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大学】家有“熊孩子”怎么办?如何应对娃“耍熊”?

   最近,有网友发帖,称遇到了超级捣乱的“熊孩子”:表姐家来了亲戚的小孩,毁坏了几万元的摆件。孩子的父母还以“孩子太小不懂事”为理由敷衍,斥责表姐小气。

    “熊孩子”源自北方方言,意指那些非常调皮,破坏力特别强的小孩。前不久,社会调查中心对5817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1%的受访者感觉身边常见“耍熊”的孩子,84.9%的受访者直言,为“耍熊”的孩子而头疼过。

    “熊孩子”频频出没

    大人们伤透脑筋

    “有一次中午酒店来了一家人带着两个四五岁左右的小朋友来吃饭,一男一女,一顿饭下来,两个孩子翻沙发,开关大堂的电灯,到处扔菜,把座椅全搞脏了。期间,两个孩子还不停地比赛大叫,其他客人根本无法安心吃饭。”在汉口一家餐厅工作的蔡女士谈起这两个孩子仍心有余悸。

    百步亭居的李女士遭遇的“熊孩子”是亲戚的小男孩,孩子8岁,从上午10点多就开始翻自己家里的抽屉,把所有的书籍和衣服全丢在了地上,还摔坏了一部分摆设,偷拿了自己钱包里的50元钱。

    在汉口江滩工作的童女士在商场电梯里,遇到两个拿冰淇淋互相打闹的孩子,冰淇淋蹭到了其他乘客的身上,孩子的父母当时也非常尴尬。“这样的孩子你不管他,他会一直闹,你一管教他,他会哭闹得让所有人恨不得耳朵聋了更好。”童女士说。

    过分溺爱疏于管教

    都易培养出“熊孩子”

    不过,把调皮的孩子都划为“熊孩子”,也有些冤枉。育才小学家长卢女士认为,四五岁左右的孩子,调皮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喜欢动手搞破坏也算是正常行为,不应将其定义为错误。

    武汉关小学德育主任万琦认为,家长和社会都应该宽容孩子的错误,寻找其背后的原因。“‘熊孩子’背后还有不负责任的‘熊家长’,他们错误的教育方法才影响了孩子。我所带的班上有个孩子,父母有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4个孩子中,唯独对这个男孩子溺爱得不得了,结果孩子根本不会考虑其他同学的感受,经常弄伤别的孩子,跟父母沟通,效果有限。”

    在汉口一所小学读书的学生小辉(化名)就是普遍意义上的“熊孩子”。小辉的爸爸说,只要大人不注意,小辉就会把家里的洗发水、酱油等全部拔掉盖子,把里面的液体洒得到处都是。但小辉的班主任除了批评孩子,更多的是批评家长,因为父母很少有时间管孩子,一旦孩子犯错了,直接打孩子一顿,很少讲道理。

    不少读者眼中,身边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视而不见,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错事,连轻微的斥责都很少有,一旦出现问题,反而以“小孩子不懂事”为借口极力开脱。

    孩子第一次“耍熊”

    家长就应当制止

    遇到“熊孩子”怎么办?武昌中山社区的李先生说,家里两个小表弟特别调皮,但只要他在家,小朋友就很乖。“我们经常比赛跳操,做运动,把他们多余的精力消耗了,就不会搞破坏了。”

    育才小学家长张女士说,遇到闹腾的孩子,会把他们带到游乐场、儿童乐园等地,只要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基本上就不存在搞破坏的可能性了。

    万琦说,学校一个学生经常闯祸,家长和学校沟通后,把孩子从学校带走,“剥夺”了他一个星期上学的机会。一周时间,这个孩子困在家里哪里都不能去,当他再次返回学校时,顿时觉得读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少再闯祸了。万琦认为,虽然这位家长的做法不一定值得效仿,但起码说明,家长对待调皮的孩子必须有原则。当孩子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就应当立刻制止,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这比事后无数次的说教都要有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话题: 40名家长联名劝退“熊孩子” 错的究竟是谁?
“小学霸”与“熊孩子”之间,你家娃是哪类?
焦虑的家长和逆反的孩子(一)
小学要“盯紧”还是“放手”?五年后,两个孩子差距明显
教育孩子
儿子考试倒数第一!父亲一番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