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晋名将--谢玄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

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太元二年(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太元四年(379年),率兵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淝水之战中,谢玄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诱前秦军后撤,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太元九年(384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后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

太元十三年(388年),谢玄去世,年四十六。获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  。

1.淝水之战前秦方为什么会失败?

2.淝水之战牛晋方为什么会胜利?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在人们的印象中由北向南一匡天下是容易模式,由南向北荡定赵魏是困难模式。但是并不是说统一了中原然后打江南就是平推就行了,苻坚其实是有前车之鉴的:魏武帝曹操。孙吴利用长江天险也打得曹操在赤壁败北,为什么孙刘联军能做到的事情,牛晋做不到?况且赤壁之战时南方尚未统一,孙吴只据有扬州交州二州。同样在苻坚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金主完颜亮、甚至成吉思汗也都没有完成这件事。而历史上真正完成这件事的有西晋灭吴之战,后来的有杨隋灭陈之战、满清灭南明之战、本朝tz的渡江之战。相比而言其实淝水之战胜利的概率根本到不了十之七八,牛晋和前秦都只有五五分胜率,甚至前秦的胜率还要低一些。

但当时秦王苻坚是一心想要完成统一大业,野心勃勃,踌躇满志。他“下书悉发诸州公私马,人十丁遣一兵。”然后才得到“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略计兵仗精卒,可有九十七万,吾将躬先启行。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

淝水之战苻坚四十万号百万,就是这四十万中也不是全是打仗的士兵。而此前苻坚刚刚平定代国,多次穷兵黩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冬,苻坚集大臣于太极殿,商讨伐晋事宜:

坚引群臣会议,曰:「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
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餔,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
略计兵杖精卒,可有九十七万,吾将躬先启行,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
秘书监硃彤曰:「陛下应天顺时,恭行天罚,啸咤则五岳摧覆,呼吸则江海绝流,若一举百万,必有征无战。
晋主自当衔璧舆榇,启颡军门,若迷而弗悟,必逃死江海,猛将追之,即可赐命南巢。
中州之人,还之桑梓。然后回驾岱宗,告成封禅,起白云于中坛,受万岁于中岳,尔则终古一时,书契未有。」

坚大悦曰:「吾之志也。」

左仆射权翼进曰:「臣以为晋未可伐。夫以纣之无道,天下离心,八百诸侯不谋而至,武王犹曰彼有人焉,回师止旆。
三仁诛放,然后奋戈牧野。今晋道虽微,未闻丧德,君臣和睦,上下同心。谢安、桓冲,江表伟才,可谓晋有人焉。
臣闻师克在和,今晋和矣,未可图也。」坚默然久之,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对曰:「吴人恃险偏隅,不宾王命,陛下亲御六师,问罪衡、越,诚合人神四海之望。
但今岁镇星守斗牛,福德有吴。悬象无差,弗可犯也。且晋中宗,籓王耳,夷夏之情,咸共推之,遗爱犹在于人。
昌明,其孙也,国有长江之险,朝无昏贰之衅。臣愚以为利用修德,未宜动师。孔子曰:'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
愿保境养兵,伺其虚隙。」坚曰:「吾闻武王伐纣,逆岁犯星。天道幽远,未可知也。昔夫差威陵上国,而为句践所灭。
仲谋泽洽全吴,孙皓因三代之业,龙骧一呼,君臣面缚,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越曰:「臣闻纣为无道,天下患之。夫差淫虐,孙皓昏暴,众叛亲离,所以败也。今晋虽无德,未有斯罪,深愿厉兵积粟以待天时。」
群臣各有异同,庭议者久之。坚曰:「所谓筑室于道,沮计万端,吾当内断于心矣。」群臣出后,独留苻融议之。
坚曰:「自古大事,定策者一两人而已,群议纷纭,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
融曰:「岁镇在斗牛,吴、越之福,不可以伐一也。晋主休明,朝臣用命,不可以伐二也。
我数战,兵疲将倦,有惮敌之意,不可以伐三也。诸言不可者,策之上也,愿陛下纳之。」
坚作色曰:「汝复如此,天下之事,吾当谁与言之!今有众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称令主,亦不为暗劣。
以累捷之威,击垂亡之寇,何不克之有乎!吾终不以贼遗子孙,为宗庙社稷之忧也。」
融泣曰:「吴之不可伐昭然,虚劳大举,必无功而反。臣之所忧,非此而已。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畿甸,旧人族类,斥徙遐方。
今倾国而去,如有风尘之变者,其如宗庙何!监国以弱卒数万留守京师,鲜卑、羌、羯攒聚如林,此皆国之贼也,我之仇也。
臣恐非但徒返而已,亦未必万全。臣智识愚浅,诚不足采;王景略一时奇士,陛下每拟之孔明,其临终之言不可忘也。」
坚不纳。游于东苑,命沙门道安同辇。权翼谏曰:「臣闻天子之法驾,侍中陪乘,清道而行,进止有度。三代末主,或亏大伦,适一时之情,书恶来世。
故班姬辞辇,垂美无穷。道安毁形贱士,不宜参秽神舆。」坚作色曰:「安公道冥至境,德为时尊。朕举天下之重,未足以易之。非公与辇之荣,此乃朕之显也。」
命翼扶安升辇,顾谓安曰:「朕将与公南游吴、越,整六师而巡狩,谒虞陵于疑岭,瞻禹穴于会稽,泛长江,临沧海,不亦乐乎!」
安曰:「陛下应天御世,居中土而制四维,逍遥顺时,以适圣躬,动则鸣銮清道,止则神栖无为,端拱而化,与尧、舜比隆,何为劳身于驰骑,口倦于经略,栉风沐雨。
蒙尘野次乎?且东南区区,地下气疠,虞舜游而不返,大禹适而弗归,何足以上劳神驾,下困苍生。《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苟文德足以怀远,可不烦寸兵而坐宾百越。」
坚曰:「非为地不广、人不足也,但思混一六合,以济苍生。天生蒸庶,树之君者,所以除烦去乱,安得惮劳!朕既大运所钟,将简天心以行天罚。高辛有熊泉之役,唐尧有丹水之师,此皆著之前典,昭之后王。
诚如公言,帝王无省方之文乎?且朕此行也,以义举耳,使流度衣冠之胄,还其墟坟,复其桑梓,止为济难铨才,不欲穷兵极武。」
安曰:「若銮驾必欲亲动,犹不愿远涉江、淮,可暂幸洛阳,明授胜略,驰纸檄于丹阳,开其改迷之路。如其不庭,伐之可也。」坚不纳。
先是,群臣以坚信重道安,谓安曰:「主上欲有事于东南,公何不为苍生致一言也!」故安因此而谏。苻融及尚书原绍、石越等上书面谏,前后数十,坚终不从。
坚少子中山公诜有宠于坚,又谏曰:「臣闻季梁在随,楚人惮之;宫奇在虞,晋不窥兵。国有人焉故也。及谋之不用,而亡不淹岁。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
阳平公,国之谋主,而陛下违之;晋有谢安、桓冲,而陛下伐之。是行也,臣窃惑焉。」坚曰:「国有元龟。可以决大谋;朝有公卿,可以定进否。孺子言焉,将为戮也。」

反战派人数较多,多数前秦政局的重臣如权翼、石越、苻融等都表示反对,还有深受苻坚宠幸的道安、太子苻宏以及后宫宠妃张夫人等都试图说服其放弃此时伐晋的意图。这些反战派认为不可伐的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东晋方面尚存的优势。1东晋皇帝未失其道,且朝廷尚有贤才。权翼就指出:“今晋道虽微,未闻丧德,君臣和睦,上下同心。谢安、桓冲,江表伟才,可谓晋有人焉。”石越也认为:“晋中宗,蕃王耳,夷夏之情,咸共推之,遗爱犹在于人。”对此苻融等皆以为然。

2东晋有长江天险以卫其地。石越在谏议中曰:“国有长江之险,朝无昏贰之畔。”太子宏也特意指出:“阻险长江,未可图也“

而主战派的主要有苻坚以及阿谀奉承之人,另一个就是身居高官的少数民族人士,他们不是怀有复国之心就是抱有建国之欲,他们赞臣伐晋只是为了以战争制造混乱,为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创造机会。

至此前秦方人心不齐,打仗打得是什么,不仅仅是兵力和后勤,更打的是人心,人心的向背自然也反应出了兵力和后勤的比较。连相当于总司令的苻融都不赞成,这场仗怎么打?连接班人太子苻宏都不赞成,这场仗打有意思吗?

而在淝水之战调兵遣将之时,苻坚的表现就颇有意思了。首先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然后勉励姚苌说:”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这是什么意思呢?苻坚篡位谋反时当的就是龙骧将军,等于苻坚对姚苌说,我就是靠龙骧将军篡位起家的,因为这个原因我这个官职一直都没有给别人当,今天给你当了。这个就很迂阔了。这句话相当于公然鼓励谋反啊。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
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
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而此时的鲜卑慕容氏已经开始公然谋划中兴之业。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至此,除非牛晋方瞎打自杀,基本上前秦方没有什么胜率了。

基本上史学界都认为苻坚谋牛晋是以司马晋灭孙吴之战为蓝本的,淝水之战只是苻坚383年一系列军事行动终极一战,广义上的淝水之战早就开打了。

晋车骑将军桓冲率众十万伐坚,遂攻襄阳。遣前将军刘波、冠军桓石虔、振威桓石民攻沔北诸城;辅国杨亮伐蜀,攻拔伍城,进攻涪城,龙骧胡彬攻下蔡;鹰扬郭铨攻武当;冲别将攻万岁城,拔之。坚大怒,遣其子征南睿及冠军慕容垂、左卫毛当率步骑五万救襄阳,扬武张崇救武当,后将军张蚝、步兵校尉姚苌救涪城。睿次新野,垂次邓城。王师败张崇于武当,掠二千余户而归。睿遣垂及骁骑石越为前锋,次于沔水。垂、越夜命三军人持十炬火,系炬于树枝,光照十数里中。冲惧,退还上明。张蚝出斜谷,杨亮亦引兵退归。

而至于其它答主所说的

  1. 苻坚后院还没打好基础,看似统一整个北方,其实很多只是称呼他为帝而已,有个风吹草动的就分崩离析了。2、苻坚看似英明,其实自大而且无原则。只能说是前秦自淝水战败之后迅速灭国的原因而不是淝水战败的主要原因。

牛晋方为什么胜利?

1.重建北府兵并牢牢掌控北府兵。北府兵重建于建元十三年。谢玄任南充刺史,徙军府于京口,在昔日郗鉴以北来流民为主体建成的一支军队的基础上,利用桓温庚戍土断的有利条件,再度招募北来流民中的劲勇和整编流民武装而成。

2.避前秦军精锐。移师上明。

自中兴以来,荆州所镇,随宜回转。
臣亡兄温以石季龙死,经略中原,因江陵路便,即而镇之。事与时迁,势无常定。
且兵者诡道,示之以弱,今宜全重江南,轻戍江北。南平孱陵县界,地名上明,
田土膏良,可以资业军人。在吴时乐乡城以上四十余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峡。
若狂狡送死,则旧郢以北坚壁不战,接会济江,路不云远,乘其疲堕,扑翦为易。
臣司存阃外,辄随宜处分。”

由上述阐述看来,移师上明不仅是为了避免具有优势的前秦兵以保存实力,而且其地理位置更利于东晋对于上游的防御。

3.选用良将稳定军心。谢安、桓冲应当是这一时期东晋最重要的朝臣,他们都握有重兵,且有着很好的军事素养。谢安之弟谢玄长于“经国才略”;谢琰亦“有军国之用”;桓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能距捍疆场者”;还有大将刘牢之等,这些都是东晋的良将。

4.当时牛晋方谢安、桓冲和司马道子几方势力面对亡国灭种之战齐心合力。

总而言之,淝水之战前秦方失败的主要原因:

1.人心不齐,这里的人心包括庙堂之上决策者的人心,还包括民心向背。

2.灭国之战本来就很难打,而苻坚又是先是轻敌后是畏敌。

牛晋方胜利的主要原因:

1.双方实力相差并不悬殊,牛晋方牢牢掌握着经济优势,而在军队人数的劣势又不明显;

2.准备充分,高层内部利益一致。

偶然原因:苻融战死。

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如何评价谢玄?

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当时的人是两者并称的,两者作为一南一北两个对立大国的执政,确实也有资格并称。
谢安是陈郡谢氏的后人,父亲谢裒在永嘉南渡时是日后东晋元帝司马睿的府中掾吏。谢安早年不愿出仕,隐居在东山。不过因为兄长谢奕病逝,谢万北伐失败被贬为庶人,陈郡谢氏无人在朝为官,有衰微的危险,于是谢安被迫出山出仕,就是日后成语东山再起的来源。
谢安要出仕,就投入了桓温的幕府中担任了司马。后来又借兄长谢万病逝吊丧的机会离开桓温幕府,投奔了丞相司马昱。
掌握了东晋最有战斗力的荆襄集团的桓温权力极大,为了立威,废黜了司马奕,拥立了司马昱。这样,谢安就和皇帝以及权臣都有了交情,成了皇帝和桓温之间的润滑剂。
司马昱病逝之后,大臣们不敢拥护太子登基,反而等待桓温的反应。谢安联合了王氏,抢先拥立了太子司马曜,堵住了桓温篡位的道路,有了拥立之功。
之后,谢安顶住了桓温的压力,以拖延的方式拒绝了给桓温加九锡,拖死了桓温。桓温去世后,趁着桓氏一时无主,谢安和桓温的弟弟桓冲做了交易,以支持桓冲继承荆州为代价为朝廷取回了徐州、兖州、扬州等东部重镇。
谢安也继续担任朝廷和桓氏之间的纽带和润滑剂,促成了精诚合作共同对抗前秦外地的联合阵线。

在面对前秦军事压力的时候,谢安有借口建立一支新的部队--北府兵。这支部队日后成为了朝廷对抗荆襄集团的唯一依靠。
淝水之战后,谢安得到了巨大的荣誉,让朝廷感到猜忌,特别是谢氏已经掌握了一支不逊色于荆襄集团的新武装力量。
淝水之战后不久,桓冲去世,桓氏再次失去话事人。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脆弱平衡,谢安没有提出扩张谢氏势力的要求刺激他人神经,而是继续支持桓氏保持在荆襄的势力。

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四分五裂。谢安趁机命令北府兵北伐。北伐刺激了朝廷的神经,让朝廷想起了桓温的所作所为,十分猜忌。谢安为此辞职交权,出镇广陵,不久病逝。

综合谢安一生的所作所为,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朝廷和桓氏的中间人的身份存在,直到建立了北府兵,淝水之战击退了前秦。此时,桓氏话事人的不断去世以及谢氏掌握了北府兵,桓氏与谢氏的势力此消彼长,谢氏反而成了朝廷的眼中钉。为了避嫌,谢安主动交出政权,出镇前线,直至病逝。
谢安带领谢氏家族崛起,给家族带来了无上的荣誉。可惜,日后谢氏仍然不可避免的衰落,特别是其子侄辈很多人因为孙恩起义而亡,使得家族迅速衰败下去。

谢玄则是一员大将。他是谢安的兄长谢奕的儿子,比谢安小23岁。谢安在筹建北府兵的时候,就让谢玄来经办此事。谢玄也不负众望的完美完成了任务,不仅把北府兵打造成一支精兵,而且招募了刘牢之等日后名噪一时的大将。
谢安是坐镇后方的大佬,那么谢玄就是冲锋在前的勇将。他是淝水之战的前敌指挥,亲率大军击败了前秦的百万大军。日后又参与了北伐。

谢安去世之后,谢玄失去了朝中的支持者,因此被朝廷明升暗降的方式夺走了北府兵的控制权。第二年便去世了,享年只有四十六岁。

总评

谢玄文武兼备,立志挽救危亡,以图恢复。他创建的“北府兵”,能征善战,特别能吃苦耐劳,成为东晋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在淝水之战中,“北府兵”军阵严整,使秦主苻坚望而生畏,可见其强。 

历代评价

桓温: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王珣)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郗超:① 安(谢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② 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 

房玄龄:①建元之后,时政多虞,巨猾陆梁,权臣横恣。其有兼将相于中外,系存亡于社稷,负扆资之以端拱,凿井赖之以晏安者,其惟谢氏乎!……康乐才兼文武,志存匡济,淮肥之役,勍寇望之而土崩;涡颍之师,中州应之而席卷。方欲西平巩洛,北定幽燕,庙算有遗,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拊其遗文,经纶远矣。  ②伟哉献武,功宣授斧。克翦凶渠,几清中宇。 

王勃: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罗隐:隋邸旧僚推谢掾,汉廷高议得相如。 

余知古:温(桓温)在镇三十年,参佐习凿齿、袁宏、谢安、王坦之、孙盛、孟嘉、王珣、罗友、郗超、伏滔、谢奕、顾恺之、王子猷(王徽之)、谢玄、罗含、范汪、郝隆、车胤、韩康等,皆海内奇士,伏其知人。 

李儇:谢玄破苻坚于淝水,裴度平元济(吴元济)于淮西,未必儒臣不如武将! 

孙元晏:百万兵来逼合肥,谢玄为将统雄师。旌旗首尾千馀里,浑不消他一局棋。 

耶律昭:昭闻古之名将,安边立功,在德不在众,故谢玄以八千破苻坚十万,休格(耶律休哥)以五队败曹彬十万,良由恩结士心,得其死力也。 

何去非:古之人有以众而败,有以寡而胜者,王寻、王邑以百万而败于三千之光武(刘秀),曹公(曹操)以八十万而败于三万之周瑜,苻坚以百万而败于八千之谢玄是也。 

张预:孙子曰:“择人而任之。”玄之使才,各当其任。又曰:“夺其所爱则听。”玄向留城而解彭城之围。又曰:“乱而取之。”玄因符坚阵乱而决战破之是也。 

司马光:晋室既衰,中原云扰,刘石慕容之辈,弥漫河洛,蟠据岱华,宫阙芜没,陵庙隳焚。元帝(司马睿)以宗室疎属,遁居江表,天下士民有思晋者,皆裹粮而归之,国于荆扬之间,子孙相承不绝如线。独明帝(司马绍)英武,克清大憝,不幸享国不永,自余孱弱孤危,外陵内叛,寄命于虎狼之口,几遇吞食者数矣,然卒能保其位号宗庙血食百有余年,何者?王导、卞壸、温峤、陶侃、谢安、谢幼度(谢玄)为之臣也,群贤既没,使道子(司马道子)、元显(司马元显)之徒辅之,败亡不亦宜乎? 

吕祖谦:晋之始也,敌国云扰,强臣专制,上下惴恐,如处积薪之上而火将燃者,故君无骄泰之失,而臣下自以危亡为忧,是以内虽王敦、苏峻反叛相寻,桓温擅权废立,外则石氏之兵三至江上,苻坚淝水之役,江东几至不保。然当时人主恐惧于上,而王导、温峤、陶侃、谢安、谢玄之徒足以尽其力,故至危而复安,将亡而复存也。 

董颖:那复谢玄将淝水,政烦汲黯守淮阳。 

徐钧:战败苻坚百万兵,晋家宗社赖而存。当时若使玄犹在,国祚桓玄未可吞。 

陈元靓:谢庭之内,玉树森然。宏材秘畧,惟安与玄。却秦扶晋,擒融遁坚。会稽兖海,令文言遐传。 

孙原贞:夫兵贵精不贵多,昔周瑜破曹操于赤壁、谢玄破苻坚于合淝、李靖于定襄破突厥、于阴山破颉利,斯皆以少击众。

谢玄形象

王世贞:淝水之胜,虽曰有天幸,而玄之善用兵,亦自有以制之。苻氏灭国十余,拥百万之众,平襄而后,气噉江左。独玄以北府偏师,踯躅当锋,覆师斩将者,至再三,其胆力当何如哉。苻氏之乱,玄乘胜比讨,而乃使刘牢之应丕(苻丕)而战慕容垂,人皆咎为失策吾以为未为失也。……是故一败而不复振。玄病因之。岂非天哉。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王夫之:弗待有建威销萌、卫社稷、安生民之大臣,如刘弘、陶侃、谢玄、檀道济、沈庆之之流也。 

蔡东藩:秦兵横行江淮,连破名城,迭擒晋将,至三阿一役,彭超俱难,屡战屡败,仅以身免,此可见师劳力疲,不堪久用。秦之转盛为衰,已见一斑,非谢玄之果能无敌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胡乱华》淝水之战之八:刘牢之洛涧大捷与秦晋淝水之战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晋孝武帝
秦、晋淝水之战
第六十七回 山墅赌弈寇来不惊 淝水交锋兵多易败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晋纪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元年(丙子、37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