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写了一首什么诗,居然被称为史上杀气最重的诗!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传奇的人物,而朱元璋无疑是其中最为传奇的一位。朱元璋以一介草民白手起家,仅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就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朝代,这在历史上是无人能比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贫穷,父母都是农民,朱元璋因此也没念过什么书,算半个文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却是出自文盲朱元璋之手。

说到朱元璋的这首诗,还得从朱元璋征战江南说起。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军在江西鄱阳湖展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战。

此战朱元璋以20万的兵力战胜了65万兵力的陈友谅,不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而且陈友谅本人在战中被射杀身亡。应该说鄱阳湖一战,使得朱元璋在问鼎天下的道路上迈出很关键的一步。此战过后,朱元璋的主要对手就剩下江南的张士诚了,而这首诗正是写在征伐张士诚前。

在经历了一些列的战争后,朱元璋虽然消灭了陈友谅势力,但朱元璋这些日子里几乎都是疲于战事,而很少关注辖区民间的情况。如今战事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朱元璋很想趁现在不那么忙,深入民间去了解下百姓的生活状况。

经过一番安排,朱元璋叫上几个随从,一行人便装打扮,从市井徒步到郊区,边了解民情边游玩放松。行程途中,一座寺庵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庵门上挂着牌匾,上面写着三个字“不惹庵”。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这个不惹庵,一下子想起了自己过去在皇觉寺当和尚的往事,于是带着随从入庵参观。庵中主持等人见来了一帮人,而且个个佩戴刀剑,颇为惊恐,以为是匪盗之辈,便小心翼翼地上前询问身份。朱元璋心想自己只是顺道过来参观的,没必要在此留下姓名,所以对老僧的询问,朱元璋并无回答之意。

而这更加引起老僧的怀疑,接下来便是老僧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追问。朱元璋实在受不了老和尚的一再追问,但又确实不想留下姓名,于是拿起手边的毛笔,在庵中墙壁上写了四行字。

这四行字是一首打油诗,朱元璋在诗中写道: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凭哓哓问姓名!

写完这首诗,朱元璋便再没有兴趣留在庵中了,带着随行人员离开了不惹庵。如此一来,朱元璋不仅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而且间接地告诉庵中人他朱元璋并不是什么匪盗之辈,而是征战天下的大英雄。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这首《不惹庵示僧》被宋濂等人收录在《明太祖文集》中。这首诗虽然谈不上什么文采和内涵,但表现出来的却是满满的英气和杀气,被后世称为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日历 | ​朱元璋《示僧》
诗词贯穿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并受到当代人的喜爱。
历史上杀气最重的诗和邪气最盛的诗。
史上杀气最重的诗,却是文盲朱元璋写的,比李白的十步杀一人还狂
【他从朱元璋一首诗中闻到腾腾杀气,做出一...
史上杀气最重的诗,却是文盲朱元璋写的!比李白的十步杀一人还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