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拜望泰山的孔子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处不老枣林

                     纵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题记

                                                      摘自:朱煜国

  泰山,孔子

 我站在历史的风口,往里窥探,我极力寻找中华文明的坐标。中华历史的风起云涌强劲而博大,在其风沙弥漫,波潏摇曳中,我观测到两个显著的至高点,巍然矗立在那里—— 一个是泰山,一个是孔子。

 这两个名字带有明显的地标印记:太行之东,齐鲁之邦。

     泰山,又名岱,岱宗。泰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精神的家园,此说一点都不为过。不仅它脚下有远古文明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更重要的它是历朝历代统治稳定、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自古就有“泰山安,则四海安”的寄寓。由于泰山的特殊地位,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古代帝王坐江山是“君权神授”、“奉天承运”,帝王是天子,是天可汗。他们何以安坐朝堂、龙庭,他们正统法理的道场依据在何处?“通天拔地”“祈天告地”的处所在哪里?在泰山。将泰山带入至尊地位的莫过于“泰山封禅”。天子封泰山,诸侯或大夫祭当地之山川。封禅是一种规模盛大的祭祀典礼,其隆重的程度超过了帝王登基的规格。每位帝王都有登基的仪式,但并不是都可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按照司马迁的说法,自古帝王都想泰山封禅,但是,想封禅是一回事,能否封禅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封禅大典是盛世的标志,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史记·封禅书》)。由此可见,帝王要上泰山封禅,则一定要有隆巨的丰功伟绩,基本就是国家统一,国泰民安。据春秋时管仲考据,春秋之前来泰山封禅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或部落酋长。其后,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以及康熙帝、乾隆帝等这些杰出的帝王都来此封禅,拜天祭地。这才是泰山为什么叫“五岳独尊”。泰山还留下了碧霞元君、泰山石敢当等民俗信仰,泰山上神仙最多,有着述说不完的神话。《五岳真形图》谓之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神,神灵之府”泰山是一个兼和包容的和谐之山,儒、释、道、回、基督等教派各享庙宇,各安其众。 泰山信仰,通过诸多形式作用于中国社会,从而对一个民族的精神活动,核心价值及生活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文学大师蒋子龙先生在《文化泰山》一文写道:“泰山是中国的圣殿。它是十全十美的,无论过去的皇帝,还是现代的百姓无人敢对泰山‘牙迸半个不字’,这正是泰山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著名学者、北大教授杨辛先生在题《泰山诗》中谓泰山为“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是名副其实的“国山”,华夏文明的家园寄托。泰山能够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缩影,是因为泰山具备特有的内涵:即自然山体坚固,景观形象宏大,精神崇高,文化广博,历史悠久。这是泰山区别于中国和世界上任何名山的特质所在。1987年5月,世界遗产权威专家卢卡斯先生奉命来泰山考察时题写道:“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这是中国对世界人类的巨大贡献。”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首批第一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是世界唯一的一门类标准齐全的双遗产此后,泰山拥有三项世界级桂冠:世界地质公园,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囊括世界遗产的所有分类,成为世界唯一的四重遗产。泰山不止是“五岳之长”,更是“岱宗”和“天下第一山”,岱宗的意思就是“山的祖宗”泰山极顶37.2亿年锆石的发现,又将泰山的“年龄”推近地球上山脉年龄所能达之极限,“岱宗”称号名至实归。
     
      宋朝大儒朱熹曾讴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时期卓越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历代加封,到了二十世纪,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贡献,远远不止人们所知道的尊师重教,打破门第,“有教无类”,“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更重要的是,孔子整理了大量人文、学术典籍,给我们留下了千秋不朽的中华文明的种子。孔子整理“六经”,对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来文化进行综合,成为集大成。钱穆认为"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当时长期“无义”的战乱频仍、礼崩乐坏,人们思想迷惘之时,恢复社会秩序的一道曙光。到了强大的汉朝,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哲理连续二千多年,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直到现在还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孔子的思想对中亚洲以及世界其它广大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漫长的岁月中,泰山与孔子,渗透着极为丰富厚重而又多彩的人文时空的光泽。

     泰山和孔子是连接人类文明,延续中华文明的一脉浩荡长流!

 

       、孔子登临泰山    

泰山,我将以怎样挚爱的情怀拥抱你。

透过孔子的目际,那莽莽苍苍、青青未了的眷依,万古洪荒、千年沧桑的荡漾,一如汶水汤汤的倒流,直抵我的心房。

这里是孔子的故地之乡。也是我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留存历史的最好方式是记住发生的事,让文明留存下来的方式就是记住过往的史实。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菘岳惟高,峻极于天”,这是孔子晚年删定的《诗经》中二首的名句,表达了对泰山的赞 

孔子崇拜泰山,对泰山有一种深挚的敬重。留意孔子的内心,他一生最敬重者有二:一是周公,一是泰山。

孔子对泰山景仰万分。他知道泰山是古代先贤先君登临祭天的圣地,自然也是他心目中的圣地。他心中的理想时代是尧舜时期,他敬慕的是文王之道、周公之礼尤其周公辅佐成王,开创了周朝的升平气象,也曾陪护成王来泰山封禅拜祭。

    自古豪杰多好游“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孔子也一样,而拜游泰山则是他们的夙愿。孔子所在的鲁国离泰山不远,这么一个神山圣地于是泰山很容易地留下了孔子登临的身影足迹。

从东路登泰山,过了一天门往北,就有“孔子登临处”的石制牌坊,据传孔子就是从此路径上山的。有人疑问,在先秦时期,那时候山路崎岖,没有盘道,荆棘密布,甚至猛兽出没,孔子是不是攀登上了泰山顶峰?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孔子到了泰山极顶。一是自古上泰山封禅的帝王或部落酋长较多,有很多官贵族上山祭拜,登山之路是组织修整过的再者泰山自古就是神山,众多的平民上山许愿还愿,“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我们的孔子是属于孔武有力的壮士,是真正文武全才的人,他的体力绝对没有问题,他又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志者。那个时候不是“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是“不到泰山非好汉” 。孔子到了泰山跟前,“不到极顶就等于没到泰山”。

岱顶即玉皇顶,众山拱卫,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在其上,就有好几处孔子足迹的典故。位于岱顶天街东首路北的岗上,有一崖叫“孔子崖”,传孔子在颜回的陪伴下泰山至此,孔子朝东南遥望,一直看到吴国都城门下的一匹白马。此处遂名“孔子崖”或“望吴峰”,崖上有“泰山乔岳”、“高山仰止”等石刻。崖下为“孔子庙”,原建有“过化亭”,后亭毁,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建孔子庙,万历年间重修,内奉孔子,配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庙前建“望吴圣迹”石坊。

 
    岱顶东南石坪宽敞,名平顶峰,孔子曾到此凭览。明崇祯年间立碑铭记,上刻“孔子小天下处”清康熙二十三年曾建有“乾坤亭”

岱顶南侧有“瞻鲁台,是孔子登山眺望鲁国的地方北宋大学者石介曾在泰山赋诗:“七百里望鲁,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孟子》载曰:“孔子登东山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鲁国尽收眼底;登上泰山俯瞰,天地一览无余。这里泰山之高,人的思想高度

泰山对孔子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先贤的行为,礼仪的范,给了他洞晓诸学,周游诸国的气度更高的道德因此无论操持政务,还是做学问,他的视点不断突破,视野越来越广阔。他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看待事物,具了胸怀天下的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连 丹东 山东之旅-5 五岳登完归来--喜登泰山
泰山最矮却是五岳之首 古代帝王抢着爬 学者揭2原因
泰山封禅始于何时
郭志飞||中秋上泰山
泰山岩岩 鲁邦所瞻 -----寻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泰山与圣人的人生故事,诗仙诗圣的诗词佳句,成就世人的精神向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