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夫:感受诗歌之美

文_洛夫

洛夫

今天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都在急剧地变化中,政治在慢慢地开放,市场经济笼罩了一切,我们生活在一个全面物质化、数字化、科技化的世界,人的物质欲望无止境地高涨,精神生活却El趋萎缩。而最令人忧心的是,我们的道德意识日渐式微,价值观越来越薄弱,这就是我们今天无从选择、不可逃避的现实,也就是为什么文学,尤其是诗歌这类属于精神层次的东西,大大地贬值而日渐边缘化的社会因素。

虽然有人说,今天是一个物质时代,不是诗歌的时代,但我认为今天是一个需要诗的时代。我们的文化中闪烁着无比辉煌的诗歌传统,我们背后矗立着许许多多伟大的前辈诗人,诗歌才是中华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神资产。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看来是没有什么用处,不过诗歌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为我们留下一些人性的温暖与激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浪漫与美感、神秘与梦幻。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这么问自己:“在这贫乏的时代,诗人能做什么?”哲学家海德格尔代为回答说:“诗人可以使我们诗意地栖息在这个世界里。”这句话在今天听来似乎有点奢侈。其实,这在中国最有理想、最有品位、也最富人性的人文传统中,“诗意地活着”这种追求,不但是一个诗人生命与美学信念的实践,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人生境界与精神内涵的表现。陶渊明罢官后的“采菊东篱下”,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杜甫的流落成都,以世俗的眼光看来,这是他们生命中最黯淡的岁月,但是他们寂寞的生命,却点燃了历史长河中千万人心灵中的光和热。

然而,面对今天诗歌倍受冷落的处境,诗人虽然感到无奈,但并不因此而气馁,仍然积极地从事对生命的尊严、心灵的净化,以及对诗歌艺术境界的提升等正面的追求。尤其由于网络诗歌有着无限的空间,他们的诗集市场虽不景气,但他们的诗歌意识与诗歌创作状态反而越发高涨,诗的活动更是十分频繁。他们以优雅而真诚的语言,忠实地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最高的使命是希望:给这个麻痹的没有感觉的消费社会写出感觉,给这个没有温情的冷酷社会写出温暖,给这个缺乏价值感的荒凉人生写出价值意识,给这个低俗丑陋的世界写出真实的美来。

文学能够给人一种温暖和力度,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一个人清醒。在今天这个非常不利于诗歌发展的环境中,我个人却一直坚守着诗的堡垒,几十年,无怨无悔,数十年如一日。有人就问我,是什么力量支持一直写下来,我的回答非常简单,我从来不以市场的价格来衡量诗歌的价值。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诗歌的确没有实用价值,也很少经济效应,因为写诗不只是一种写作行为,更是一种价值的创造。创造些什么呢?第一,艺术境界的创造,如杜甫的诗,王维的诗,创造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第二,生命内涵的创造,杜甫的诗,白居易的诗,特别重视生命的含义;第三,意象语言的创造,诗歌都有意象的语言,用特殊的语言组成意象,像李商隐的诗,杜牧的诗。

我既然自认为写诗是一种创造,也就不把它当作一种商业行为,从来不考虑能不能发表,能不能出版,开始写的时候从来不想这些事情,如果能拿到版税,拿到稿费,拿到高额的资金,这样也很好,但是那都是创作以后的事情。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真正的诗人,不考虑我这首诗写完后能卖多少钱,不可能有这样的诗人。我也不是自命清高,我觉得这是一种人生的选择,一种内在的自律。

我在国外的生活讲究“适意自在”,追求“无欲无求”的旷达,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放”,这样对于写作与养生都有好处。我认为,称一个人为“诗人”,而不叫“诗家”,所以必须活出一个人的样子,尽量摆脱世俗的拘束,热情而寡欲。我对名利一向采取自然的态度,不去刻意追求,但也不作矫情的鄙视,该来的来,顺其自然。

今天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读诗的越来越少了,作家比读者多。我倒认为这个现象很正常,如果诗写得像流行歌曲一样大众化、庸俗化,这种诗的品质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我倒觉得读者少,这也许说明另一种现象,那就是由于诗的品质越来越纯粹,诗歌从曾经有的浮躁现象变得宁静自然,从过去的那种不切实际地充当所谓社会良心的使命感,回归到诗的本质,回归到诗意本身,使诗歌充满了真诚、温馨和美善。诗的价值绝不会因为读者减少而黯然失色。相反地,作为文学中的文学,文字语言的精华,诗永远是处在所有艺术的金字塔尖,高处不胜寒,也很寂寞,而忍受寂寞则是一个诗人的生命形式,是对真正诗人的考验,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我发现,近年来许多年轻诗人想尽各种方式去和流行文化竞争,以为把诗歌写得很白,很直接,就会赢得读者的喜欢,结果诗的品质愈走下坡,读者更是不屑一顾。

我们不论读诗或者写诗,首先都得感受诗歌之美,而感受诗歌之美最关键的是要有美学的修养,培养美的概念和审美的心态。西方的美学划人哲学的范畴。康德的美学十分深奥,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论述,只有搞哲学的人才能懂。中国新文学时期的美学家以朱光潜与宗白华二位最有成就,我也从这两位大师美术家的学问里知识里得到不少的认识。他们一方面把西洋美学介绍到中国来,同时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青年影响很大。我个人认为,如要发展我国的现代美学体系,最重要的乃在把西方现代美学与中国的传统美学结合起来,使它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有机体系。

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在《马退山茅亭记》这篇文章中提出的。他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流修竹芜没于空中矣。”右军就是王羲之,书法界的朋友没有不知道他的《兰亭序》。柳宗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兰亭序》里的景物之美,不会自己彰显出来,如果不是碰到王羲之,那些清流修竹只不过是一些荒芜之物,最终只会在空山中湮没。

这也就是说,平时我们所看到的自然景物,它本身无所谓美与不美。如果要成为美的东西,必须通过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点亮它,使它从实实在在的东西变成意象,变成一个感性的世界,一种渗入了诗人的个性思想、情感的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其实就是所谓诗的境界。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客观的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心灵的意象世界,而这个意象世界乃是由外在的物理世界(青山绿水)与我们的心灵融为一体,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情景交融”。

为了解析得更清楚,我举一首现代诗来说明柳宗元这个“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学理论,请看《因为风的缘故》这首诗:

昨日我沿着河岸

漫步到

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

顺便请烟囱

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

稍有暧昧之处

势所难免

因为风的缘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务必在雏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

赶快发怒,或者发笑

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赶快对镜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

然后以整生的爱

点燃一盏灯

我是火

随时可能熄灭

因为风的缘故

这首诗是我在1981年写给我太太的,我太太一直希望我给她写一首诗,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不能推辞。可是越是近距离的人和事越难写,历来情诗大都是失恋的诗,唯有爱情失落后的情感才能产生距离美、凄凉美,甚至悲剧美。要给长相厮守,天天生活在一块的老婆写诗,往往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这一年,就在我生日的前一天,太太提出了要求,而且语带威胁地说:“你如果再不给我写首诗,别怪我不给你做生日。”逼到这个份上,这个债非还不可了。于是,这天晚上,我便独自在书房里埋头苦思,想来想去,可脑子里尽是一些鲜花、生日蛋糕之类,半句诗也写不出来。这时不巧,突然停电,我便点起一根蜡烛,夏天很热,顺手打开窗户,不料一阵风把蜡烛吹熄了,室内一片黑暗,这时突然来了灵感,首先想到《因为风的缘故》这个名字,很快就完成了这首诗的初稿。

关于写作的灵感,诗歌是要有灵气,最好的诗歌是很的东西,像王维的诗,孟浩然的诗,那种空灵感把你控制住了。杜甫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化腐朽为神奇”,也就是一般人常说的“神来之笔”,这可是诗歌美学中一项很奥妙的东西,一种能使一首诗闪闪发光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一个诗人虽然不能依赖灵感,但一首缺乏灵气、用脑子想出来的诗,虽然句句通顺、明白可解,但就是缺乏想象,毫无诗味。但什么是灵感?西方人认为灵感是神的感召,东方人却认为灵感是一种超自然的心灵感应,直到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问世之后,我们才知道灵感其实就是一种潜意识活动,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在一明一暗、一隐一显之间的灵光一闪。这个灵感稍纵即逝,你不赶快抓住它,它便溜走了。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通过写作去完成一首诗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把那份内在的灵气,直觉的感应,化为意象,然后再以最恰当的文字组成文本,变成一行一行的诗,一首一首的诗,使诗歌的灵气物质化,这样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是创作时酝酿的过程。在酝酿的过程中,诗人要做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寻找语言,表达情感最需要的那个质,那句话;第二个,等待灵感,完全用脑子写也可以写出来,但是那个想象就不会是很有灵气的。有时思索半天,灵感还不来,怎么办?我办法很简单,就是暂时置之不理,我做别的事情,我不去想它。实际上你虽然放弃了你不想它,可是你在寻找恰当的语言,寻找意像的过程中,潜意思还继续在活动,说不定你需要的那个诗句就在某一阶段,在始料未及的时间,突然出现,就是所谓的灵感。正如一句古语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因为风的缘故》这首诗有两种解读:第一种把它当做情诗来读,它表现了男女之间那份说不清道不明、欲说还休相当嗳昧的情愫,譬如第一节,“顺便请烟囱/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这是充满诗意的形象化的语言,但这信的内容是什么,我没有明说,只说“我的心意/则明亮如你窗前的烛光”。那么,究竟是什么心意?也许你可以体会,可是给风一吹,这份心意就更加暖昧了。我认为情诗应该写得很含蓄,隐隐约约,意在言外,正如李商隐的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二种是把这份感情扩大来读,把它当作感悟生命,体验人生的诗来读,读到后面你可能情绪低沉,使你沉思,发人深省。比如第二节,好像在讨论生命哲学,岁月无情,人的一生极为短暂,我们要珍惜,其中的“雏菊”象征人生的秋天,你要在衰老之前赶快做你要做的事,该笑的笑,发怒的发怒,该发脾气的发脾气,因为我们的生命非常有限,我们的岁月,我们的生命,就像握在手掌中的沙子,还没有数清楚便漏得差不多了。当生命结束之前,赶快回味一下我俩从前有过的美好青春,这就是“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赶快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这两句诗的涵义。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享受美好的现在,生命与爱情之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

这个“风”字,它的概括性很大,可以解释为一种偶然的机缘,也可以象征为一种精神,一种力量。风是天地间真气的流动,使得自然界生机蓬勃,有时风有翅膀,载着我们的梦飞行,有时风是一面旗子,引导我们奋勇向前,但风也变幻莫测,像人的一生,难以掌握,难以掌控。因为风的缘故,春天醒了,花朵升起了美丽;因为风的缘故,万物为爱滋长;因为风的缘故,天地有爱而长久……

我再提《因为风的缘故》这个题目,过去的事情,我是1949年离开湖南,我的家乡,一阵风把我吹去了台湾,四十年,一个人在台湾打拚,1988年,一阵时代之风又把我把我吹回到我的故乡湖南,我回家探亲的时候,他们叫我题字,我就顺便写了两句话“为何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

“雁回衡阳”的典故,首先出于唐朝诗人王勃《滕王阁序》,最著名的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另外一个是范仲淹,他写了一首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在我们家乡衡阳有一座山叫回雁峰,相传北方的大雁,为了避寒往南飞,飞到衡阳就停了,等到秋天再回到北方去。我说的“为何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这个风归结为历史的风、时代的风,四十年前把我吹去台湾,四十年后把我带回家乡,这就是一种无法预测的命运之风。

前面我已经提到,诗歌最基本的观念就是“诗歌是一个意象世界的呈现”。一首诗不在于解说或描写我们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诗是经由诗人的想象去创造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心灵世界,而这个心灵世界是透过意象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美更是要从意象中感受到。

《因为风的缘故》这首诗最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由形象语言构成的一组意象:“芦苇弯腰喝水”与“烟囱在天空写一封长长的信”。“芦苇”与冒烟的“烟囱”,是我们常见的事物,本身并不存在美的素质,但通过诗人的想象,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可以使芦苇这种普普通通的植物有了生命,有了个性,可以弯下腰来喝水。“烟囱”这种死的事物,经由诗人的发现、唤醒、点亮,它便活了起来,冒出的烟随风袅袅飘去,就像在天空写一封长长的信,于是这两件事物有了生命,也就有了美感。总而言之,“芦苇”与“烟囱”本身并不美,而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诗人把它们变成了意象,这就是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意思。

《因为风的缘故》这首诗曾经多次在台湾和大陆的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过,另外有两次大规模的演唱会,有音乐家把我的诗谱成了歌曲,请一些著名的歌唱家演唱,一次是在台北,一次是在温哥华,这两次演唱会的名字都是《因为风的缘故》。前两年,在福建的福州和上海,我的诗歌朗诵会,名字也叫做《因为风的缘故》,这首诗也成了我的招牌诗。

我顺便再插一两句话,我有一个儿子,是在音乐界的,这首诗,他把它谱成了歌,自弹自唱,现在把原版的来欣赏下……他唱得比我讲得好。

我是一位台湾最具先锋精神的现代诗人,早年我一度全盘地向西方现代主义倾斜,尤其着迷于现实主义。但到了中年后,我有了新的觉悟,认为一个诗人如要成长茁壮,他必须接受民族文化的灌溉、传统美学的熏陶,最后唯有把中国和西方的智慧、传统和现代的观念融合一体,他才有机会跻身于世界诗坛而无愧“诗人”这个称号。

下面介绍另一个传统美学观念,叫做“无理而妙”,没有道理可讲的。大陆先锋派的诗人,有一句话“诗歌止于语言”,我想,这也许是一种语言的实验论。法国的诗人马拉美曾说:“诗不是用思想写成的,而是以语言写成的。”我认为这句话我只接收前半句,对于后半句我并不完全认同。因为我相信,“诗是一种有意义的美”,这种美并不能是狭义的美,并不等同于思想,而是一种意蕴,一种趣味,一种境界,一种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实质内涵,这也许接近于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诗歌并不止于语言,更有语言背后美妙深远的意涵。

就语言的角度而言,诗歌和散文的不同,散文的语言形式是一个载体,这个载体与它的内容可以分开的,但是诗歌不同,诗歌语言的内涵不可分开的是整体。散文就好比走路,诗歌好像跳舞,走路我们都有一定目的,当你达到那个目的,你怎样走过去的并不重要。跳舞是一个美的动作所形成的一个美的旋律,舞者和舞蹈这两者是不可分的,像诗歌一样的,是一个整体的东西,跳舞的人停止了,这个舞就没有了。诗歌跟它的内容是一体的,而散文是可以分开的。

基于这些观念,借鉴历代诗人数千年累积的创作经验,我一直在追求一个理想,那就是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基础,再参照西方现代主义,尤其超现实主义的理念与表现方式,来建构一个符合汉语特性的中国现代诗。这是几十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我现在在台湾和海外当任现代诗,几乎就是像我刚才所说的,西方的一些表现技巧,跟中国传统美学结合起来。

首先我要做的,就是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去参照系数,从古人的作品中去探索超现实的元素。结果我从李白、李商隐、孟浩然、李贺,甚至杜甫的诗中,发现了一种与超现实性质相同的因子,那就是“非理性”。在这些古人的诗中,我还发现了一种了不起的、非常奥妙的东西,它绕过了逻辑的理性思维,直接触及到生命与艺术的本质,后来有人称之为“无理而妙”的美学观念。“无理”也就是“非理性”,这个东西是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超现实理论二者十分巧合的内在因素。但问题是,仅仅是“无理”或者“非理性”,恐怕很难使一首诗在艺术上获得它的有机性和完整性。中国古典诗歌的高明之处,就在这个“妙”字。换句话说,诗歌决不只是为“无理”而“无理”,最终必须达成绝妙的艺术效果。

我们不能不承认李白的诗,确已达到绝妙的境界,例如他的《下江凌》这首诗,就是“无理而妙”最好的例子:

朝辞百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当年李白因牵涉到一件政治案子,被皇帝流放到湖南的夜郎,路过四川,直到白帝城时,突然听到赦免的消息,感到十分惊喜,于是乘船沿长江三峡下江陵回家,这首诗就是表现他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人往往一激动,灵感就来,这首可算是神来之笔。我们现在把李白的这首诗稍作分析:

朝辞白帝彩云间(这是以夸张手法对现实的描写)

千里江陵一日还(透过超现实的想象表现作者内心世界、无理趣味)

两岸猿声啼不住(对现实的描写)

轻舟已过万重山(以超现实的想象,表现无理的趣味)

这首诗就在现实的描写和超现实的想象之间交错进行,而达“无理而妙”的效果。我年轻时读这首诗,觉得非常新奇有趣,李白描写三峡水流之急,行船之快速,就像跑得飞快的电影镜头,使人有晕船的感受。明明知道诗里的情景违背事物发展的常理,有一种超出我们实际经验的悖逆性,可我就喜欢那些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意象,因为它能产生妙趣,使现实中的不可能变为诗中的可能。苏东坡的诗词也有不少“无理而妙”的意象,所以他说:“诗以奇趣方宗,反常合道为趣。”“反常”就是违背事情的常理,对现实的扭曲,却能在诗中产生一种奇趣,造成一种惊喜效果,但反常还得合道,还得符合我们内在的感受,虽然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李商隐最有名的《锦瑟》这首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表现扑朔迷离的幻境,这也是“无理而妙”的一个说法。

早年我也写过一些“无理”的超现实的诗,譬如这样的诗句:

当青松奋力举起天空

我便听到年轮旋转的声音

一棵松树可以把天空举起来,这已够玄乎了,树的年轮还会转动,而且还可听到它旋转的声音,就更不可思议了。其实这个意象是一个隐喻,暗示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树的年轮是在不停地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出年轮的旋转而发出的声音,这就是诗的想象了。我从杜甫的诗中也发现类似的“无理而妙”的句子,譬如: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这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到西安登慈恩寺塔写的诗。他站在塔的最高层,抬头看到在天上的北斗七星,耳边竟然响起银河的水向西流出的声音。“银河”只是天文学上的名词,当然不可能有水流的声音,但杜甫却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法,使现实的不可能变成诗中的可能。杜甫这个出自想象而创造出的一个超现实的幻境,比我前面讲的两句诗,更有“无理而妙”的艺术魅力。

我超现实的手法与其说是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而不如说是受到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启发。我特别从中国传统美学中,提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和“无理而妙”两项核心理论,其用意主要是提醒各位爱好诗歌,以及有关从事诗歌研究和创作的朋友,千万别忽视甚至抛弃了我国传统文化和古典诗歌的价值。我们不需要走回头路,回归什么传统,但我们不妨回眸传统,对前人的诗歌美学以及创作成果重新加以认识、反思与评价,把失落已久的古典诗歌意象的永恒找回来,使我们的当代诗歌更加有生命力,更加有创意。

下面我再解读两首我自己写的诗,一首是《边界望乡》,一首是《寄鞋》。《边界望乡》这首诗不仅在台湾国内大家很熟悉,它选入很多不同的版本的诗歌选集里,而且编入了国内的课本,很多高中生熟悉这首诗。

《边界望乡》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这首诗是我的乡愁诗系列之一,这是我最有名的一首代表作,曾经多次被两岸的诗评家点评过,而且被选入了国内的高中课本。这首诗写于1979年,这一年三月中旬的时候,我应邀去香港访问。有一天,一位朋友开车带我到香港与深圳交界的一个叫“落马洲”的边界去参观,去嘹望大陆。当时轻雾朦胧,我从望远镜中望过去,见到故国河山猛然出现在我眼前,就好像狠狠地被打了一拳。这就是数十年不见、日思夜想而又回不去的神州家园?耳边响起鹧鸪鸟的啼叫,声声扣人心弦,我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时才体会到什么叫“近乡情更怯”,什么叫“有家归不得”。于是,有了我的乡愁诗的代表作《边界望乡》。

关于乡愁诗的概念,我分为两类,一类是小乡愁诗,写的是个人对故乡亲友和童年往事的怀念,表现一个远方游子落叶归根的心情。另一类是大乡愁诗,我称之为文化乡愁,写的是超越个人的,对自己国家地理、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怀念。《边界望乡》就是一首大乡愁诗。

诗歌最高明也最有效的艺术形式,就是透过具体而鲜活的意象,来表现我们内在的精神状态和情感的波动。这种表现手法就是“虚”与“实”的处理,景物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透过象征或者隐喻,来表现一种抽象的思想与情感。比如这首诗的第一节:“茫然中勒马四顾”,“手掌生汗”,“乱入风中的散发”,都在表现初见故国河山时的情绪,一步一步地紧张,直到从望远镜中看到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情绪的激动已到了高点,最后“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虽然语言夸张,却十分逼真,造成了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把当时思乡的情绪推到高潮。

为了表现我对家乡的苦思和近乡情怯和有家归不得的心境,我安排了许多具有暗示作用的象征意象,例如杜鹃蹲在告示牌后面的“咯血”,暗示累积了数十年有家难归的痛苦;“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暗示对一个陌生环境的疑虑和警觉;“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蹄声??”,暗示我当时内心的燥热与外面三月的寒冷,形成情感最大的落差和张力;“清明时节该不远了”,表面是时序的一个节令,其实是暗指政治的清明;而最后“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这一句,引发了更强烈的戏剧张力。当时两岸还没有开放探亲,双方还正处于一种疑虑状态,人为的障碍,使我一时无法跨越那伸手可及的祖国的泥土,从而感到非常的失望,这是我写这首诗的一种心境。

诗客谈诗

洛夫

洛夫出生于1928年,原名莫运端、莫洛夫,湖南衡阳人。1949年赴台湾,现旅居加拿大温哥华,被誉为中国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1999年,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被诗坛誉为“诗魔”。

诗客:简于形 奢于心

一个倡导诗意生活方式的诗歌原创及分享类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超现实主义诗歌引
【问诗】洛夫:我一向主张约制的超现实主义
洛夫先生《感受诗歌之美》演讲摘录
美国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诗作
通感修辞的美学阐释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