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叶战争”,多事之秋的普洱茶遭遇劫难

最近,方舟子的一篇科普文章,给热闹的普洱茶界引来了一场轩然大波,云南普洱茶协会认为这篇文章如原子弹一样,将有可能摧毁整个普洱茶行业,想起诉方舟子,方舟子砸了600万茶农的饭碗,也有律师行想去包揽这场官司,想利用方舟子的影响力来提高律师的名望,不知是不是云南动用行政手段还是什么原因,把中科协公众号转载发布的这篇文章(原文发表在中科院的科普杂志上的)被判为不实信息给屏蔽了,特别是新浪微博,甚是屏蔽了"黄曲毒素"这个词,实在让人费夷所思。但是,不到三天,文章被重见光明,"黄曲毒素"敏感词语也被解禁,让吃瓜群众不知所从。

其实,普洱茶这场危机,我原来认为只是在学术层面,可9月9日云南普洱茶协会的会议,点燃了网络媒体,迫使人手一台手机的群众加入了这一场"茶叶战争",方舟子用他的专业,系统论述了他本人的观点,挑战了中国茶学科学家陈宗懋教授的一些学术理论,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件,可以通过讨论,通过市场样本的检测,通过流行病学的研究来证明,但是,争论变成了争炒,学术变成了利益⋯⋯。

在这场"茶叶战争"中,利益悠关方,特别是一些大量收藏投资老茶的人和一部分茶商觉的很冤,究竟是被台湾人欺骗了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怒怼方舟子,甚是采用污辱人格的用语破口大骂,并不惜裹夹600万茶农的利益,要挟有关部门出面制止方舟子,但网络誉论还是出现了倾斜。

近几年来,靠炒作普洱茶发财的人确实不少,一些普洱茶商靠"老茶"这一概念,大发其财,有些个体普洱茶商贩个人资产在几千万、1亿、10亿、20亿的与日俱增,可这些数字都仅仅是库存茶叶,这些人对方舟子的文章可能侵害他们的利益的担忧是不言而喻的。茶商在短时间内变成暴发户的大有人在,原来发财了还会装一下文化,可面对突如其来生死悠关的危机,仓库里的茶叶有可能贬的一文不值的恐慌情绪是可想而知的,不要说骂方舟子,打死他的心都有。

在茶界不缺少暴发户,普洱茶刚开始是由于台湾人炒起来的,接着是国内炒家的加入,使得树叶变成了"金叶",茶饼做成了"现钞",许多人发财致了富,一夜之间财富堆积高度超过了喜马拉雅山。

前些年,台湾人把普洱茶的价格炒高,乘机出货,把高的离谱的东西砸在了大陆藏家和屯货的商家手上,台湾炒家的高明之处是见好就收,大陆傻子是贪得无厌,最终把流动资本变成了难以变现的一箱箱茶叶!

纵观近年来的拍卖市场,老茶与紫砂名壶一样,基本上是从台湾回流大陆的,举一个例子,台湾人号称的所谓"印级"、"号级"茶价格被炒高到珠穆朗玛峰山顶,其实,这些茶二、三十年前基本无人问津,市场上也绝少此类货色,即使有,也是几元十几元一饼而己,可现在满世界到处是此类茶,而且成筒成箱,那此投资人只听老茶沉香、樟香、木香、药香就认为是好茶,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是真是假就买,用鼻子与耳朵来辨别茶叶而不是眼睛和理性,几千、几万、几十万一饼小意思,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台湾能写普洱茶故事的人不少,茶叶著作和杂志也办的相当精彩,与电信诈骗一样,台湾人的比例在全世界也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关于普洱茶所含微生物真菌的问题,争论还在继续,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分出胜负,相信国家权威的检验检疫部门一定会拿出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应该说,普洱茶的这场战争或者说争论,到最后,赢家不会是别人,一定是我们大陆广大珍重科学的喝茶群众。

宋聘号!上世纪初的一饼茶叶,就凭这张内飞,就值300万元,任性还是无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茶造假指南还是学术研究
七子饼茶的来历
普洱茶为何叫“七子饼”?
选购普洱茶的小技巧
一饼普洱茶能喝多久?
为什么刚压好的饼茶,香气没有散茶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