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人的标签
阎炎说自己做了13年才搞懂投资,他是大佬,智商和情商都很高,普通人要做多少年才会觉得自己搞懂投资了呢?

年轻的投资经理都想投成一个牛逼的企业,最终IPO,给自己贴上这个牛逼企业的标签。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投错了一个企业,这些错误的标签也会贴在自己身上?

VC界有几个血一般的教训,PPG给那些大佬贴了标签?ITAT给那些大佬贴了标签?亚洲互动给那些大佬贴了标签?媒体也许只关注成功的案例,但机构LP向GP做尽调时也会关注这些失败的标签。虽然VC要做Portfolio,要允许一定的失败率,但我提到的这三个案例,都是大规模的失败,让GP上亿元打了水漂,这远非普通的VC投资失败能够得到LP的宽恕。

二级市场也是这样,买方研究员都想做基金经理,都想成为那个可以在挂电话前说Fuck You的人。一旦当上基金经理,业绩好,可以一炮冲天,业绩不好,可能回炉再造,降职为研究员,现在的确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做烂一个基金,可以说是偶然,做烂两个基金,可能就是能力问题了。不论PM之前有多少成就,一旦LP觉得不行,就会撤资,根本不会想到PM曾为LP赚过多少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安东尼?波顿的中国基金了。

你投过的企业就是你的标签,企业牛,你光荣,企业蔫,你可耻。做投资要珍视自己的简历,尽量避免失败的投资。在自己火候不够的时候,可以耐心等待,等到自己功底扎实了,翅膀硬了,有两把刷子了,在承担给自己贴标签的责任。

现在PE有很多,PE投资经理也有很多,大多数行业、法律和财务的知识不扎实。一些业余的机构让投资经理像卖保险一样做投资,这对投资经理不是好事情。如果投资经理在30岁的时候,投资的企业失败了,他怎么能在自己40岁时募集资金。如果合伙人在40岁时操盘的基金巨亏,他怎么在50岁时再募集新的资金做投资?

张颖和包凡今天讨论投资行业的发展,得出四个观点。1)超过50%的投资机构会关门大吉 2)超过70%的行业人员会解甲归田,换行业 3)15%的投资机构会赚85%的退出回报 4)年轻人要想清楚,不适合做投资的早换,别浪费光阴。听起来有些残酷,但的却是现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专访:专业+勤奋,如何笑傲股权投资江湖?
深度解析天使投资、VC风险投资、PE股权投资区别和行业前十大资本
浅论私募股权基金的选择
高榕资本张震:基金和企业不同 VC不能一统江湖
什么样的「投后」最有价值?我们为你找到11个答案 | 36氪最佳投后赋能机构重磅发布!
达晨创投:变与不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