中山、黄兴有直接关系吗?
黄兴
黄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孙中山与黄兴的合作
辛亥元勋之黄兴
辛亥革命的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