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将军肚”不威风需警惕心血管疾病
userphoto

2014.03.04

关注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在这期间也是亲朋好友开展各种聚餐联络感情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个时间的聚餐什么的是春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是,节日欢聚之后难免遭遇“将军肚”见长的尴尬!
研究发现,腹部肥胖更易造成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即“三高”,“将军肚”人群也是离脑中风、心脏病更近的“候选人”。
腹型肥胖注意 腰围越大心血管病风险越高
说到脂肪,很多人存在误解,以为脂肪就是身上的赘肉。专家指出,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按照分布范围来说,脂肪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主要堆积在皮肤下方,皮下脂肪多的人,身体呈“梨形”;内脏脂肪主要堆积在胃、肾脏、心脏和胰腺等主要脏器,会形成我们常说的“将军肚”,身体呈“苹果形”。
专家说,尽管东方人的BMI指数(体重(kg)/身高(m))通常低于西方人,但BMI水平相同时,东方人内脏型肥胖明显更多。而且,不仅肥胖和超重人群的内脏脂肪容易超标,看上去不显胖的人也有可能内脏脂肪超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内脏脂肪聚积的危害远远超过皮下脂肪。一方面内脏脂肪可加重机体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使胰岛素作用大打折扣;过多聚积在胰腺的内脏脂肪还会导致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受损;大大加速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另一方面,内脏脂肪的过多聚积还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使得大血管病变风险,特别是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可以说,内脏脂肪的多重危害既增加了糖尿病治疗的难度,也让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剧增。
为何腹部肥胖比其他部位肥胖更易得心脏病?
为什么说腹部肥胖比其他部位的肥胖更容易得心脏病呢?专家介绍,经研究发现,腹部脂肪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性质有所不同,腹部脂肪分子很容易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血液.并随血液直接进入肝脏。当肝脏游离脂肪酸分子过多时,会转化成低密度脂蛋白,并随血液流往心脏、肺和动脉。其中,一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有害的胆固醇,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专家提醒,腹部脂肪减少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爬山、骑车、游泳、打球等,每天30分钟以上,最好每天累计60~90分钟,每周5天以上,可预防腹部脂肪减少。另外男士还可以进行一些有利于增强腹肌的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处方消除“将军肚”
“胖”也有学问,这些部位胖可能会威胁生命
减肥最重要的是瘦腰
肥胖是一种需要警惕的身体状态 患病风险增加
你关注自己的腰围和颈围了吗?
中年发福,疾病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