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支气管炎

 

【枸杞猪心】 
配方: 枸杞子10克,鲜猪心1个。 
制法: 将猪心和枸杞子一起文火煮1小时左右,加少许盐调味。 
功效: 补肾纳气。 
用法: 佐餐食用。 

【核桃人参饮】 
配方: 核桃仁20克,人参6克,生姜3片,冰糖少许。 
制法: 将核桃肉、人参、生姜加水适量一同煎煮,取汁200毫升,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 温肾纳气,止咳化痰。 
用法: 不拘时饮用。 

【柚子鸡】 
配方: 柚子1~2个,雄鸡1只(约1000克)。 
制法: 将柚子肉放人洗净的鸡腹内,然后将鸡放入搪瓷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及适量葱、姜、黄酒、盐,再将搪瓷锅放入盛有水的锅内,隔水炖熟。 
功效: 补益脾肾,化痰止咳。 
用法: 每2周1次,连服3次,佐餐食用。 

【冰糖麻雀】 
配方: 麻雀2只,冰糖15~20克。 
制法: 麻雀洗净放入碗中,加冰糖及60~100毫升清水,隔水炖熟即可。 
功效: 益气温肾,宣肺止咳。 
用法: 每日1次,早晚均可食用。5~7日为1个疗程。 

【款冬花茶】 
配方: 茶叶6克,款冬花3克,紫菀3克。 
制法: 用开水冲泡上三物,加盖片刻即可。 
功效: 祛痰止咳。 
用法: 每日1剂,代茶饮,不拘时。 

【猪肺粥】 
配方: 猪肺500克,粳米100克,薏米50克。 
制法: 将猪肺制净,加水适量,放入料酒,煮至七成熟时捞出,切成肺丁,同粳米、薏米一起入锅,并加葱、姜,先置武火上烧沸,然后文火煨熬,米熟烂时加少许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 补脾益肺,止咳化痰。 
用法: 每日食1~2小碗。 

【二子粥】 
配方: 炒白芥子6克,炒萝卜子9克,橘皮6克,炙甘草6克。 
制法: 以上四种原料同入锅中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功效: 行气止咳,温化痰饮。 
用法: 每日1剂,早晚温服,连用5日。 

【紫苏粳米粥】 
配方: 紫苏叶15克,粳米50克。 
制法: 粳米煮成稀粥,加入紫苏叶,稍煮即可。 
功效: 宣肺化饮。 
用法: 每日2次,趁热温服。 

【加味干姜粥】 
配方: 干姜3克,茯苓15克,扁豆15克,粳米100克。 
制法: 将干姜、茯苓、扁豆入锅中共煎,去渣取汁,再入粳米同煮为稀粥。 
功效: 温中散寒,化饮止咳。 
用法: 每日2~3次,温热服。 

【杏仁酪】 
配方: 杏仁15克,蜂蜜适量。 
制法: 杏仁去皮煮熟捣烂,加入沸水,用清洁白布滤出白汁,去渣再加水重捣再滤,反复3次后将杏仁粉末弃去,其浓汁加入少许蜂蜜。 
功效: 健脾化痰止咳。 
用法: 每日2次,开水冲服。 

【橘皮茶】 
配方: 茶叶2克,干橘皮2克。 
制法: 上二味,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 
功效: 止咳化痰,理气和胃。 
用法: 每日1剂,冲泡2次,于饭后温饮。 

【珠玉二宝粥】 
配方: 薏米60克,山药60克,柿饼25克。 
制法: 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粉,煮至烂熟,再将柿饼去蒂切碎,调入粥中。 
功效: 健脾除湿,化痰止咳。 
用法: 每日2~3次,可随意服用。 

【薏米杏仁粥】 
配方: 薏米30克,杏仁10克(去皮),冰糖少许。 
制法: 将薏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熬熟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 祛湿化痰止咳。 
用法: 每日1次,作晚餐或作点心服食。 

【北杏炖雪梨】 
配方: 北杏10克,雪梨1个,白砂糖30~50克。 
制法: 上三味加清水半碗,放炖盅内隔水炖1小时。 
功效: 清热生津,化痰止咳。 
用法: 每日2次,食梨饮汤。 

【蜂蜜鸡蛋汤】 
配方: 蜂蜜35克,鸡蛋1个。 
制法: 蜂蜜加水300毫升煮沸,打入鸡蛋微沸即可。 
功效: 润肺止咳。 
用法: 早晚空腹1次服下,7~10日为1个疗程。 

【杏仁粥】 
配方: 党参30克,杏仁10克,桑白皮10克,牛乳200毫升,大枣7枚,生姜6克,粳米50克。 
制法: 先将杏仁浸去皮尖,细研,后入牛乳搅和滤取杏仁乳汁,另煎党参、桑皮、姜、枣,去渣澄清;后下米煮粥,将熟时调入杏仁乳汁,稍煮即成。 
功效: 益气清肺,止咳化痰。 
用法: 每日1剂,可常食。 

【沙参玉竹煲老鸭】 
配方: 玉竹30克,沙参50克,老鸭1只。 
制法: 将鸭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沙参、玉竹,同时放入葱10克、姜5克及清水1000毫升,用武火烧佑开后,转用文火炖1小时左右,使鸭肉焖烂,加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用法: 佐餐食用,可常食。 



 50%酒精少量。
【制用法】每天将50%酒精交替滴入双耳3~6次,每次滴一侧,
约2~3滴,1个月为1疗程。

棉花根若干。
【制用法】每日取棉花根100~200克,水煎2小时以上。分2
~3次服。

 金银花、连翘、绿豆、白芷各12克,扁豆、赤小豆各15克,麻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
【制用法】共研末和匀,每日早晨取20克,加鸡蛋1个,煮1小碗
服下,连服半年。

 蝙蝠1只。
【制用法】将蝙蝠去毛爪和内脏,加白糖和清水适量,置瓦盅内、隔
水炖熟,饮用汤汁。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久咳不愈。

 冬瓜子仁15克,红糖适量。
【制用法】共捣烂碾细。开水冲服,每日2次。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剧烈咳嗽。

灵芝20克。
【制用法】连续煎3天,第1天稍煎片刻,分2次服用,第2、3天
再用其渣加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

 生萝卜、鲜藕、蜂蜜各250克,梨2个。
【制用法】将萝卜、藕、梨切碎后绞汁,加入蜂蜜服用。热咳者可生
服,寒咳者蒸熟后,加3~5滴姜汁服用。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炒芥菜子3~6克,炒萝卜子6~9克,橘皮、甘草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


红糖 100 克、豆腐 250 克、生姜 10 克,水煎,每晚睡前吃豆腐饮汤,连服 7 天。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大蒜 20 头,瘦猪肉 100 克,精盐、酱油、食油各适量。将大蒜去皮、洗净,猪肉切片,锅内加油置于旺火上,油热后放入猪肉片煸炒,下蒜瓣再炒片刻,放入调料翻炒即成。适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小儿食用量可酌减。

大米 500 克、贝母 30 克、枇杷叶 30 克、冰糖 10 克。先将贝母去心,与枇杷叶共同研末,每次取 15 克和冰糖一起加入大米粥中调匀服食。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鲜百合 30 克、荸荠 100 克、大米 100 克、蜂蜜适量。先将前 3 味加水煮成粥,然后调入蜂蜜服食,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



原料 沙参、玉竹各30克,鸭子1只。
制法 将鸭子洗净去毛、内脏,与前2味药同入锅内,文火煎煮1-2小时,食肉饮汤。




原料 佛耳草15克,地龙15克。共研末,分为2包,用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1包。



原料 鲜百合、鲜藕、枇杷(去核)各30克,淀粉、白糖各适量。
制法 鲜藕洗净切片,与鲜百合、枇杷肉一并放入锅内合煮,待熟时放入适量淀粉调匀,服时加少许白糖



原料 柿饼1个,川贝母10克。
制法 将柿饼切开去核,纳入贝母,入锅炖熟后服之,连服数次。



原料 灵芝、百合各15克,南沙参、北沙参各10克。
制法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原料 向日葵(干品)300克,金钱草(干品)100克。
制法 洗净后加水1200毫升,煎1小时后,滤渣加水再煎1小时,合并药液,浓缩为240毫升,成人每次60毫升,1日1次。



原料 紫河车(干鲜均可)适量。
制法 洗净焙干研面。
用法 每日3次,每次5克,温开水送服



原料 川贝母末、杏仁末各10克,雪梨1个。
制法 将雪梨挖去心,装入前2味药后,封好口,放入豆浆里煮熟,空腹1次服下。





羊肉500克,小麦60克(去皮),生姜9克。
【制用法】炖成稀糊状,用食盐调味。早晚分服,连用1个月。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寒证。

海蜇50克,马蹄100克。
【制用法】煮汤。可常食。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热证。

大黄、五倍子、牡蛎各等量。
【制用法】焙干研末过筛,用醋调成膏状。敷肺俞(双)、膻中穴。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偏热证。

核桃6个。
【制用法】去壳。分2次服之,连用半月。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劳累后或秋冬季反复发作。

白花蛇舌草30克,金荞麦、蔓荆子、鱼腥草各20克,天竺子、天浆壳各10克,化橘红、甘草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慢性支气管炎久治未愈。

土豆1个,胡椒21粒。
【制用法】土豆挖孔,将胡椒放入,烧熟共食之。
【适应症】喘息性支气管炎。

满山红、蒲公英各10克,棉花根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柿饼、核桃仁各适量。
【制用法】蒸服,每日2次,每次各2枚。
【适应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萝卜子10克,核桃肉30克。
【制用法】用冰糖加水炖服。
【适应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生、熟地各15克,山药12克,山萸肉4.5克,巴戟肉6克,仙灵脾、白术、党参、五灵脂各9克。
【制用法】上药10味共研细末,再用鱼腥草30克,佛耳草15克,野荞麦根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连用3个月,应在7、8月间即预服。
【适应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逢冬复发
 
组成 炙麻黄6g,炒杏仁10g,紫菀10g,款冬花10g,五味子10g,炙百部10g,地龙10g,炙黄芪15g,太子参15g,桃仁10g,丹参15g,淫羊藿10g  功能 补气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咯痰、喘促日久,面色淡白或晦滞,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舌淡暗或有紫斑,苔白或白腻,脉象细涩或缓。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 若汗出恶风,易于感冒,肺气虚甚者,应重用太子参30g、炙黄芪30g,酌加炒白术15g,健脾补气,少佐防风6g走表,共助黄芪固表之功效。若纳呆食少,便溏或泻,脾气虚甚者,酌加炒白术15g、茯苓15g、炒山药15g、炒扁豆10g、炒苡仁10g,以增强健脾渗湿止泻之力。若喘息日久,动则喘甚,气不得续,肾气虚甚者,酌加蛤蚧6g、胡桃肉15g,增强补肾纳气平喘之功效。若痰清稀,畏寒,寒痰较重者,酌加干姜10g、细辛3g、白芥子10g,温肺化痰。若痰多黄稠,咳吐不爽,痰热较重者,酌加黄芩10g、鱼腥草15g,清热化痰;便干者,加葶苈子6g、大黄6g(后下),辛开苦泄通便,有助于肃肺止咳平喘。若胸满闷窒,痰多色白,苔白厚腻,痰湿偏盛者,酌加清半夏10g、厚朴10g,燥湿化痰。若干咳少痰,少苔者,加沙参15g、麦冬15g、百合10g、玉竹10g,滋养肺阴。若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血瘀之征明显者,酌加赤芍15g、虎杖15g,以增强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之功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疗食补大全27
治疗支气管炎的民间最佳小偏方
支气管炎偏方
慢性支气管炎偏方
有了老中医,慢支不再有,治一个好一个
5-1慢性支气管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